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建报60周年 >> 浏览文章

启明星光,辉映康巴大地

《甘孜日报》    2014年08月20日

   ■陈建兵
   时至今日,我都无法忘却2003年的那个岁末之夜:
   在康定光明路尾端那个灯火通明却又略显陌生的办公楼里,一个热爱新闻的年轻男子正在即时赶写一篇州主要领导深夜视察报社的时政新闻稿,相伴着同事们的紧张工作身影以及案头上的那一桶方便面,这篇稿子注定会伴随这家报社的成长历史:第二天,这张拥有近50年悠久历史的周三报将彻底变为对开日报。
   现在,当我无数次的悄然回首,我都无法忘记康定深夜里那幢编辑大楼里因为报纸大样敲定后传出的欢呼之声,也正是从那一天起,我彻底的从公务员转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时光悄然流逝,沉淀最为珍贵。从最初的新闻爱好者到专业记者,甘孜日报社一如康巴高原上的新闻人才摇篮,包容并哺育着如我一样众多的新闻爱好者:第一篇消息、第一篇通讯、第一篇评论、第一篇内参、第一次系列报道……当笔端记录下康巴的变化、描述起甘孜的成就、通达着乡村的民情、传递起民众的声音,乃至揭批丑恶、鞭挞不耻,新闻职业的成就感俨然一剂剂强心针激励着我们最初的新闻理想,让人忘却着这家报社的记者独自下乡采访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那许多艰辛与不易,危险和苦难,也 让我们在新闻背后的故事里,认识人生、人性,流动的生活和变化中的世界。
   不可置否的是,社会的五光十色往往是新闻万花筒魅力无穷的核心因素,因此,记忆里同行的甘孜日报绝大部分编辑记者们无不怀揣着对新闻理想的追求与坚守。
   在甘孜报社工作期间,我曾经又干编辑又干记者,这得益于时任时政社会部主编杨丹叔的信任与培养,是他第一个站出来为我“惹麻烦”的稿子打气,是他第一个为我的稿子要不要上头版头条争取,是他第一个鼓励我深入偏远的农牧区深处采访写稿,也正因此如此放开手脚的去贴近地气,我后来数十篇的省新闻一等奖等稿件也是在此收获的。
   也是在此期间,我和田杰、泽央等老师一起固执的坚持着“每年必须走一趟基层”的藏区新闻采写规律,尽管车破路烂人疲,我们一路追逐的全是带有田野气息的新闻芳香,而为了赶写好新闻,我们也在高寒山区通宵采写、连夜发稿,以让州内外的读者在第二天看见的报纸新闻还能如出炉的新鲜馒头一样冒着“热气”。
   更是在此期间,我随郭昌平老总一路奔波采写基层维稳稿件,对紧急路途中遇见的新鲜事我们也会见缝插针采访,在他对维稳外宣稿件的尺度与力度的手把手调教下,我们采写的稿件不仅在州外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更是第一次刊登在了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的报纸上,“记者出门倒地了都要抓一把泥巴”的训示至今伴随着我的新闻工作历程。
   其实,这样的回忆还有许多,甘孜日报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那个诗意的记忆角落一样,我总是在如今每一天对她的惯性阅读中追溯到这个梦回萦绕的角落,在这个角落,可以映衬我们每一个曾经做过甘孜报记者的人的容颜和记忆能量,这是一段有细节支撑的激情岁月青苔。
   可是,还不止于的就是这并不完全是甘孜日报社对她的一名年轻记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产生巨大改变的根本原因所在,尤为可贵的是,她让你知道了“从何而来,为何而去”。在这条路上走着,你能触摸这片土地在这个时代里时而张扬时而沉寂的前进脉动,你能感受感动感怀这片土地上众多平凡人物的酸甜苦辣,你能将自己对这片养育土地的全部爱与哀愁完完全全表达在力所能及的呐喊欢呼中,共同努力去为大众提供一个本土媒体的家乡原热。
   最近几年,我依然与甘孜日报社的同仁们一同并肩前进,我们用我们的采访来认识世界,尽管现实并不完美,但大家激情未变,甘心情愿笔笔细细描摹甘孜大地的图案和质地。
   无论是1名汉族工人12年远离家人坚守藏乡深山电站,只为2000余名藏族群众用上放心电,还是5名道班工人常年奔波海拔5000米的雀儿山上,年三十里也在用心用情用生命保养川藏“天险”线……他们的故事无不是在甘孜日报的重要版面上精彩呈现,这些 无声的人正被甘孜州委机关报给予声音,让大家一起见证着一个新闻时代的到来:很多过去鲜有人关注的小人物已成为甘孜州委机关报舆论引导中的主角。
   对一名曾经在甘孜日报社工作学习了5年多时间的记者而言,我认为这些人物报道的意义还绝不止于此,这些人物报道,不仅让记者多了走近他们的机遇,多了人生学习的机会,更因他们身上我们收获的人生感悟其本身就是一次次精神洗礼:其实人生最鲜活的哲学,大多都来自这些在底层拼搏,却从不怨天尤人并对未来充满热切希望的人们,他们物质的卑微与向上的精神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以及随时流露的善心、善意,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世间最值得的尊敬就是这种默默无闻。
   而这,不正也是甘孜日报人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在秉承的那种浸在骨子里的精神吗!
   新闻工作是个常久常新的职业,她不仅是一个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的长期工程,更是一个用改变心灵去改变社会的能量体。在甘孜日报社工作期间,我深刻的感受到,新闻不应该只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一种文字载体,更应该是一种看生活的眼光、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对人文的温度。
   此时,当我沿河而上,不难发现,改变河流方向的仅仅就是一条河流的最源端的“源头之石”,所以,我常为自己庆幸,感恩遇见了甘孜日报这个非常好的“源头之石”,让我在每次回望迢遥来路时都是心存感激;感谢这“源头之石”赋予了我有尊严的流向,让我有机会在全省新闻宣传这个大集体里向更多优秀的人学习,使我能够一直追随甘孜众多优秀儿女奋进勇拓的步伐。
   我们并非为了生存来到这里,我们是因为热爱来到这里,这是我们的故土……此刻,康定的夜清凉至静,诗歌也随月光流入,不由再次想起与东风老师一同前往理塘采访时夜宿木拉乡村的那个夜晚,满谷清风相伴漫山孤寂,不觉明了每一个党报记者“原来,我们都是有痛有爱、相似的人”,也在那天晚上,夜阑人静时推窗就能望见满天繁星,让我坚信:当你仰望,定会看到光芒!
   纪念,不是缅怀过去,更是激荡向前的出发。如今,甘孜日报社似乎很快地就走过了60年光阴,这一个甲子里,她不仅能记载着康巴雄厚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时代剪影,更传播着这片大地更加遥远的过去和更为美好的未来。作为她哺育过的一员,我衷心祝愿她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勇领甘孜舆论,光热康巴!(作者系四川日报甘孜记者站站长)
 
 
 
 
  • 上一篇:记忆中的《康定报》
  • 下一篇:我的记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