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金马婚礼

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28日

   ■夏加

   金马儿女的婚礼别拘一格而独立古朴,在瓦须高地之上,世代演绎着丰满而温暖的爱的传奇。

   古时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瓦须色达,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这种传统。色达儿女确定恋爱及婚姻关系,通常都由双方长辈面坐商议协定,最终确定子女的终身大事。这也是藏族各地区常见的婚姻现象了。自然,大历史背景之下,逐水草而栖的瓦须人,更多呈现出一种自由恋爱之态势。

   不论是说亲还是自由恋爱,等到男女情根深种,便自会开花结果,随之便邀请当地活佛推算适宜当婚的吉庆日子。只要婚礼日子一敲定,各项婚礼事宜便一一开始张罗起来。

   婚礼第一天,是在新娘家举办的,婚礼中没有新郎出现也没有新郎的亲人出现。据色达风俗,婚礼第一天,如果男方出现在女方家中,是不吉利的。

   当天,新娘在亲友的簇拥下头戴“阿言”(狐皮帽),发结“瓦束”(象骨珠)和“角腾”(坠发的饰物),耳佩“纳龙”(金耳环),身着“擦让”(羔儿皮),脚踏“窝儿楞”(藏鞋)。胸口悬挂的由珊瑚、绿耳石等自然珍宝组成的项链与金色的“嘎乌”相得益彰。越发衬托出新娘待嫁人妇的快乐。而镶有藏族标志的的“恰玛”(银腰带)衬着“绒切儿”(挂奶桶的饰物)、“罗绒”(腰畔悬挂的藏族饰物)、“罗热”(银钱包)却时时显示着新娘贤慧淑德的高原女子自然天成的谦和与勤劳。除此之外,还有手上“瓦束洛斗”(象牙手镯),高贵温雅。

新娘整天都会静坐在专设的帐篷里,低着头,不说一句话。或是因为害羞,或是因为紧张,又或是因为某种骨血传袭的表达方式。

   色达儿女结婚有一个特定的风俗——第一天在女方办完婚礼后,不管多远,必须在第二天太阳没露脸的时候出现在男方家里。

   第二天凌晨,新娘在舅舅或者哥哥(送新娘的必须是亲哥哥或者亲舅舅,且必须是两人)的护送下踏上前往男方家的路。通常情况下,马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们不止要负责载人,更重要的是还在驮去新娘的陪嫁。

   而在男方,帐篷门口要整齐摆放三整条砖茶,上面务须铺上一方名贵藏毯。

   等到新娘到达,男方父母须及时出门迎请。通常由男方父亲抓住新娘乘骑的藏青色骏马的缰绳,并向新娘敬献一条洁白的哈达。此时,新娘会款款下马,下马时会轻轻踩在那铺着茶叶和藏毯的高处。男方母亲会在此时及时摘取新娘头上的“阿言”(狐皮帽),用哈达轻轻包着,新娘的舅舅或哥哥要迅速从怀里马上取出预先准备好的另一顶“阿言”在新娘没进帐篷前站在新娘身后给新娘戴上。(风俗:迎请只能是男方父母。而父亲只能抓马的缰绳,并献哈达。母亲摘帽并用哈达包裹,女方舅舅或哥哥随即给新娘戴上另一顶帽子,必须是在新娘未进帐前而且必须是在新娘身后)。

   男方父母会将新娘领进一座专设的精致帐篷。帐篷里,须铺上一方可容一人坐的羊毛毯,羊毛毯上面是用青稞洒织的“拥忠扎西”符号(即双七字型藏族大乘佛教标志,意为吉祥),新娘端坐上面,男方母亲将那顶用哈达包裹好的帽子端正放置在一方专门的柜台上。

   随后,男方母亲会端来一碗“卡地”(即糌粑或者三合一)冲上茶水,很慈爱又很严肃地递给新娘,新娘轻啜三口,随即由男方母亲收回“卡地”,再端来一碗放着白糖的“酸奶”,用小勺子亲手喂新娘吃上三口。围观的众人会在此时相继离去,只留下新娘一人静静坐在那方羊毛毯上。接下来的一整天,新娘都必须在帐篷里静坐一天而且不能和新郎见面。

   相比新娘的华贵,新郎的着装比新娘要简单得多:一样的“阿言”,一样的“擦让”,一样的“罗热”,只是腰间多了一把“交托”(藏刀)和“多尔玛”(洁白的裤脚绣有藏族标志的宽大长裤)。

   在这一天,新郎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敬献哈达,挨个斟上酥油茶、青稞酒等。以此达到最为质朴而简单的快乐共享。

   婚礼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只剩下少量几个近邻。这一天,男方长辈会为护送新娘的舅舅或哥哥送行。在送行过程中,男方长辈须为准备一人一条“甲根”(三条砖茶捆成一捆叫一甲根)、一匹骏马。并送母牦牛一头。据说这母牦牛是送给女方长辈的“玛苏儿”(即女方长辈抚养女方的感情报答)。

   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化,色达儿女这种古朴的婚礼正在悄悄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自然,我并不担心它终有一天会成为绝响,也不担心它经历岁月更迭之后变得面目全非。任何一种习俗或者文明,都有属于它的命运。而它的这种命运,并非由我们完成,只是由我们见证。我们,只是一个文明变迁的短暂目击者——我们承担的使命只在于——记录真实和讲诉原委,并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记清楚她们本身存在的模样。

   不论婚姻还是任何形态,都建立在无常的基础上。


  • 上一篇:石砌艺术的典范——木雅民居
  • 下一篇:野饕食话 多年行走康巴,也食遍康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