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档案局提供资料 贺先枣 整理
从康定这地方建立城市开始,为了搞好市镇建设,康定市民一直在为市镇建设出力。这里有一份民国6年即公元1917年5月市民捐款修筑河东马路的名册,一份民国22年即1933年募捐名册,还有一份民国33年即1944年11月3日“康定县第四保马路募捐名册”和第五保募捐名册,这三份不同年代募捐名册,时间跨度近30年,由此我们得知,在解放以前,康定市民为市镇建设一直在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国初年,修城中道路,家家户户都出钱。就在民国22年即1933年的募捐名册都还可以看出,市镇建设还是从城中人户中募集,由保长签名的募捐名册还注明了所收钱款的去向,如用于石材备料、用于修阴沟,都很清楚。从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当年的康定县政府没有搞好市镇建设的财力,而无论是民国初年的“川边镇守使”还是后来的“西康省政府”也没有建设好康定城市镇的能力。但是,他们还是在发挥着组织、领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上个世纪的三十代后期及四十年代,当年康定的市镇建设中,康定的商会及其各商号和商业从事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份康定县秦姓知事写给“川边商务总会”姜姓总理的函件中要求:务必把收到的钱款数目、支出项目数目,支付何人、作何用途,等等详细说明,以便备查。有意思的是“第五保募捐名册”注明的是“修建马路戏票捐”,也就是说,由一些商号出钱,买了票请人看戏,通过演戏来集资,把演戏所筹资金用于了修建城里的街道。
今天的康定城,市镇建设已经走上了正轨,无论是新建、扩建还是维修,总在不断进行,康定城的市容也总是在不断变化,市镇建设已经被当成一项民生工作在对待。这个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说明的是,康定这个地方的地方财力与解放前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变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