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荆州归来多感慨(下)

甘孜日报    2024年07月16日

◎楚江舒

从武汉启程,沿G318线迅疾驶来,经过仙桃和潜江,在荆州爬上古城墙,碧绿的护城河环流在城墙下,滋润得这座千年古城更加繁华。

站在荆州城墙之上,遥抚古代巨匠的传世作品,李白的千古绝唱油然而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同的是1200多年前的李白走的是长江水路,如今我们走的是公路G318线,一样的是千里江陵,如今的荆州江陵就在眼前。同时,荆州江陵于我还有更多的情愫,父辈的乡土情节、游子的思乡情怀……

到荆州,张居正故居是必游之地。其故居位于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地处荆州旅游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游客进出古城的必经之地。这是条由来已久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

张居正,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荆州),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十多年前,曾经在酷寒之地,遥想起父辈当年的艰难,以及远走他乡的经历,用非常青涩的文笔写下了一篇名为《遥想江陵》的小散文。文中有两条线索,明线就是荆州江陵,暗线则是被誉为张江陵的张居正。

小散文中写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经常在想,如果有魂灵的话,父亲的魂灵定会沿大渡河而下,直入长江,飞流直下,过三峡,返回他生前日夜思念的故乡——江陵,那是个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江边小城。那里是生养他,也是让他无限眷念和心碎的地方。”

缘于父亲,一直以来对江陵都十分向往。对于江陵,可以说是十分熟悉,又十分陌生。熟悉的是,在“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梦境里和书画中对江陵情有独钟,心里和梦中无数次的拜访过这座千年古城。同时,还缘于一位友人赠阅的,熊召政先生的4卷本小说《张居正》。通过这本书,尤其是通过被誉为“张江陵”的明朝首辅张居正这位人物使自己加深了对江陵的印象。

正是在明王朝陷入深重危机、财政入不敷出、流民四处闹事、政治腐败不堪的情况下,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发挥其不世出之奇才,创造性地进行了伟大的政治运动。任职期间,张居正竭力推行改革,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开创了万历新气象,明朝迎来了新的生机。张居正无愧于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称号,堪称国家之栋梁,民族之骄傲。书中介绍的张居正 “用循吏,弃清流” 的用人之道尤其让人深思。

开创万历新政的张居正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极致。但繁华过后总是孤寂。张居正的十年新政,其重点在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这一文官制度受各种环境之累,做事缺乏条理。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至抗拒横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犹可利用权势压制他的批评者,可是一旦身故,他的心血事业也随之付诸流水。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付之东流。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最好归宿,但父亲却没能够如愿。成人之后,我选择了只身前往远隔千里的高寒牧区,远在雪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自己对鱼米之乡荆州江陵更多了几分向往。

沿着护城河徐徐走到古城东大门前,可见“此生必驾318”荆州站的铭牌。由此可见,G318线不愧为国民公路。顺着城门,鱼贯而入,向前不远处的左侧就是张居正故居。故居占地10余亩,为仿明代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建筑格局,院内有明神宗御书楼名的“捧日楼”“纯忠堂”,有后人咏颂江陵的诗词碑刻。由于历史原因,真正的张居正故居毁于战乱。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荆州市重建了这处张居正故居。重建的张居正故居将以他生前居住的老屋为原型,属于明清时期四合院、小花园风格,突出反映故居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还原历史建筑景观,展示张居正生平史迹文化。新落成的张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南门广场等景观。还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鉴于其生前功绩卓著,墓筑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镌刻有“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游于院内既能了解张居正的传奇人生,凭吊其丰功伟绩;又能饱览南国古典园林的无限秀色,恍如置身世外桃园,令人流连忘返。

还是十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经过十年艰难的新政建设,明朝终于迎来了国富兵强、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在国家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张居正的声望和地位也达到了人臣的顶峰,但随着万历帝逐渐长大,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越来越强烈的权力掌控欲,不再习惯于听任张居正(及李太后、冯保)铁三角的钳制,加之后来发生的“废帝风波”,内心已与师相张居正产生隔阂,最终在张居正死后大举实施清算,所有与张居正有关的人无不下场悲惨,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砰然倒塌。

从隆庆六年北京城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到万历十一年六月二十骤雨过后的黄昏,跟随着张居正的脚步,我们仿佛也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多年前,在拜读熊召政先生的代表作《张居正》时,收获颇丰。这部长篇小说获得过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对张居正的一生可用“十年摄政宰执天下,一朝星陨万古悲风”来概括。万历十一年,大明皇帝下旨查抄上柱国、太师、原内阁首辅张居正府邸。荆州知府揣测上意,将张家老少百十口人全部赶出张大学士府,羁押在张家老屋之中,并钉死大门。钦差赶到之前,因为六天六夜没有水粮,生生饿死、渴死张家十七人,包括三个婴儿。此时,距离张居正去世仅一年。

以人为鉴,可明过失。熊召政对湖北同乡张居正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他写的《张居正》煌煌一百五十万字,分为《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四部,全景式展现了明朝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的十年艰苦而辉煌的峥嵘岁月。全书气势雄浑,苍郁悲壮,特别是书中对张居正、李太后、冯保、万历帝朱翊钧、高拱、玉娘、金学曾等诸多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再现了一代揆宰波澜壮阔的秉国生涯,极具历史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让人感慨。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一部好书,往往能让人拨云见日、明辨是非、传道解惑,尤其是能与人生经历勘合,时时给人以顿悟和提升。一部好书,能让人参透难参之事,破解难解之题,真的读进去了,可以宽眼界,通心气,让人有获得感。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在未得志前,连吃饭也成问题,他的书房有一副自撰对联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上联让人不由得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颇有几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感。下联则表示读万卷书向古人学习的志向,如能在书中与圣贤神交,也算不枉此生。金庸先生曾经称赞熊召政的《张居正》,说“这部历史小说对明万历年间的官制、社会生活等考证得很详细”。《张居正》这部书,人情练达,洞明世事,可谓是写透了张居正所处的明朝官场与人心的一部好书。

“读书非为科名计”。左宗棠在家书中反对科名求仕,极力倡导“耕读为本,自立自强”,要求子孙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凭真才实学,靠技艺吃饭,以实学实行造福大众。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为左氏家庙题写门联:“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同年夏天,左宗棠之子孝威、孝宽等四兄弟请求父亲给予家训,左宗棠又作一联相赠:“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两副对联明白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保持农家子弟本分,勤耕田,读好书。

正所谓“人生不得已之事十之八九”。世上许多不平之忿,郁结之气,只因人们自己未摸到那道门槛,等到某天入了门,自然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对于胸中块垒,亦能淡泊处之,于疾风骤雨中寻得心灵安居之所。当然想要入门,需要某种机缘或牵引,而《张居正》这部书,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味药引,服之可令人耳目清明,心宽体胖。这部书,着实值得多读几遍,正着读,倒着读,顺着读,反着读,多咂摸咂摸题外之意,多思量思量弦外之音,如果本身曾遇到过职场陷阱,人情诡计,风波反覆,朋党倾轧,相信更能从中悟出不少真知灼见的硬道理。这也让人想起王阳明临终前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名言。意思是我一生做到了内心光明,这就够了,没有任何遗憾。内心光明的人,能够烛照世界。内心光明,世界也一片光明、一片生机。这境界就如他在一首诗里写的那样:

中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这也说明人生在世,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据说,王阳明带兵打仗无往不胜,秘诀就是三个字“不动心”。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王阳明还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熊召政先生笔下的张居正,有着政治家的审时度势和战略预判,更有改革家的强悍铁腕和胸襟气魄。在《张居正》中,张居正曾充满深情的对同僚说:“为天下的长治久安,为富国强兵的实现,仆将以至诚至公之心,励精图治推行改革,纵刀山火海,仆置之度外,虽万死而不辞!”

张居正的大无畏担当精神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贯穿其一生。后来,左宗棠教育子孙要不惧难忧、胸怀天下时,对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也作了强调:“子弟欲其成人,总要从寒苦艰难中做起,多酝酿一代多延久一代也。”“任人所不能任,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

金庸先生对张居正评价极高,他曾在《袁崇焕评传》中说“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在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那时候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中国的时候无不钦慕向往”。

张居正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乃至几千年封建帝制史上屈指可数的改革家和中兴名臣。“落日千山风浩荡,金戈铁马楚狂人”,从商鞅,到李泌,再到范仲淹、王安石、曾国藩,一代代良相重臣极少有全身而退者。历史,就是因为有这一代代敢于拼命硬干的人,敢于舍身求法的人,才饱经忧患却遇挫愈勇,才在污浊泥淖中生生不息,最终走向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复兴。

荆州江陵既是一片物产富饶的土地,水土肥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更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之地,各种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交相辉映,可谓人杰地灵,是历代名人景仰的地方。西晋羊祜取鹤教舞,清朝太守铸牛镇江,在此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民俗文化;铁牛矶、抗战纪念园底蕴深厚,龙渊湖、内荆河风景迷人,松鹤堂、仙鹤楼历史悠久;沙岗镇红军街至今仍保存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西特别委员会旧址、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旧址等十多处文物;贺龙、周逸群等革命前辈曾在此留下战斗足迹,从这里走出了贺彪、谭友林两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沿着国民公路G318线,我这位诞生在G318线路边的游子,想不到的是可以沿着G318线回到荆州江陵,这是一个让无数人景仰之地,是生养我的父亲的地方。日月经天、万象更新,现在的荆州古城是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不信,请看那足踏火轮、昂首腾飞的金凤,无疑就是传统文化与时代文明交相融汇的最好象征。

千秋功过荆州名,

万历新政江陵闻。

落日千山风浩荡,

明月河畔楚后人。


  • 上一篇:越走越荒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