康巴传媒微网

雅江:让乡村学生享受更优质均衡的教育

雅江县呷拉镇初级中学教师开展科普教学。

◎2024年甘孜融媒第二采访团 文/图

我国对乡村教育一向非常重视,近年来更是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政策倾斜等措施,使乡村科教逐步得到改善和发展。在我州雅江县,创立于2017年的呷拉镇初级中学遵循人口梯次转移规律,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体系为目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致力让更多“山里娃”享受教育公平的机会。

深入挖掘馆校共建资源

呷拉镇初级中学现有学生近1700人,合计33个教学班,校史博物馆、国防教育馆、图书馆……校园内各类科教科普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为乡村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国防教育馆,是我州首个由省委军民融合办投资修建并落地在学校的展馆,馆内展陈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军事装备的发展史等。“因为拥有比较多的科普资源,学校如今还是雅江县的科普基地,承担着雅江县中小学生的‘科普游’系列活动,学校很多场馆都对外开放。”国防教育展馆负责教师扎西降泽告诉记者。据统计,建馆迄今已有4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呷拉镇初级中学副校长缪远勇介绍,学校积极创新实践,将馆藏资源所蕴含的校史文化、民族精神融入课堂,让学生走进场馆、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一步增强情感认同,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同时,也希望借此引导教职人员努力挖掘馆校资源,将各馆资源与学校思政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情境中激励广大学子立鸿鹄志、做爱国者。

“我对科学国防特别感兴趣,每周学校组织的科教活动,我一次都不落下。”初三学生付黎睿说。

除此之外,该校副校长陈才君表示,“学校还面向社会各界积极传播雅江历史、文化习俗、名人故事等,并指导学科教师将视频与教材、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县情、文化传统等,切实达到‘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目的。”

援建本土教师共同托举

近年来,全国各地着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教育水平。呷拉镇初级中学同样不遗余力,充分利用援建及本土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为乡村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求学环境,共同托举农牧民群众的读书梦。

2023年,雅江县首设教育体育发展专项基金和管理突出贡献奖、教学质量突出奖,安排275余万元用于表扬先进集体、个人及“两考”及全州质量监测成绩奖;此外,在班级设置首创“雅宜班”,分别选定雅江县中学、呷拉镇初级中学两校试点开设,执教老师由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从宜宾市优秀骨干教师中选派,同时统筹雅江县本土优秀教师参与。

去年,呷拉镇初级中学中考成绩在全州排名上升11位,是全州进步最大的学校,还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这离不开雅宜班同学的优异表现和援建老师的辛勤付出。不管是宜宾来的老师还是我们本土教师,平时都很关心我们,会给我们讲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外面世界发生的故事。”初三·二班学生降初说。

在宜宾援建教师缪远勇眼中,雅江本地教师杨健康令他十分佩服。“学校97%左右的学生来自农牧民家庭,条件都不宽裕。杨校长只要遇上学生没钱吃饭,总会自己掏钱补贴学生。”陈才君回忆道。“有一年临近开学,雅江县大雪封山,很多外地老师没法按时返校,杨校长二话没说就带领本地老师一起承担了开学期间所有的后勤准备工作。”教师扎西翁姆说。

  杨健康的事迹不仅在校内广为流传,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与他接触过的学生和家长。2005年,他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劳模,自此他的教育信念更加坚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一份责任一份爱”。

“课堂之外”丰富多彩

每天上午10时20分,全校学生有序来到操场,伴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跳起了藏舞,举手投足间满是民族风情,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雅江锅庄。我们的课间操融入了传统文化,不再单调枯燥,很接地气,大家运动得很欢乐很卖力!”初三·二班学生扎西顿珠告诉记者。

呷拉镇初级中学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心任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创新提供独具特色的“艺术拓展课程延时服务”,开设出合唱社团、音乐舞蹈双艺社团、美术社团、书法社团、藏文书法、舞蹈社团、篮球社团等11门课程。

“这些兴趣班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学生付黎睿说。“兴趣班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找到兴趣点和成就感。学校还会举办各类文艺比赛和展览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创作才能!”初三教师赵林介绍。

体育课程也是该校教育培养方案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23年,呷拉镇初级中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下一步,该校将不断完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通过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校园足球课程开发、教学活动开展及保障机制建设等举措,逐步形成符合学校特色、学生兴趣、师生发展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