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传媒微网

新龙县重教兴教“言行一致”

新龙县乐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开心地玩耍。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地方财政收入“囊中羞涩”的新龙县,在教育投入上丝毫没有“小里小气”的迹象。透过县委、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务实行动,目睹城乡各个所学校硬软件发生的大变化,听闻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溢美之词,记者发现——

    ◎谢臣仁 本网记者 田杰 /

    64日,新龙县茹龙镇吴西村新龙中学新校园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几栋高大的教学楼拔地耸立。

    64下午5点,新龙县城区第二完全小学食堂准时开饭,学生们盛着可口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

    65日,新龙县乐安幼儿园,教师杜然静和其美志玛正在组织幼儿在“淘气堡”游玩,童真在阳光下绽放。

    三个切片,三组镜像,呈现出新龙县教育发展的美好图景。

    没有区位优势的新龙县,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囊中羞涩”,但在教育投入上丝毫没有“小里小气”的迹象。“重视教育,关键在投入。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必须重教兴教。只有这样,才能为新龙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县委书记泽仁汪堆的一席话,道出了教育在新龙的地位和作用。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生以学教为志,新龙持续给力发展教育的务实行动,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变化。

   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我53年前的心愿今天变成了现实,真高兴!”夙愿得偿,感慨万分。64日,电话那头传来82岁的黄发久老人激动的声音。

    黄发久是新龙中学第一任校长。1965年,新龙县选址在吴西村建设新龙中学,因为种种原因被否决,黄发久深感遗憾。53年后,这块地早已成为商业用地“肥膘肉”,然而,县委、县政府放弃大量土地出让金,新龙中学新校园得以横空出世。

    与黄发久同样激动的还有现任新龙中学第十三任校长王裕龙。学校现有学生1139人,但学校面积和建筑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新修建的新龙中学投入1.8亿元,占地68850平方米,建筑44827平方米,能容纳学生2500人,规模扩大了两倍,让新龙中学从此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知楼、为智楼、为善楼、为健楼、为德楼、为行楼、为洁楼、为净楼,8座楼错落有致,构筑成美丽校园。新龙县城区第二完全小学校长张孝萍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投入大,学校变化更大,原来只有3栋楼,近几年一下“长出”5栋楼。

    以往人们常说:城里学校是“宫殿”,农村学校是“草屋”。而在新龙县乐安中心小学校,漂亮的教学楼、五彩的塑胶跑道、整洁的食堂、先进的电子白板一体机……城里学校所有的,这里也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城乡教育“一体化”, “破房子”“黑屋子”消失了,漂亮安全的校舍比比皆是“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支撑“漂亮”二字的是“真金白银”,为改善办学条件,2016年以来,全县投入教育资金高达3.21亿元。

枯燥的数字后面是新龙县对教育的滚烫热情。在地方财政收入仅4950万元的窘境下,新龙通过压缩办公经费、争取上级支持、部门协调筹资、资金整合使用等方法,毫不吝啬地投入教育。

    最辛勤的园丁是教师

   “新龙县有一部分人是文盲,不能让他们的孩子重复父母的命运,我愿用自己的青春来托起孩子们的梦想!” 65日,荣获“第九届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的通宵乡中心小学赤勒卓玛赤勒卓玛朴实含情的话语发自肺腑。

    赤勒卓玛的话语正代表着新龙教师的心声。

    俄色乡完全小学教师拉姆,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可她把孩子托付给康定的姥姥,当起了19个学生的“妈妈”。拉姆一天到晚把精力都用在学生身上,她说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但学生却说她是最好的“妈妈”。

    新龙二完小教师刘晓娟是“不孝之女”。患癌症晚期,她回家去探望后,又匆匆返回。“教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一走了,课就拉下了,会影响学生学习。”

    64日,二完小四年级三班教师扎西旺堆和初姆“轮岗”跑着医院,因为学生松吉康珠感冒住院了。松吉康珠的父母在西藏打工,他们就成了“代理家长”。

    新龙县实行的是中心小学“3+3教育(3年学前教育+13年级教育)、完全小学“6+3教育(3年学前教育+16级教育)。全县中小学实行全寄宿制教育,每月只放一次为期3天的月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600多名学生的家长一学期只来两次——开学带学生来报名,放假接学生回家,这中间的漫长时间就“托管”给学校和教师了。这样,教师就得在学校值守照顾,连3天月假都“取消”了。

    教师是多重身份,是老师、是保姆,更是 “爸爸妈妈”。学习知识、换洗衣被、生病护理,教师都在“全程服务”。

    投之桃李,报以琼瑶。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学水平的极大提高,新龙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甘孜北路名列前茅。

    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充分肯定,该县县委、县政府去年出资56.05万元对21名优秀教师和13所学校给予奖励,家长们对教师奉献精神赞不绝口。

    辛勤付出换来的是精神传承,大盖乡小学五年级学生白玛拥宗说:“长大后,我也要当老师,像现在我的老师一样教育村子里的孩子。”教师的倾心付出,给学生留下了美好“意境”,点亮了学生“心灯”。

   最快乐的精灵是学生

  “开饭啦!开饭啦!”64中午12点,措卡乡小学食堂内,不时传来金属饭盒的清脆撞击声以及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成为这个时间段最美妙的交响曲……

  “好吃吗?”“好吃!”孩子们响亮地回答,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了最好的注脚。

   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文具费、杂费,补生活费)+营养餐”,今年以来,全县教育民生工程拨付使用幼儿保教费17.18万元,寄宿制学生生活费25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114万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正因为不穷教育,所以没有“苦”孩子。随处可以看到,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笑脸在校园。

   图案精美的装饰贴纸、折叠整齐的床上被子、清洁卫生的生活用具……64日,参观河口片区小学学生寝室,四年级学生呷绒满脸喜悦地说:“我们在学校比家里吃得好、住得好,老师又关心我们,我们很快乐。” 他还告诉记者,学校有了“班班通”,可以在网上观摩成都市实验小学老师上课。网络拉近了山里娃与大城市的学生的距离,呷绒说自己觉得学习很轻松。

   65日,一见到赤乃和拥忠,他们就与记者谈论起上午勇士队与骑士队的比赛。两人是新龙中学20192班的优等生,号称该班的“双子星”,去年赤乃和拥忠分别获得县委、县政府6000元奖学金和3000元奖学金。

   学习好,但又不是“死读书”,两人很活泼,有着丰富的爱好,外号“小飞侠”的赤乃喜欢篮球、足球,偶像是科比和C罗;拥忠喜欢篮球、绘画和音乐,还特别对纯节奏音乐感兴趣。优越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快乐阳光成长。“现在学校没足球场,下期搬了新学校,我就可以踢足球了。” 赤乃满怀憧憬。

   悉数莘莘学子,汇成繁星点点。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每个学校除了在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外,都开设了“第二课堂”,组建了各类兴趣小组,陶冶情操,助力成长,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最满意的群体是家长

   “以往这孩子不言不语,没想到经过一年锻炼后,孩子在课本剧表演大赛中得了第一名,是学校改变了孩子。”65日,新龙中学20203班学生扎西青措的妈妈一说起孩子的变化,伸出大拇指赞扬起学校的教育。

频频来点赞,声声道满意,这是家长对新龙教育的最多“表情”。

   “现在读书不交一分钱,国家还有生活补贴,县委、政府还要奖励成绩好的学生;老师非常负责,教书有水平。这样好的条件都不送娃娃读书那是没道理。”64岁的小阿布是甲拉西乡益西村人,现在他在县城租房“陪读”。

   小阿布没送儿女读书,儿女现在埋怨他。说起往事,小阿布连声说:“以往总觉得读书没啥用,现在觉得没让娃娃读书,太愚蠢了。”

   认识到以往的“失误”,小阿布在县二完小附近租了一间房,每周末接送孙女,当起了“陪读”,他一定要让四个孙女都成为“读书人”。看到党政重视、看到学校变化、看到教师付出、看到孩子成长,他说:“有人问我对新龙教育满不满意。我是举双手说满意!”

   小阿布的同乡洛勒也是一位64岁的老人。老人年轻时走南闯北,但苦于无文化,都“铩羽”而归。老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与老伴在县二完小附近租房“服务”三个孙儿女读书。

洛勒说:“我以往就想着放牛挣钱、挖虫草捡松茸挣钱,娃娃就没送读书,跟我一样都是‘黑眼睛’。没知识就没出路,我要把孙儿孙女好好送来读书。”

   “虫草再值钱都没得知识值钱,最好的虫草在课堂。”说起孙儿女读书后的变化,洛勒说:“能认很多字,懂礼貌了,养成了卫生习惯,读书和没读书就是不一样。感谢好的政策,感谢学校和老师!

   “前几年是老师求着我们把娃娃送去读书,现在是我们找着老师送娃娃读书。” 茹龙镇下街的小红说现在大家眼光变了,是因为现在新龙教育质量提高了,大家对教育满意了也信服了。

    办人民满意教育,增强了大家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 2017年,新龙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99.1%、初中99.77%%,巩固率小学95%、初中97.2%,“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

   育君子,养厚德,百姓秉崇文之风。“读书有用论”已经成为新龙人的共识。

   一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一位位躬耕不止的园丁、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家庭。携宿誉而竞进,新龙教育征程再起,更上层楼;伴未来而逾前,新龙教育迎旭观澜、风光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