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健康生活 >> 浏览文章

心理素质决定寿命长短

甘孜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也认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

    “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人的心与身,何以有如此紧密联系?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个案: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范绪箕于201511月逝世,享年102岁。他百岁高龄时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医学早就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为何会如此?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

    如果有目标呢?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会勤于用脑。科学家发现,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科学家还发现,脑子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在安静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用起脑来,脑最活跃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青年人。所以,用脑可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其次,“目标”可以激发生命活力,战胜疾病。墨西哥一位老人患了癌症,来日无多。但当他的儿子儿媳出车祸去世之后,他的病突然好了,因为老人有了新的目标,即,他需要抚养无依无靠的孙子。

    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目标不一定要大,学习唱歌、组织旅游等都可以是目标。

    长寿的首要秘诀是家庭和睦

    个案:格鲁吉亚有位农妇活了132岁零91天。在她130岁时,有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的跟踪调查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缺乏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和不运动不相上下。

    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一项长达25年的“人格与心脏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心胸狭隘、名利心重、敌视情绪强的人,死亡率高达14%。而心胸开阔、助人为乐、性格随和的人,其死亡率仅为2.5%。心脏病的发病率,前者也是后者的5倍。人际关系不好,令其心里充满着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情绪,会致使交感神经时常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

    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助人为乐”有治疗作用

    个案:石油大王洛克菲在短暂的享受财富积累带来的快乐后,身体每况愈下,深刻反省后,他决定把财富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这让他心情格外轻松,同时,他不佳的健康状况也日渐好转了。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助人,为何会产生医疗作用?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甚至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

    (据人民网)

    


  • 上一篇:2017年医保卡 除了看病买药,还能干点啥?
  • 下一篇:饮食防癌做到一日三“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