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招聘会为何这样火爆?

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28日

 

  ■本网见习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老板,要两个包子带走。帮我装快一点,听说泸定要搞大型招聘会。我要去找工作。”

“好事不在忙,坐下来慢慢吃。”

“今天早上有好多人从康定、姑咱赶到泸定,都来赶今天的招聘会,泸定本地人肯定也不会少,那么多人竞争,万一去晚了,自己喜欢的岗位没有了,那就白跑路了,现在要找一个收入稳定的工作实在太难。”3月7日早上8点10分,记者路过泸定一家早餐铺时听到这样的对话。记者看了一下时间,距离我州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泸定专场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

招聘会开始,泸定桥广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有即将毕业和同学一起前来了解市场需求的学生;求职多次仍无果继续“参战”的青年;继续发力减轻家庭负担的农牧民群众……求职者摩肩接踵,高声向工作人员索要招聘简章。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涉及省内外用工企业80个(成都企业26个,德阳企业20个,珠海企业7个,州内企业27个。) ,提供就业岗位3445个,涵盖土木工程、电子信息、酒店餐饮等多个领域。当天,进入现场的求职者就逾万人,现场咨询5800余人,现场报名4900余人,场面十分火爆。

求职者说就业

“我6月份就要毕业,找工作迫在眉睫,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就业,学校定期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从笔试到面试再到体检,我们都进行了模拟,为的是在竞争白热化的职场少走弯路;辅导员经常提醒我们要做好求职简历,并在班群里发送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有了学校、老师和家人的鼓励,关键还得看自己,去年下半年的省考,仅我们达州就有378个职位,但有万余名考生参与竞争,求职压力很大,没有被用人单位选用也是情理之中,我参加了今天的招聘会,主要是想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全面了解,修正自己的求职计划。场面如此火爆,我州的竞争并不比外面小。要想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必须要跟着用人需求,不断充实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不然即便有自己喜欢的岗位,却没有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来自四川民族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蒋兴满告诉记者。

2015年, 唐鑫毕业于遂宁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加上家里人要求她必须在州内工作,在“内忧外患”下,她参加了去年上半年的公务员考试,由于竞争过大,没能如愿以偿。身边的同学、朋友、亲戚却在不知不觉间找到了工作,一些刺耳的话也传进了她的耳朵:“居然还没有考上,都毕业那么久了;她初中的时候还是我们班的前几名,怎么现在我这个班上的倒数几名都找到了工作,她还没有找到工作……”父母由刚开始的安慰、鼓励到责怪,仿佛她一辈子都要“啃老”。

“找工作四处碰壁,我没有了意气风发的自信,职场是残酷的,‘英雄不问出处’,不管黑猫白猫,找到工作才是好猫。”唐鑫无奈地说,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50余万人,四川高校毕业生人数近40万,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一个岗位上千人竞争,就业压力非常大;毕业后没考上工作的因素很多,没有良好的就业观,眼高手低,是很多人职场失败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大学毕业就做好了求职失败的心理准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被严酷的职场淘汰是很正常的。面对失败,我始终没有放弃,我很感谢家人始终支持我,通过自身努力,我成功进入了去年下半年公安招考的面试,虽然仍有压力,但看到自己进步就很高兴了,3月11号就要公安面试,还是挺紧张的;今天来参加招聘会是想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想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万一公安行业没有考上,我还有其它的事情可做。”

来自丹巴县格宗乡格宗村的春香,今年43岁,家里总共有五口人。老母亲身体不好;爱人在本地做简单的手工活收入微薄;大儿子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高,女儿在外面读书除了学费外还要生活费,长期与庄稼打交道,不仅要靠天收成,还要收病虫灾害的影响,家里常常入不敷出。“我很高兴通过招聘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聘上了珠海润星泰的普工,招聘那天有很多大学生,一想到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就很自卑,何况我的年龄还偏大,但是一想到家里的母亲看病要钱、女儿读书要钱、儿子刚工作工资也不高;我只是来试试运气,没想到还真找到了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心里很激动,我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除了给家里减负外,还可以开开眼界。当然,远赴珠海工作,肯定会很累、很苦,但有了固定的收入,不用担心天气变化影响庄稼收成;也不用像天没有亮明就到地里除草,担心鼠害了。”

精准发力促就业

我州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万户,贫困人口19.7万人,纳入就业帮扶的劳动力7.8万人,就业压力较重,为帮助我州待业者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待就业群体,州就业局多管齐下,开发公益类岗位、开发劳务组织等方式,推动贫困人口就业,就业扶贫成效初显。

我州企业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就业岗位匮乏,农牧民文化程度低,主动就业意识差等问题凸显,州就业局采取开发公益类岗位的方式,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难。针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牧区无业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贫困户劳动力等,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加强对这类公益性岗位的监督管理;通过统筹整合民政、农牧、林业等部门的农村临聘岗位资源;调剂村级活动经费就地就近安置就业;使用就业资金开发公益类岗位进行兜底安置;实行全日制工作、半工半农或劳务承包等工作方式,根据“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按300元至500元给予补贴,努力实现每户贫困户就业一人的目标。

州就业局在精准识别全州贫困劳动力底数及需求的基础上,仅靠当前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现产业带动就业、公益类岗位安置就业等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还远远不够,因此成立劳务组织、发展劳务经济,成为了促进农牧民输出就业实现脱贫的又一重要抓手。人社部门积极衔接协调各方资源,为劳务组织牵线搭桥,及时为劳务组织提供市场信息;积极与广东省、德阳市等对口帮扶省、市地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为劳务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拓展业务空间。此外,在政策支持上进行创新,鼓励各县建立劳务输出组织,对达到相关要求的,发放补助资金;成立应急风险基金便于处理在劳务输出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开设绿色通道,简序降槛。

为保障输出工作人员的质量,我州通过召开会议,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微信等媒体鼓励引导动员全州有意向的团体和个人成立劳务组织,规范当地劳务输出工作;人社部门积极为成立的劳务组织开展培训,进行业务指导,免费提供劳动维权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新的劳务组织尽快走上正轨,同时还结合群众的培训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技能水平,为劳务组织提供优质的劳动能力。

针对不同的求职人群,州就业局局长何海给出了相关建议,其中转换观念是“持久战”也是当务之急:大学生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不要为了必须考上自己中意的岗位做长期的啃老族;家长要有相对放任的观念,不要因为过度的爱子心切,不让孩子到远处去打拼,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求职压力,还会限制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农牧民群众要有走出去,多看看的观念,虽然我州的虫草、松茸等资源可以为老百姓提供一定的收入,但是要得到这类收入不仅辛苦而且受限于气候、季节、市场等因素,到外面去看看,不但可以拥有固定的收入,同时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学到相应的技术。此外,提升自身能力也是关键。大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语言表达、应急等面试必备能力;农牧民群众要在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时要抓住机会,学到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岗位,尽快脱贫。


  • 上一篇:州国税局李莉家庭家规故事
  • 下一篇:温暖的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