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旅游 >> 康巴美景 >> 浏览文章

磨西小镇惹人醉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06日

海螺沟坚持“旅游+”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

水街夜色。

磨西老街。


       ◎海管局中心报道组

       张邦弟 李天兴 文/图

     “海螺沟磨西镇,真的很美,特别晚上灯光璀璨,夜景更加迷人。”来自成都的游客在逛磨西镇的夜景时感慨地说。“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是“藏彝走廊”、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上的繁华重镇,10月9日,磨西镇等41个被评为第二批四川省省级特色小城镇。

     近年来,磨西镇依托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六顶桂冠于一体的海螺沟景区,深入推进“旅游+”城镇发展战略,通过整体提升打造、综合施策管理、文化凸显特色、旅游引领发展等举措,磨西镇成功入选四川省重点培育的12个红色旅游特色小镇之一、四川全省旅游休闲特色小镇、国家级卫生镇。磨西镇现正按照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标准,优化城镇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积极打造国家级旅游特色小镇,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坚持整体提升 系统打造

      坚持高起点规划,“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美丽生态、协同发展、城乡一体”的理念,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阮仪三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磨西古镇保护规划》《磨西古镇风貌整治规划与设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坚持高质量打造,按照一次规划、一次完成、一次见效的建设要求,先后完成了磨西古镇整体提升、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系统打造、磨西镇创建国家级旅游特色小镇等项目,城镇和农村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风貌逐步统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开发,作为四川西部汉、藏、彝三民族文化最佳融合小镇的形态已凸显。坚持高标准提升,投入约4.5亿元,现正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项目,对民居风貌、旅游沿线绿化设施、镇区亮化、镇域人文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提升,项目完成后,城镇配套能力、承载能力、吸附能力必将显著提升,必将实现建筑成为景观、街区成为景点、城镇就是景区的建设目标。

       坚持综合施策精细管理

       突出管理重点,按照“七管齐下”(风貌改造、基础提升、违建拆除、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特色、亮化绿化美化)和“四态合一”(文态、形态、业态、生态)的要求,全面推进并实现风貌大提升、违建大拆除、设施大配套、文化大挖掘、产业大发展、景观大营造、环境大整治,城镇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得到合理布局,城乡面貌、旅游形象、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统筹管理队伍,坚持建管并重、建管同步,全面加强城镇综合执法队、环卫保洁队、园林养护队、城乡建设监管队伍“四支队伍”建设,初步实现城镇精细化管理。组建农民义务市场纠察队、“小红帽”志愿咨询服务队,对垃圾清运、食品安全、住宿接待、车辆停放、明码标价、产品规范等开展督查监督,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城镇提升共治理。出台“3+2+1”市场秩序管理制度(即:建立7天无条件退货制度、黑名单制度、假货3倍处罚三项制度,设立举报奖励、违规赔付两项基金,设置景区旅游市场从业准入制度一道门槛),引导镇区个体工商户依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镇区环境。创新管理方式,启动“圣洁甘孜?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注重集中规范整治,集中开展“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工地乱象、车辆乱停、污水乱排”等“六乱”专项整治行动,用疏堵结合方式,规范镇区临时摊位。注重行业自律体系建设,成立旅游发展商会,组建酒店业、土特产、副食品、餐饮等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内部管理,结合旅游发展编制《村规民约》,加大乡村治理力度,群众依规参与旅游服务。注重监督举报体系建设,探索成立旅游工商食药监管、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案件速裁庭等管理执法队伍,初步实现城乡管理向城乡治理转变。

      坚持挖掘文化凸显特色

      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在磨西镇碰撞交融,共生共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挖掘川西民俗建筑文化,立足汉藏彝民族习俗和川西民居建筑特色,坚持城乡规划与文化工作布局紧密衔接,将汉藏彝民族文化融入城乡建设中,成功打造海螺沟民族风情文化村,保护并传承了民俗文化,提升了城乡文化内涵,展示了城乡风格,突出了田园山水风光,塑造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挖掘餐饮文化。规范各旅游餐饮点,提升就餐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牦牛、土鸡、山羊等农畜本土盛产优势,打造出了贡嘎山全牦牛宴和海螺沟土鸡宴、山羊宴等“磨西十大必吃”藏区特色餐肴。挖掘红色文化。磨西镇是红军长征时期中央红军进入甘孜藏区的第一个镇,是中央红军大渡河战役的重要节点,打造提升了磨西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和磨西毛泽东铜雕像等红色教育基地,磨西毛泽东住地旧址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名录,长征精神、红色基因在此得到了弘扬和传承。挖掘宗教文化。改造提升了金花寺、观音寺等数座佛教寺庙和磨西天主教堂,宗教文化得到展示,宗教文化成为新的旅游文化产品。挖掘藏彝民俗文化。以国庆、春节等节庆平台,各族群众自发开展文艺表演,大众化的民俗文化得到挖掘和弘扬。

       坚持旅游产业引领发展

      镇区建设与海螺沟旅游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旅游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注重业态丰富,完善并丰富文化展示体验、特色住宿、温泉体验、日常配套等业态,建成海螺沟地质公园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馆等近10个文化展示体验区,建成1个准五星级温泉酒店,150余个精品酒店,3000余间特色民宿,同时完善银行、邮局、综合超市等日常生活配套设施。注重宣传提升,策划举办 “三大宣传活动”海螺沟“南国冰雪节”暨“海螺沟冰雪天使”选拔赛活动、“海螺沟景区开营30周年纪念活动”、2018贡嘎山(海螺沟)国际喊山节活动等系列活动,建立全民宣传营销体系,仅2018年上半年就先后5次在黄金时段登上央视,海螺沟、磨西镇影响力逐步提升,海螺沟景区2018年游客接待量有望突破200万人次。注重产品打造,探索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教育游等旅游产品,推出直升机低空观光旅游、热气球等新产品体验活动,深受游客青睐。注重城乡带动。按照“全域资源,全境打造,全面规划,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景区与村庄联动一体,统筹规划,根据镇村差异性,发展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业态,将每一个村落都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载体,各村已围绕旅游发展了特色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等产业,如柏秧坪村积极发展乡村亲子游,磨岗岭村积极发展彝家风俗体验游。注重人才引进。依靠干部管理人才、旅游经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四支队伍”,建成州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人才示范基地、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各1个,人才实训基地12个,刚性引进硕博和紧缺专业人员8人,柔性引进各类人才45人(其中院士2名)。

      




  • 上一篇:十一黄金周我在甘孜等你!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