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灾后救援总原则
地震发生后,我们要团结一致,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帮助被困受伤人员,以减少人员伤亡,度过难关。
救援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2)应当首先抢救医院、学校、宾馆、招待所等人员密集地方的伤员。
(3)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4)救援要快,时间就是生命。据统计,受灾人员被困72小时后生存的可能性仅有10%左右。
2.救援时要讲究方法
(1)要先了解房屋结构,再行有效且有防护的抢救,以防止抢救时发生意外伤亡。
(2)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
(3)救援时,清除覆盖在伤员身体上的碎砖瓦时不可用利器刨挖,即使没有看到伤员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刨挖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眼睛。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4)实施救援时首先应使被困人员头部暴露,先迅速清除其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对于埋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者,应首先输送饮料,以延长其生命,为抢救争取时间。
(6)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员,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对于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或医疗点。
(7)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3.地震发生后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
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方法很多。利用救助犬、生命探测仪等,可以很方便地对被压埋者定位。但这些方法在大灾区无法普及使用,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也可以用简易的方法寻找被压埋的生存者。
首先,了解基本情况。向知情的生存者询问,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物内,震时是否外出等,从而了解哪些房屋内可能有较多的受困、受伤人员。
其次,要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废墟中有没有人爬动的痕迹或血迹,注意观察有人的居住空间是否完全密闭,有无幸存者。再次,要细心倾听存活人员的动静。可以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细听;也可以利用夜间安静时听;或者一边敲打(或吹哨)一边听。特别要注意一些轻微的呻吟声或微弱的敲击瓦片的声音。
4.地震后急救基本原则
强烈地震后,人员伤亡较多,未受伤者必要时会参与到救护工作中。急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作为非医务人员,不要轻易做危险的尝试,尽量找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如果无法找到医生,又急需要救助伤员,请记住下面的原则:
(1)保持镇静,谨慎行事。
(2)根据需要采取措施:
·将伤者从危险区域中救出
·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
·应对休克状况
·护理大量出血的伤口
(3)组织救援(发信号、运送伤员等)。
(4)精心照看伤者。
5.何为“昏迷姿势”
“昏迷姿势”能使失去知觉的伤者的颈部伸展,保持其呼吸道畅通;能使聚集在口中的液体流出,以免窒息。
怎样使伤者摆出昏迷姿势呢?
(1)使伤者侧卧。
(2)将伤者压在身下的一侧手臂尽量拉直。
(3)将伤者近地面侧的腿弯曲。
(4)小心地将伤者远离地面一侧的肩部和腰部拉向自己(用腿托住)。
(5)将伤者压在身下一侧的胳膊肘小心地向后拉。
(6)将失去知觉者的头部向后伸展,脸部略微朝向地面。
(7)将伤者上面的一侧手臂平放在脸颊下面。
6.如何使生命垂危者保持正确的姿势等待救治
(1)救援者用双手从下方抓住仰卧伤者的后颈,同时前臂支撑伤者的头部。
(2)用力使伤者的上半身直起,成坐姿。
(3)救援者紧靠着伤者的背部,避免伤者身体滑下。
(4)握住伤者的一只前臂,放在伤者的腹部。
(5)救援者用双臂从伤者腋下穿过,双手握住伤者的前臂。
(6)救援者微微屈膝,将坐着的伤者拉起,以双腿支撑。
(7)救援者微微屈膝,后退,将伤者拉出危险区域。
(8)使伤者以“昏迷姿势”侧卧。
7.如何从汽车内营救伤者
(1)从后面抱住伤者,高度与伤者的座位相当。
(2)用一只手抓住伤者远离救援者一侧腰部的衣服,用力把伤者拉向自己。
(3)救援者直立,将伤者的一只前臂放在伤者腹部。
(4)救援者将双臂从伤者腋下穿过,双手握住伤者的前臂。
(5)救援者屈膝,然后站直,将救援者拖出汽车。
(6)将伤者小心地放在地上。
(7)检查伤者的气管、呼吸和心跳,然后使伤者以“昏迷姿势”侧卧。如果是脊椎受伤的伤员,则不能采取侧卧姿势。
(8)如果无法从汽车中救出伤员(可能被夹住),就必须在车内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采取急救措施。
8.不同类型的伤员如何搬运
挖掘出被困伤员后,如何搬运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员,要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1)在无法判断伤者受伤部位和程度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将其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防止搬运过程中跌落而造成新的损伤。
(2)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伤员,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对骨折部位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手或脚),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包扎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3)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让伤员处于俯卧位(趴着),并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9.学习救护员的专业救护方法
(1)扶行法:适合那些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神志清醒的伤病员。
(2)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神志清醒的伤病员。如有上下肢及脊柱骨折等不能用此法。
(3)爬行法:适用于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4)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5)轿杠式:适用于神志清醒的伤员。
(6)双人拉车式:适用于意识不清的伤员。
(7)三人异侧运送或四人异侧运送:三人或四人可用平托法搬运伤员,主要用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
10.地震后主要有哪些人体伤害
地震过后的建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地震后的人体伤害有其自身特点。
各种伤害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是骨折,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和挤压综合征。
脊柱骨折伤员约占骨折伤员的1/4,30%~40%可并发截瘫,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伤员在搬运中截瘫加重。四肢的骨折可造成伤员无法逃生,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或血胸,导致伤员窒息或者失血休克而亡。
挤压综合征,是人体肌肉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局部肌肉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衰竭。一旦发生挤压综合征,死亡率极高,稍轻的也会影响以后的肌肉功能。
各种伤害中死亡率最高的是颅脑损伤,其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所以在逃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休克和外伤感染逐渐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后几天内,伤口极易感染严重的厌氧细菌而发生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从而导致死亡。
饥饿和缺水也是地震后伤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11.如何处理大量出血的伤口
面对大量出血的伤口,千万不要慌张,冷静下来,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一步处理,通常都会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1)抬高流血的部位。
(2)挤压相关的大动脉。
(3)合拢伤口边缘。
(4)直接用绷带加压包扎。
动脉压迫点:
血液随着心脏的跳动节奏流出。
包扎:
(1)伤口边缘尽量合拢。
(2)使用尽可能清洁的敷料覆盖伤口。情况紧急时,可以使用干净的手帕或其他纺织品,甚至可以使用卫生纸。
(3)用绷带固定敷料。
(4)在伤口处绷带外面加一个(用纱布或毛巾折成的)垫子,局部压迫止血,并包扎牢固。
(5)如果一个垫子被血浸透,再加一个。
动脉压迫止血法:
(1)在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大出血情况下使用。
(2)压迫位置在上臂或大腿处,不能直接在关节处缚扎。
(3)使用具有一定宽度的包扎材料。
(4)包扎材料(带子、皮带、绳子、绷带)中绑上一块固定用的木板,直到血止住为止。
(5)将受伤部位抬高。
每15分钟将固定的木板松开一次,否则会发生肢体坏死,导致截肢。
12.如何处理开放性伤口
(1)每次处理伤口前都要洗手。
(2)观察伤口。
(3)被严重污染的伤口要用煮过的盐水(1升水中放l茶勺盐)冲洗,用器械的尖端剔除脏东西。
(4)将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以保持伤口的清洁。
(5)如果受伤时间不超过6小时:
·清洁伤口边缘,清除破碎的组织。
·将伤口边缘合拢并固定(缝合、夹住或用胶布粘贴)。
(6)时间较长的伤口用抗菌敷料包扎。
(7)固定身体受伤的部分。
(8)定期重新包扎伤口(间隔l~2天)并检查伤口情况。
(9)如果从伤口向心脏方向延伸出红色痕迹或是发热,立即服用抗生素。
13.如何处理烧伤
烧伤分为3级:
一级:皮肤发红,疼痛。
二级:皮肤起水疱,水疱破裂后有分泌物流出,疼痛。
三级:皮肤以及深层组织被损坏。
如体表15%以上的皮肤被烧伤就有休克的危险(人双手的面积大约占体表面积的1%)。
治疗:
(1)小心除去衣物。
(2)粘在身体上的衣物不要移动。
(3)被烧伤的部分在冷水(尽量是流水)中浸没10~15分钟。但要注意,较大的伤口浸水时间不要太长,或者用温水降温,否则会造成体温过低。
(4)对于开放型的烧伤不要触碰,也不要在靠近伤口处说话(说话时溅出的飞沫有可能使伤口感染)。
(5)不要在烧伤伤口上涂抹药膏、药油、药粉或其他物质。
(6)保持伤口清洁。用干净的手帕,最好使用碘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如有必要,事先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
(7)不要弄破水疱。
(8)小心地安放、运送伤者。
(9)服用止痛药或镇定剂。
(10)让伤者饮水(每15分钟l杯)。最好在1升水中加入1茶勺盐、l茶勺糖、l茶勺碳酸氢钠。
(11)如果发现伤口处发出臭味、有脓液流出或伤者发热,那么伤口已经被感染。每天用温热的盐水(1升水中加入1茶勺盐)纱布敷3次(盐水和纱布事先煮开)。清除坏死的组织,服用抗生素。
(12)大面积烧伤时,一般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4.如何处理皮肤擦伤
(1)预防:可能受伤的部位涂抹润滑脂,然后包扎起来。
(2)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包扎,就要加上软垫。
(3)使用外伤药膏,用干净的敷料覆盖。
(4)如果伤口已经感染,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膏(如新霉素等)。
15.地震后砸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若被砸伤,而没有被压埋,不要过于紧张,要冷静处理。
首先,要试着移动一下四肢,判断一下是否有骨折、头颈、脊椎损伤。
如果肢体活动自如,没有活动受限或者根本无法活动的情况,那么多数情况下,仅仅是被砸伤部位有出血伤口。一般伤口的处理原则不是太复杂,一定不要惊慌失措。平静下来,回忆学过的处理伤口的知识,迅速处理伤口,同时撤离现场。伤口的紧急处理主要有两条:清洁和止血。
清洁:
地震发生之时,尘土飞扬,伤口难免会沾上一些脏东西,有时候甚至会有小石子或碎玻璃嵌在伤口里,这些脏东西容易使伤口感染。
在地震后,通常不可能找到生理盐水,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干净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理想的状况下,我们需要生理盐水来冲洗伤口上的灰尘。对于嵌在伤口里的碎玻璃和小石子,别急着想办法把它们弄出来,否则会有划破血管导致大出血的可能。应该在清洁伤口之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覆盖伤口,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处理。
止血:
最常用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就是“直接加压法”。具体的方法是,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直接在出血伤口上方施压;如果出血仍然不止,那么可以将伤口部位抬高超过心脏的位置,并继续加压到不再流血为止。
16.地震后扭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逃生过程中由于慌乱或者大量物体倒塌在地,容易绊倒而发生扭伤。
扭伤的部位往往是关节附近,以脚踝最为常见。
扭伤后的紧急处理第一步是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伤处休息、提供支撑的力量、减轻疼痛等。
最好使用弹性绷带,自肢体远端(即远离躯干的方向)开始,对伤处进行缠绕。如果无法找到绷带,也可以使用厚衣物或枕头,将伤处包起来。
为了减轻疼痛,防止伤处继续肿胀,在受伤一天之内可以冷敷。第二天,再以热敷的方式来促进消肿。但如果开始热敷后,发现伤处又再度肿起来,就要继续冷敷。
17.地震后断肢的紧急处理
地震中很多伤员发生肢体断裂。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伤员多已陷入昏迷,只能由旁人施救。
如果看到伤者断肢的情形,千万要保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救助伤员。
第一步:记住,止血永远是第一步。可以用松紧带或橡皮筋绑在伤口的上方,一定要紧,要看到出血减慢。断肢后都有较大血管的破裂,其出血一般都比较凶猛,如不及时有效止血,伤员会很快发生出血性休克,以致无法等到救援者到来。
第二步:尽快求救。先打电话到医院,一定要告诉对方伤员有断肢的情况,以方便医院先安排。然后,再向周围人求救,一起救助伤员。
第三步:保护断肢。准备两个清洁的塑料袋或两个装得下断肢的清洁容器,内层放断肢,外层放冰块。低温可以保护断肢,防止断肢腐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将断肢直接放在冰水或冰块之中!对于细小的手指等断肢,一定要保存好,以防慌乱中丢失。多半的断肢,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都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接回去,且恢复它大部分的功能。
第四步:密切观察出血部位。如果出血不仅没有停止,还有增多的情形,要及时调整止血方法。但松解松紧带或橡皮筋时,要同时压迫出血部位,防止突然解压后大出血致使止血更加困难。
第五步:密切观察伤员情况。如果伤员仍有意识,可以给其喝一些淡盐水。如果附近有小的诊室,就为伤员先行输液。
18.地震后骨折的紧急处理
骨折是地震后各种人体伤害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些骨折后急救的基本知识。
通常,要通过X线片才能确定是不是骨折。但在地震后,大量人员伤亡,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医疗,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症状上来判断是不是有骨折。
骨折后的种种表现:
(1)受伤的部位变形,它的长度和形状会与另一侧肢体不一致。
(2)受伤的人听到“啪”的裂声,或是感觉到骨头断裂。
(3)伤口的颜色变紫、变肿。
(4)受伤的地方移动不自然,或是移动有困难。移动的时候会非常疼痛,或是移动时与正常的一侧肢体不同。
(5)肢体移动时没有困难,可是有“嘎吱嘎吱”的摩擦声。
(6)直接从伤口就可以看得见断裂的骨头(即为开放性骨折)。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只要受伤就有可能存在骨折,除非现场有紧急的危险,如房屋倒塌、燃气爆炸等情况,否则在确定排除骨折或者固定伤口之前,都不应该去移动伤员。
确定为骨折后,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
(1)固定伤口。最好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的上下两处,越过伤口,让骨折的部位不能再移动。这样,既能止痛,又能防止因为骨折断端的移位而损伤神经、血管。在震区,往往无法找到像医院一样的夹板,这时可以就地取材,用一些厚报纸、两把伞的骨架、扫把柄、硬纸板、树枝等坚硬具有固定伤口作用的物品,再用布条将伤口固定住,这样也可以达到给骨折部位上夹板的效果。如果实在无物可用,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受伤的下肢固定于健侧,这样也能起到固定作用。
(2)如果有出血的情形,就轻轻地加压止血。止血过程中尽量不要使骨折骨发生移位。出血量大者,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或者止血带止血的方法。但要注意,大量出血与骨折断端移位比较,前者更具有致命性。
(3)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清洗伤口,也不要往伤口上涂药,伤口表面有明显异物可以取掉,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轻轻盖在伤口上即可。对于开放性骨折暴露于体表外的骨头断端,千万不要将其推回去,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层,只要盖好就可以了。
(4)在没有固定之前,不要移动伤员。如果是自己骨折,一定要告诉身旁想帮助你的人,不要随便移动你,以免使骨折的情况更加恶化。
力所能及的自我救治完成后,应设法尽快与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以求获得进一步妥善的治疗。
19.地震后烧灼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常常会发生火灾、燃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因此,地震后,人群遭遇烧伤、灼伤也非常普遍。
不幸遇到火灾时,首先就是将身上的火扑灭,可以在地上打滚或盖上件大衣或棉被,或者直接用凉水对着火冲。
然后,用干净的凉水(自来水就可以)对伤处冲洗。凉水能迅速降低烧伤部位皮肤的温度,从而减少高温对皮肤的损害。
如果伤口起了水疱,甚至有变黑的情形,除了冲水外,不要往伤口上涂抹任何东西,否则可能会延误了医护人员处理伤口的最佳时机。也不要试图弄破水疱,否则不仅容易感染,而且影响后期皮肤愈合,严重者需要植皮。
20.地震后眼内异物的紧急处理
地震时房屋倒塌,会扬起很大的尘土,加之如果天气恶劣,常常会有沙粒、灰尘、煤屑等迷入眼内。
正确的处理:让受伤者侧着头,由他人轻轻掀起眼睑,用液体冲洗。用生理盐水或自制的浓度为0.9%的淡盐水冲洗最佳;有滋润作用的眼药水也可以;什么都没有就用凉开水。这样反复冲洗,异物便可被冲出。
错误的做法:
(1)用手使劲揉搓或用棉签蘸取(这样很容易划伤眼球表面)。
(2)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有酸度或碱度的液体冲洗(这样会造成感染或眼内灼伤)。
21.地震后脑震荡和颅骨骨折的紧急处理
脑震荡会有以下表现:
(1)事故后症状立即出现。
(2)外伤,例如流鼻血。
(3)出现失忆、神志不清或昏迷(不超过l5分钟)。
(4)呕吐。
(5)眩晕。
(6)头痛。
治疗:
(1)如果伤者失去知觉,让其以“昏迷姿势”躺向未受伤的一侧;其他情况下,上身抬高仰卧。保持安静!
(2)用干净的织物覆盖伤口。
(3)不断地检查呼吸和脉搏。
(4)可以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即安定)、止痛药或止吐药。
如果情况恶化(常常在短暂的好转之后),或是出现下列症状,就可能是颅骨骨折、颅底骨折或是脑出血,有生命危险!
恶化表现:
(1)持续呕吐。
(2)15分钟以上的昏迷或反复出现的昏迷。
(3)神志不清变得严重。
(4)瞳孔缩小、放大或双侧瞳孔大小不等。
(5)流鼻血或是清水样的液体,口、耳出血。
(6)出现瘫痪或痉挛。
(7)脉搏放慢,或急剧加快,或出现不规则的脉搏。
出现上述情况,初步护理可参照脑震荡的处理,但是,必须及时进行医疗抢救。如有可能,用救护车运送伤者。
22.如何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如果遇到身边的人由于重物砸伤或者原有心脏病等发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陷入了昏迷状态,一定要保持冷静。
首先,如果通讯信号没有中断,立即拨打l20求救,说清楚所在地址,简要叙述伤员情况。
其次,大声呼救,以争取到别人的帮忙。如果没有医生在场,可以先行急救,冷静地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伤员摆成仰卧位,背靠坚硬地板或垫上硬木板。
步骤二:清理呼吸道。将伤员口中的痰、异物等清除出来。
步骤三: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只手压迫伤者额头,另一只手向后上方提起伤者下颌使伤者头后仰,然后用放于前额的手夹闭伤者鼻子,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双唇包绕伤者嘴外缘,在密闭状态下用力吹入,频率为每5秒钟l次。
步骤四:胸外按压。选取胸骨上2/3与下l/3交点处为按压点,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压在前者上方,双手手指交错或平行重叠,手指翘起,两臂伸直,迅速垂直下压4~5厘米后立即放松,按压和松开时间为l:1,按压频率80~100次/分。
23.如何减轻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
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房屋。
五大类次生灾害
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或海啸等引起。
有毒物质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被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其他诱发性灾害:阻碍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继发性灾难,如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金融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瘫痪造成的灾害。
如何才能将地震后的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下面,针对两大类常见的次生灾害,了解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传染疾病:把好“病从口入”关。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消毒。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有人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颈部发硬等,应赶快找医生诊治。
水灾、火灾和有毒气体蔓延: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水灾、海啸、火灾也很可怕。地震后要远离海边、港口、大坝、水库等。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要严密监管。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抢修。应第一时间关掉气源,消除火源,不要使用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