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9月18日
让老百姓捧上金饭碗
◎本网记者 陈斌 文/图
在青山绿树之间,一幢幢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中国最美的乡村”“中国最美藏寨”,这一项项荣誉不仅让甲居藏寨的旅游火了,也为这里的农家乐、乡村酒店带来了更多人气,让这里的村民腰包“鼓”起来了。
有客自远方来,村民忙里忙外喜笑颜开,游客左顾右盼喜出望外,不亦乐乎。来自浙江省杭州市某旅行社经理张莉赞道:“长期生活在喧嚣的城市,更向往高原的碧水蓝天。甲居藏寨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作为乡村旅游的典范,‘钱景’不可限量。
记者在“安卡儿民族庄园”看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不肯错过的是这里的乡愁。眼前的“安卡儿民族庄园”是一座藏式三层小楼,以嘉绒民居为主格调。从外观看,这栋三层小楼与村里其他农家小院没有多少差异,但仔细端详,其所有窗户大小、高低不一,透出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走进院内,这座藏式小楼的走廊外侧装着木栏杆,栏杆下面挂着蓝绿相间的布条,以及大院中央郁郁苍苍的盆景,让人美不胜收。
主人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农家小院呢?面对记者的疑惑,女主人达拥打开了话匣:“现在,州上正在全力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正是千载难逢的创业机会。因此,去年我们投入380万元,建了这座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嘉绒民居风格与德格民居风格相融合的农家院落,想让游客在生活细节中体验到我们藏区各种文化和谐交融的舒适感。”
为建好自家的庄园,达拥和丈夫更桥做了不少“功课”。达拥说,最初,她到家乡德格考察,准备修建一个融入多地特色的藏式民居。决心已定,资金是难题。他们向亲戚朋友东拼西筹,加上自家的积蓄,全都花在眼前这个庄园的建设上。
安卡儿民族庄园规模从小到大,资金投入也从少到多。“县上对甲居藏寨提档升级,不仅为村民们创业搭建了平台,也让自家的庄园成为这里乡村酒店的典范。”更桥说,今年年初,自家又投入40万元,建起了藏族服饰展示厅、唐卡展示厅和民俗馆,这些休闲体验项目深受游客喜爱。开业至今,游客越来越多,自家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食材全部来自村民们自己种的蔬菜、自家养的鸡、猪,是本地地道的乡味。这段时间是旅游旺季,今天来吃饭的游客有好几批呢!”时值中午,更桥一家忙碌而快乐。
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甲居藏寨的村民依托旅游产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桥告诉记者,他的“安卡儿民族庄园”有41个床位,靠旅游接待他家一年可收入70万元。“生意不错,收入增加了,村子变了。”
“如今大家都搞旅游接待,家家都富起来了,有规模大的接待户一年收入80万元,收入最少的也有好几万元呢!甲居藏寨景区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以前的百把元到如今的千元、万元,旅游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该县聂呷乡党委书记岳国军告诉记者,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热销。丹巴旅游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甲居藏寨的空前“利好”,只是丹巴全域旅游的全豹一斑。
“以政府为主导,引进市场主体,培育旅游要素,实现农旅、文旅融合,打造旅游精品。”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万明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丹巴县正集中力量加快中路、党岭等地旅游景区建设和甲居藏寨、梭坡古碉景区提档升级,以精品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景区开发、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我们以建设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旅融合,建立“康养+休闲,成都后花园”,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我们全力挖掘和传承嘉绒文化、东女文化和红色文化,实现文旅融合,推动丹巴全域旅游发展,让当地村民从旅游业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