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在田间开展技术指导。
◎杨琦 吴远胜 文/图
“据调查,高原部分产区,年均温、一月均温、年极端最低温>35摄氏度天数等7项生态指标完全符合优质苹果生产要求……”近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红江在乡城县举行的“高原苹果品种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培训中娓娓道来,讲台下来自各乡镇的果农听得认真,不时举手提问,现场气氛很是活跃。
7月10至11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经作)研究所、州农技土肥(经作)站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在乡城县举行“乡城苹果”“乡城葡萄”“乡城大樱桃”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技术大培训,并组织召开座谈会,为乡城特色水果种植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把脉会诊开良方
“院校”专家传经送宝
在7月10日举行的技术培训会上,各位专家聚焦乡城苹果、乡城葡萄、乡城甜樱桃种植技术要领、枝条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员一一讲解,时不时引得台下学员拍手称赞。
“以我们种植的水果为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看得懂,还更容易理解。”来自青德镇黑达村的村民本松参加完培训后高兴地说,“把一棵果树一年四季修枝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发生的巨大改化。”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乡城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苹果、葡萄、甜樱桃等特色水果产业。目前,全县特色水果产业面积达2.5万亩。
座谈会上,围绕乡城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各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就果树修枝拉枝剪枝、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及科学施肥等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并就特色水果产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为乡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途径开出了良方。
对于特色水果业如何更有效的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葡萄专家刘旭教授建议,不要单一的种植,要结合全域旅游的大环境,把特色水果和旅游发展相结合起来,化单一增收为多元化发展。
“我们要持续深化与院校、东西部援建帮扶的合作,通过专家团队的培训提升全县干部群众的技能,使产业发展既有资金的投入,又有技术团队的支撑,还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座谈会上,乡城县委书记杨林的发言掷地有声。
理论实践相结合
农技培训“接地气”
7月11日上午,在乡城县青德镇黑达村苹果种植园内,一颗颗青里透红的苹果掩映在绿叶中,虽然还没熟透,一股清香却迎面扑来。在果园的一角,苹果专家谢红江正身体力行地为村民们示范讲解苹果拉枝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领。
在然乌乡纳木村甜樱桃种植园区,村民正在给樱桃树进行培土、修枝、浇水,一旁来自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经作)研究所刘磊博士对村民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手把手指导。
“我向大伙提个问题,如何区分葡萄白粉病和霜霉病,它们发生在什么时候?”在洞松乡克斗村葡萄种植园内,随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主任刘伟的提问,现场的村民纷纷抢答。
“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看今年葡萄的长势,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再讲一下葡萄搭架、喷药、施肥的技术要领。”刘伟的话刚落,村民便纷纷围过来,认真地听他的讲解,在碧绿的葡萄园内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次培训既有课堂理论又有田间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针对性,让我们老百姓学到了种植技术,增收致富底气十足!这样的培训非常‘接地气’。”洞松乡克斗村民泽仁太感慨地说。
据州农技土肥(经作)站站长李良介绍,“实施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这样高规格、大规模、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培训,不仅提升了乡城优势产区产业的‘颜值、价值、品质’,还能培养和带动一批本土果匠,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836-2835751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
康巴传媒官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