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03日
“藏疆万里行”车队队员整装出发。
德格印经院。
深圳在大海之边,德格在高原之上,远隔千里,但在新时代,两地相亲相聚,早已没有距离。
6月28日,已平安回到深圳的深圳扶风骑行俱乐部“藏疆万里行”领队杨海涛给德格雀儿山宾馆打来电话,请雀儿山宾馆转达对德格人民的谢意。
一个电话,寥寥几句,却饱含深情。时光回流,在5月,深圳扶风骑行俱乐部“藏疆万里行”到达德格,短短时日,大美德格的旖旎风景让“藏疆万里行”流连忘返;款款浓情,大善德格的诚挚情愫让“藏疆万里行”难以忘怀。
◎德格县委中心报道组 曹秀英/文 龚自华/图
当好服务员让远方客人找到“高原之家”
5月26日晚8时,天色向晚,华灯初上。
机车轰鸣,一众“铁骑”风驰而至,他们身着统一的嫩绿色骑行服、英姿飒爽,引起众多行人侧目。这是深圳扶风骑行俱乐部“藏疆万里行”车队,他们由36辆摩托车、3辆汽车组成,风尘仆仆,阵势浩大。
深圳扶风骑行俱乐部是当地首家在民政局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摩托车骑行俱乐部,每月、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大大小小的各类骑行活动。此次“藏疆万里行”活动是该俱乐部,甚至是在全国所有骑行俱乐部中策划组织的一场规模最大、行程最长的一次骑行,计划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深圳出发,途经成都、拉萨、乌鲁木齐后再返回深圳,横贯10000公里,并通过俱乐部微信公众号、热搜等媒体平台同步更新骑行活动动态。
如此重大活动,正是宣传德格、让外界了解德格的好时机。当俱乐部后勤部在行程安排之初,与德格县雀儿山宾馆取得联系并达成初步订房协议时,宾馆便在车队到达前一周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待客来。
“您们好,欢迎到德格!”“来,我帮您拿行李,请随我这边来办理入住手续”“有没有高原反应,需不需要红景天口服液”……”忙碌有序的服务、温馨贴心的问候,让队员们倍感温暖,使其在短暂休整之余体会到了德格人民的热情好客。
“雀儿山宾馆清洁卫生情况非常棒,整个环境、设施配套也非常齐全,所有的工作人员专业、贴心,让人感觉非常舒适,有一种宾至如归、回到家的感觉。”车队领队杨海涛提到一个细节,他看到宾馆前台和客房里,都很醒目地摆放着当地的旅游宣传画册,内容涉及德格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宾馆服务员也会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推介和讲解,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了解了德格。
对德格的良好印象通过微信公众号、热搜等媒体平台迅速扩散,善地德格瞬间被了解被点赞“打call”。获得如此赞誉,折射出德格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卓有成效。“原来到我们宾馆住宿的游客大多是‘过境游’,只居住一天,占到入住率的80%左右,能居住三天以上的仅占10%。随着德格旅游的快速发展,近两年第二次、第三次专程到德格旅游的游客正在逐年增多。每年的3月至11月是德格旅游的旺季,游客入住率达70%,而淡季入住率也保持在30%左右。作为旅游中‘住’这一重要环节,我们以‘让客人回到家’为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让远方来客找到‘高原之家’。”雀儿山集团负责人古绒尼玛信心满满。
当好解说员让远方客人感受“善地之美”
在古木、烟墨与酥油相杂的浓浓暗香中,一行又一行经文从斑驳的经版和泛黄的纸张之间跃然而出。几百年来,忙碌的印经人将不朽的技艺一代代薪火相传,更将佛陀的智慧一页页在世间传扬。这就是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之称,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在娓娓道说中,德格印经院的“镜像”清晰映入“藏疆万里行”队员的脑海。
5月27日,德格县相关单位派出解说员,为“藏疆万里行”队员作专业解说。这座古老又神秘的“印刷厂”里所隐藏着的秘密,在生动地解说中一点一滴抽丝剥茧般展露出来。
重重叠叠的木刻印版,沉淀300年时光。当听说德格印经院现藏木刻印板32万块,是全世界藏文木刻印板保存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印经院,素有“刻版印刷的活化石”之誉时,“藏疆万里行”队员们连连赞叹藏民族的深厚文化。
2018年,作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德格印经院于去年8月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源评审后,正在对照创建指标,对景区及其周边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进行改善。截至目前,已投入30万元,完成印经院门禁安监系统的安装;投入200万元,对印经院外1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将新建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投入300万元,对印经院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重新打造沿印经院周边步游道,增设休息座椅、垃圾桶和标识标牌等,并多次邀请省级专家学者现场指导景区创4A工作,对标查漏补缺,力争今年实现4A景区挂牌。依托德格印经院文化品牌优势,正式启动了总投资3.5亿元德格县百村抱团发展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园区(善地康巴文化中心游览园区)建设。
“藏疆万里行”领队杨海涛感叹道:“一座印经院就可以让人流连数天,从这一个点就可以看出德格之大美,那是一种丰富之美、深层之美、文化之美。”
当好推广员让远方客人向往“康巴之魅”
德格旅游大发展,得益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建设,也得益于德格干群甘当“推广员”,对德格旅游的大力推荐。
当笔者在德格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局采访时,每一名干部职工都争先恐后地介绍,对德格旅游和康巴文化如数家珍——
近年来,乘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德格旅游业实现高层次、高速度、高质量发展,2016年共接待游客3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亿元;2017年共接待游客39.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744亿元;2018年计划接待游客51万,截止5月,已完成接待境内外游客13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3亿元,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德格县城及周边登记在册的各类酒店、宾馆、民居等共有69个,各类客房2300余间,床位3000余张。去年9月底雀儿山隧道贯通后,川藏公路北线成为进入西藏的“热线”,地处国道317线要塞的德格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前景广阔。
天予必取,时至当迎。德格按照“1616”重大发展举措和“1371”扶贫产业布局,重点针对县域内面积广、各景区景点分布分散、旅游线路不成熟、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症施策,对准旅游沿线、重要集镇的建设和提档升级,以“康巴文化中心旅游目的地”为统揽,展示康巴文化的无穷魅力,着力打造善地·康巴文化中心“博览”之旅、善地·青藏高原最美湖泊群“养心”之旅、善地·格萨尔王故里“寻访”之旅、善地·川藏第一险雀儿山“探险”之旅、善地·神奇南派藏医药“康养”之旅、善地·十八军进藏红色教育“体验”之旅六大旅游品牌。
“今年,我们在加快阿须格萨尔文化主题集镇建设的同时又投入了2000万元,用于阿须镇格萨尔展览馆布展工程和周边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竭力推动善地·大阿须格萨尔故里文化园区建设;投入2000万元,在麦宿手工艺之乡达马镇开工建设集展销、培训为一体的‘麦宿手工艺产业园区’,形成手工艺产业链,既提供技艺培训,又实现产品销售的规模化;在柯洛洞乡独木岭村,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集牧俗文化体验、博览及温泉康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牧俗风情体验园区项目正建设的如火如荼,预计年内完工……”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飞驰的汽车,一下刹不了车,大家说得兴奋,笔者听得入迷。
花开两朵,各说一枝,同样,“藏疆万里行”队伍也通过雀儿山宾馆工作人员之口了解了德格的旅游发展,但按照行程规划,“藏疆万里行”队伍必须在5月27日中午开拔,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他们无法充分去感受德格康巴文化的魅力,留下遗憾。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尽管不舍,但天下无不散筵席。杨海涛赠送了签有所有队员名字的俱乐部旗帜给雀儿山宾馆,代表对德格的感谢。他说:“时间虽短,但德格留存的印象是深刻的,与德格相遇是美好的。只是这次时间太短,仅有一天时间,未能细细品味德格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领略康巴文化之魅力会成为我们下一步的计划,相信,我们会再来德格、会常来德格。”
留下难忘的美好记忆,也留下遗憾的未了心愿。但无论是深圳还是德格都不愿让这种美中不足成为永久的遗憾。深圳,在大海之边;德格,在高原中心。山海相连,“高原”向“大海”发出邀请,“大海”向“高原”作出承诺。刚过一月不到,“大海”就思念“高原”了。你听,电话那头,杨海涛洪亮的声音——
“德格,我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