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溜溜调
“康定溜溜调”是近百年来康定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所形成的、广泛流传于康定农牧民生产生活中,并世代传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因歌词衬词用“溜溜”二字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康定县炉城镇、雅拉乡、榆林乡、鱼通区、金汤区。由“康定溜溜调”中的“跑马溜溜的山上”为原型改编的《康定情歌》,已成为了蜚声中外、享誉世界的民歌。
顶毪衫歌
“顶毪衫”是产生并流传于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梭坡乡、岳扎乡及纳顶乡境内的一种集娱乐对歌为一体的、独特的古老求爱习俗。这种求爱的习俗,因其过程中以头顶一件宽大、厚重的毪衫为特征,故被俗称为“顶毪衫”。男女青年在顶毪衫时,唱的歌曲多为当地流传的民间情歌,曲调以自由散板为特征,歌词内容为倾诉爱意、祝福生活、赞美自然、嘲讽打趣等为主。
甘孜踢踏
踢踏舞,藏语称为“夏卓”,是集“词、琴、歌、舞、踏点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甘孜踢踏在保留了踢踏舞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将富有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惊人的体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奔放、粗犷的特色舞,被认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2004年,甘孜县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特色文化——藏族踢踏舞之乡”。
热巴舞
热巴舞是流行于藏区的一种以铃鼓为主,融歌舞,说唱、杂技、戏剧表演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艺。“热巴”最先是对民间歌舞艺人的称呼,后逐渐演变为歌舞名称。甘孜州以巴塘热巴舞最富特色。其粗犷的动作、奔放的情绪以及颇富技巧性的动作,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
疯 装 锅 庄
疯装锅庄,藏语叫“卓”,是流传于甘孜州乡城县的一种极为独特的民间歌舞,因舞蹈时妇女所穿服饰为“疯装”,故称为疯装锅庄。“疯装”服饰融合了唐朝宫女装、纳西女装和乡城土装的元素。与其他藏区服装相比,疯装的缝制样式奇特精细且非常考究,令人叫绝。
扎巴嘛呢舞
“扎坝嘛呢经舞”是流传于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区亚卓乡、下拖乡境内的一种边唱边跳的集体舞,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其动作古朴、豪迈,主要歌词以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弥哄”为主。据考证,此舞最初是在每年春耕时节,当地人用以祈祝五谷丰登,来年丰收的一种重要祭祀仪式,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丹 巴 锅 庄
丹巴锅庄是甘孜州丹巴县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之一。丹巴锅庄因地域不同和语言上的差别,主要分革什扎、巴底、二十四村及小金(区)等四大流派,但其基本风格是一致的,主要有纳顶的兔子锅庄和孔雀锅庄、三岔沟的豹子锅庄和打靶锅庄、巴底的鹿子锅庄等。其称谓也有所差别,中路、梭坡、纳顶称为“卓”,巴底称为“达尔嘎”,而革什扎一带则称为“恩鞠”。
酥油花制作技艺
酥油花是用纯净的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造成各种图案和造型。藏区各寺院中均可见到。在甘孜州境内,以道孚县灵雀寺的酥油花节最负盛名。作为承载藏族人民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重要载体,酥油花制作技艺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藏族民间车模技艺
藏族车模技艺是生产并流传于藏族民间的一种制作各类木制生活用具的特殊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甘孜州境内,以得荣县的车模技艺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得荣车模木制品有食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50余个品种。工艺独特、精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有不少产品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族手工艺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远销西藏、印度等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民 间 藏 酒 酿 造 技 艺
早在几千年以前,藏族人民就学会了酿酒,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发展和继承了传统酿酒技艺。藏区各地藏酒酿制的技艺基本相同,但因藏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气候、饮食习俗等不同,酒的酿造制作过程各有特点。甘孜州丹巴咂酒在饮用时最具特色,人们把坛子里的“酒泡”盛入锅、盆、钵等器皿内,兑入凉开水,插上麦秆吸饮。
康巴藏族服饰配饰制作工艺
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康巴大地先后繁衍生息着苏毗、附国、党项、东女国、吐谷浑等邦国或部落联盟。这些邦国或部落联盟的服饰佩戴各有特色。唐代吐蕃东渐,生活在康巴腹心的甘孜州人上承远古先人遗风,将本地土著文化与吐蕃文化交融,衍生出了独领风骚的康巴服饰文化。按地域的不同,甘孜州服饰大体可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男农区服饰、牧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等,其制作工艺独到而精湛。
藏 族 成 人 仪 式
在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和梭坡乡及岳扎乡纳顶境内,至今流传着被称为“几萨”(汉语意为“穿成年新装”)的女性成年礼仪。这一仪式是充分体现嘉绒藏族关注后辈、尊重女性的一种民间习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显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母系氏族社会文化的基因。
新龙藏历“十三”节
藏历“十三”节是我国藏区唯一仅存的、在甘孜州新龙县独特的文化空间中保存下来的藏族古老的年节习俗。在整个年节活动中,集多元祭祀对象和民间娱乐活动为一体,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丰富多彩性和鲜明的地域性突显,并以活态形式延续到今天,是观察和研究民族特殊年节习俗的“活化石”标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赛马节(会)
赛马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在藏族的节日民俗活动中,赛马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享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甘孜州理塘县,地势辽阔,水草丰美,全县24个乡(镇)皆有赛马会。尤其是“八一”国际赛马会,以其恢宏的气势,众多的比赛项目,惊险刺激的场面堪称藏区之最。2005年理塘县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马术之乡”。
康定“四月八”转山会
“四月八”转山会是康定特有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佛主释迦牟尼的诞辰日。这天,九龙喷圣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浴佛节”。佛教信徒认为在此月内做善事一件,颂佛一声,可得十万倍之功德。所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康定城的信徒们携经幡、转经筒、法号、柏枝等敬佛之物,口诵佛号,按一定的线路转山(藏语称“八角”),以纪念佛祖诞辰。转山结束后,邻里亲友集于金刚寺、南无寺、跑马山的草坝和丛林中,搭起帐篷,踏春畅游。
山岩帕措习俗
甘孜州白玉县境内的山岩因其独一无二的原始父系氏族社会遗存而出名。山岩的父系氏族社会以其独特的氏族组织“帕措”(亦称“戈巴”)的形式存在。“帕措”意为父系群体或父系制氏族部落,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下,为了维护氏族部落自身的利益,以父系为纽带延续而形成的一种父系氏族部落群体。。其文化习俗表现在民居建筑、民间歌舞、丧葬习俗、图腾崇拜等方面。
雅砻江河谷藏族母系氏族习俗
作为康巴藏族中的一个重要支系,在甘孜州道孚、雅江两县结合部、鲜水河大峡谷沿岸一带生活的“扎坝人”,一直沿袭着走婚(俗称“爬墙子“)的习俗。传统的走婚使扎坝人至今保留着母系时代的遗迹,具有鲜明的母系文化特征。同时,扎坝人有自己的“扎坝话”;在信奉黄教的同时,盛行“白石崇拜“;在生活方面还有被称着“扎坝一绝”的“臭猪肉”及独特的“岩葬”习俗。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最热烈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它是按藏族特有的历法推算出来的,基本上与我们现在的农历相同。因藏族人民笃信藏传佛教,整个年节活动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因而使藏历年与其他民族传统节日有较大区别,娱人供神、庆祝祈祷等意义更为显著。
灯笼卓钦
“灯笼卓钦”是流传于甘孜州白玉县灯笼乡及德格县麦宿乡一带的藏族民间传统锅庄。“卓钦”意即“大锅庄”,白玉县境内称“灯笼卓钦”,德格县境内称“德格卓钦”。其舞蹈风格、表演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是藏区历史上土司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风土民情和生活景象的生动载体。
藏族药泥面具制作技艺
面具制作是在藏民族独特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下来的、以宗教文化内容为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艺术风格的一门古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其中以甘孜州新龙县的药泥藏式面具最为独特和精美。传统新龙药泥藏式面具产品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具有不腐烂、不污染、不脱色、携带方便的特点。新龙药泥藏式面具中的“莲花金刚面具”、“骑狮护法神面具”、“黑色披风避邪法神面具”三种药泥藏式面具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
阿古登巴的故事
阿古登巴的故事是流传在青藏高原上的民间口头文学。阿古登巴是个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滑稽、幽默,而又有聪明智慧。《阿古登巴的故事》在藏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表现力。藏族人民常常喜欢把他们当中的一些风趣而正直的人,或者是很能讲阿古登巴的故事的人叫作“阿古登巴”。
劳动歌曲
泛指人们在各种劳动场合所唱的歌曲。甘孜州德格县藏族劳动歌曲形式多样,有打墙歌、放牧歌、挤奶歌、挖土歌、骑马歌、背柴歌、打猎歌、割草歌、耕地歌、割青稞歌、打青稞歌等。其曲调风格多种多样,各有特色。
牧区皮革加工技艺
牧区皮革加工技艺源于牧区生产生活。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甘孜州色达牧区的皮革加工技艺已经非常成熟,牧民们通过削皮、揉制、上油、定形、制件等多种工序,把动物皮革加工成为皮火筒、鞍鞯、坐垫、皮绳、衣服、围带、顶针、皮口袋等许许多多的生活必需品。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
德沙旋木技艺
德沙旋木技艺是一种流传于甘孜州稻城县德沙村的、采用纯手工制作藏式酥油茶碗、藏式酒杯、酥油盒、糌粑盒、吉祥八宝物、木制花瓶、木制手镯、木盘等生活器具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精致细腻、实用美观的特点。
麦宿塑像制作技艺
麦宿塑像制作技艺是流传于甘孜州德格县普马乡绒达村一带。在麦宿传统木雕基础上再按其特殊流程进行加工制作的民间手工艺。其塑像光洁逼真,极富观赏性。
伸臂桥建造技艺
在甘孜州新龙县境内,形式独特的伸臂桥堪称一绝。整齐美观的石片桥亭、古朴简练的桥孔圆弧;桥墩高大、厚重、墩实;桥身轻盈、舒展、飘逸。其建造既运用了藏式架桥的工艺,又吸取了汉族建筑中斗拱的力学原理。风格千姿百态,式样独具特色,是藏族地区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新龙民居建造技艺
新龙民居除了具有康巴藏式民居的共同特性之外,还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韵味。在取材上,新龙民居以原木、泥土和岩石为主, “崩科”、石板藏寨、复合型民居,形式各异,古朴厚重。清爽亮丽的厨房水柜、千姿百态的房屋窗花,展现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信仰与传统。
拉日马玛尼雕刻技艺
以新龙县拉日玛乡为代表的玛尼石刻采用新龙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包括采选石料、构图、刻制、上色等工序。表现手法与题材内容丰富多彩,雕刻布局随形就势、信手发挥、拙朴生动,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风靡藏区。???
巴塘歌卦
巴塘歌卦是流行于甘孜州巴塘县的一种以唱为主的算卦娱乐游戏习俗。集诗、词、唱于一体,诗词内容押韵,朗朗上口,是当地人民群众情感交流,和谐相处的一种民俗活动,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郎卡杰唐卡绘画技艺
甘孜州炉霍县寿宁寺是藏族唐卡绘画“噶孜画派”的四大绘画基地之一。其杰出代表郎卡杰与其弟子从其他艺术流派和汉画、西画中吸收营养,极大地丰富了噶孜画派的表现技巧和审美内涵,将噶孜画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藏族美术新风。其画风工细流丽,风格清新,在整个藏区独领风骚。2008年,炉霍县被国家文化部了授予“中国民间唐卡艺术之乡”的称号。
麦宿土陶制作技艺
麦宿土陶制作技艺是指流传于甘孜州德格县上麦宿普马乡绒达村一带,以当地一种特殊的蓝黑土和一种藏语叫“色多”的石头(中译为金矿石)为原料,制作藏式火盆、、酥油茶壶、土陶罐等生活用品与工艺品的传统手工技艺。麦宿土陶制品具有优化水质、增进口感、治疗胃病等功效。
木雅石砌技艺
石砌是藏民族原始而古老的一种建筑方式。分布于甘孜州雅江县的木雅古砌技艺不仅延续了石头文化的内在魅力,同时也记录了这种特殊建筑其复杂的砌碉程序和完美的造型结构。其工程之细腻,手艺之巧妙,造型之雄伟,建筑之牢固,无不令人叹为观之
骨笛
骨笛是用动物骨头制作的一种乐器,一般用鹰翅骨和腿骨所制,也叫鹰骨笛。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多用于宗教仪式及日常生活生产中,是藏族人民特别是牧民十分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夏季牧场上常能听见这种笛声。
德格木雕制作技艺
甘孜州德格县麦宿传统木雕主要采用檀香木、白树、桦树木、衫木等。制作时,雕刻师先要将所雕刻的图形画在选好的木板上,再运用70多种大小不等的雕刻木刀按照图形进行雕刻,最后上色。麦宿木雕从雕刻技法上可分为混雕、剔地雕、线雕、透空雕、贴雕等;从应用范围上,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工艺品雕刻。
树葬习俗
“树葬”是白玉三岩地区的一种特殊葬俗,也是白玉三岩戈巴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三岩戈巴”习俗认为,凡年未满虚岁13岁的人都不能算是成人,不是成人的人去世后,只能采用“树葬”方式。“树葬”地点选择非常严格。选好树葬地点后,把棺箱挂在树枝上,或者放在树杈上,据说这种做法可以防止下一个孩子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