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藏戏是一朵雪域高原特产的奇葩,是藏民族在人类生存极限之地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是藏民族最典型的文化表达方式。藏戏有着悠久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其如活化石一样的身份,综合地保存了藏文化丰富多姿的文化传统。将藏、汉戏曲进行平等对话,能更清晰地展示雪域高原古老文化的独特价值。曾在康巴高原工作生活的谢真元女士,以对藏文化、藏戏的热爱,第一次将藏、汉戏曲文化置于同一平台进行平等对话。通过对藏、汉戏曲文化进行比较,寻找、提炼、总结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艺术特质的异同。探讨它们各自的特殊性,从而有力论证了其独立存在的美学价值。谢真元女士的著作《藏戏文化与汉民族戏曲文化之比较研究》对探索藏、汉戏曲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确证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的血肉相连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佐证。该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拓荒意义。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邀请谢真元女士以及对藏戏颇有了解的郭昌平先生、甘孜日报社记者谢辉从多角度介绍藏戏的特点以及《藏戏文化与汉民族戏曲文化之比较研究》一书的意义,让藏戏这一古老的艺术被更多读者所知晓。
色达新编藏戏。
■ 谢真元
学术专著《藏戏文化与汉民族戏曲文化之比较研究》在2012年2月由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著作填补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空白,曾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是藏汉戏曲比较研究的拓荒之作。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完成这一课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笔者与甘孜州的不解缘份。
在甘孜与藏戏结缘
谢真元女士。
1966年夏,笔者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时逢“文革”爆发,全国大学分配方案全部作废,所有大学生留校参加“文革”,直到1968年底才开始重新分配。由于家庭出身和派性原因,笔者被发配到风雪高原——甘孜州。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甘孜州理塘县海子山下的康呷草原当过军垦战士,曾在甘孜县拖坝、生康等公社小学、甘孜县民族中学、甘孜县民族师范执教;曾在甘孜县文教局工作;后来调到康定甘孜州教师进修学校执教3年。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巍巍雪山脚下、浩浩雅砻江畔、康定情歌城,笔者工作生活了16年之久,结交了许多藏族朋友,至今仍与他们保持着密切联系。在雪域高原度过的16年艰辛岁月,使笔者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被藏族文化深深吸引,对古老神奇的藏戏和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尤为喜爱,对藏传佛教、藏区民俗风情倍感兴趣。
记得第一次邂逅藏戏大约是在1969年1月15日。一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毕业生聚集在康定,几天后被装进4辆解放牌货车车厢,在纷飞的大雪中开往理塘。在理塘兵站住了一宿又开往康呷草原,笔者将在那里的解放军0074部队当一名军垦战士,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当时气温已是零下20多度,穿着单薄的我们早已冻得腿脚麻木。经过康呷区政府所在地,大家下车吃饭休息。雪早已停了,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但见小学前面的大坝子围了一圈帐篷,藏族老乡围坐在篝火旁,喝着酥油茶、青稞酒,兴致盎然地观看着各种表演。只见几位戴着面具的演员在表演,旁边一位40多岁的汉族小学老师告诉笔者那是藏戏,以往藏区逢年过节都要演藏戏,“文革”以后已经禁演了,不知今天为何敢演唱,演的是藏民最崇拜的英雄格萨尔。从小爱好戏曲的我,被这场面所吸引,演出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军垦结束后,笔者被分配到甘孜县,在那里结识了当时二完小校长丹真扎巴。得知他参与过《格萨尔王传》藏译汉的工作,便向他了解这部史诗的内容。当时这部书已成禁书,丹真扎巴也因此事受到过批判。大家熟悉后,他将珍藏的一卷译本借给了笔者,内容是格萨尔赛马称王。1975年,笔者调到县文教局,局长便是丹真扎巴;笔者经常随他到区乡小学检查工作,闲暇时从他那里知道了许多有关格萨尔、藏戏、藏传佛教、藏族民间信仰等等知识。他还带笔者在生康、绒坝岔等地听说唱格萨尔,还特意组织耍坝子,邀请水平颇高的向巴、多吉老师前来说唱格萨尔,并为笔者担任翻译。1986年底,在重庆得知他病逝的噩耗,不禁潸然泪下,心中万分悲痛,笔者失去了一位最好的藏族朋友!
在甘孜县笔者只看过一次藏戏。记得是1974年夏天,一个庆祝活动在斯俄乡飞机场草坪举行,在革命歌舞表演中穿插了几折藏戏小片段。1979年以后藏戏开禁了,1981年暑假受学生邀请去德格,在那里观看了藏戏《六长寿》,得到了一些藏戏资料,拍摄了一些藏戏面具。
1981年8月,笔者调到康定甘孜州教师进修学校,结识了州歌舞团的顾占元等老师,得以经常去观看藏族的歌舞表演。那年春节,顾老师通知笔者去看藏戏调演,记得看的是《智美更登》和《卓玛桑姆》,可以说这是笔者第一次对藏戏较完整的观赏。当时,笔者被藏戏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深深震撼。
重回康巴研究藏戏
1984年9月,笔者调到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后来担任古代戏曲、小说的研究生导师。每逢参加全国戏曲研究活动,笔者都会谈到藏戏。但是,大家只知道享誉全球的《康定情歌》,却很少有人知晓更具藏民族特色的古老而神奇的藏戏。于是,笔者萌生出一种想法,一定要将藏戏介绍给汉族学者。1986年,在乌鲁木齐参加戏曲学术会,笔者结识了山西大学青年教师姚宝瑄,他在新疆社科院工作过好几年,对民族文化、戏剧很感兴趣,他希望能跟笔者去甘孜州考察藏戏。于是1987年暑假,笔者和姚宝瑄便到了康定。岳小峰、岳英全家及其父母热情接待了笔者和姚宝瑄。安排食宿,提供考察对象,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谢真元女士的专著《藏戏文化与汉族曲文化之比较研究》。
在康定,笔者和姚宝瑄拜访了群艺馆副馆长文光裕先生,会见了女作家陈圣民,她送给笔者她编写的《新编藏戏》,包括《琼达和布秋》《尼玛和达娃》《森更寻宝记》。笔者和姚宝瑄还拜访了梅俊怀老师,梅老师六十开外了,毫无保留地拿出他手中的资料及德格藏戏录像和录音磁带。得知甘孜县杨明清老师调到康定县文教局,专管藏戏,笔者异常高兴。杨老师十分热情,让笔者和姚宝瑄观看了甘孜县藏戏团演出的《顿月顿珠》的录像,并且作了解说。他曾与郭昌平老师创作了新藏戏《佛海赤子》,笔者和姚宝瑄与他探讨了不少关于藏戏创作的问题。之后,又几次向杨老师请教藏戏演出的一些细节,杨老师还提供了甘孜州《藏戏志》的初稿。笔者和姚宝瑄通过丹真扎巴的女儿拥珍、笔者的学生周冬秀、康定中学原副校长老同学曾永全等人的帮助,观看了德格藏戏团1986年5月录制的三部藏戏:《洛桑王子》《狮王夏洛巴》《六长寿》。岳小峰的老丈人原州纪委王书记,请笔者和姚宝瑄到他家吃饺子;笔者请他帮忙联系州政协活佛谈谈藏戏导演及观众审美心理等问题。老爷子欣然同意,介绍了居里活佛、格桑活佛、精通藏戏的邓珠拉姆老师见面座谈。邓珠拉姆老师当年已经71岁了,十分健谈,令人钦佩,她不仅在藏文班授课,同时兼作《格萨尔王传》和藏戏剧本的翻译,她也送给笔者一些藏戏资料。恰逢向巴昂旺活佛从北京回到康定休假,周冬秀与邓珠拉姆老师陪笔者和姚宝瑄去拜访他,并且作翻译。向巴活佛60多岁了,是甘孜县人,民改时到了印度,前几年回国定居任甘孜县政协主席,后来受班禅活佛之邀去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任教,该佛学院由班禅亲自挂帅当院长。来到向巴活佛在康定的居所,看见藏桌上放着糖果、水果等,藏桌后面是活佛的坐垫,铺着红色藏毯;对面一长沙发,左边一铺着高贵藏毯的藏床,右边桌上放一部20英寸彩电。冬秀与活佛很熟,经她引荐,活佛对笔者一行分外热情。听说笔者一行在研究藏戏,他特别高兴。原来向巴活佛对藏戏情有独钟,他在甘孜曾担任藏戏团团长,亲任《邓月邓珠》的导演,演邓珠的小演员土登就是他身边的通讯员,小伙子帅气、机灵,负责照顾向巴活佛的生活起居。土登给笔者一行盛酥油茶,腼腆地笑着。笔者一行与向巴活佛聊了3个多小时,从印度戏剧到藏戏,从藏戏的编导到化妆表演,以及藏戏今后发展存在的问题等等。向巴活佛说,他目前正在学音乐,准备自己创作藏戏及藏戏戏剧音乐,不知他这一愿望是否实现。告别之前,他留下了北京佛学院的地址,希望以后去北京相聚。
在康定,笔者一行还拜访了甘孜州《藏戏志》副主编张世勋老师,张老师借了一盒磁带给笔者,全是藏戏音乐,笔者一行与张老师一直聊到晚上十二点半,大家都觉如遇知音。在康定和小峰一家去跑马山耍坝子,到二道桥泡温泉,真是其乐无比。本来笔者一行计划安排好去道孚、甘孜、德格观看藏戏,但因姚宝瑄高山反应而作罢。根据考察所得资料,我们完成了论文《藏戏:东方戏剧的活化石》,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1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在康定考察近半月,得到不少资料。此后,又得到尹玲老师、我重庆师大的藏族学生曲梅、原德格文教局长付国华等人为我收集的部分资料。虽然这些资料大部分是感性的、零散的,但对藏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来姚宝瑄因工作繁忙退出了藏戏研究,他创作的话剧《立秋》,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并代表中国参加BESETO(中韩日)国际戏剧节,2009年被文化部列为国家优秀保留剧目。因此,后来笔者一人独立承担了此课题的研究,在学术核心期刊发表了不少有关藏戏与《格萨尔王传》的研究论文,2001年6月10日《重庆晚报》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刊登了笔者的文章《藏戏:魅力无可抗拒》,引起了较大反响。2005年该课题申报国家社科西部项目获得成功,于是有了这部40万字著作的问世。
回首往事,并非过眼云烟。去年7月,笔者曾重返康定,尽管康定早已别是一番景象,但是那些曾经帮助支持过笔者的领导、老师、朋友、学生,依然历历在目,令人终生难以忘怀。今天有幸借《甘孜日报》一角,在此对他们致以深深地感谢,而笔者能够回报大家的只有这部著作。上述文中的一些人可能已经离开甘孜州或者已经离开人世,但是笔者深信,他们为甘孜州的文化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将会永远隽刻在高原的额头上。
笔者对藏戏的理解
下面对该著作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本论著研究的对象是藏戏文化与汉族戏曲文化的比较,其研究的界域仅限于传统藏戏文化与传统汉族戏曲,至于藏、汉戏曲的各地方剧种不在研究之列。
目前国内外尚无藏戏文化与汉族戏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本课题将藏、汉戏曲文化置于同一平台进行平等对话,提出藏戏与汉民族戏曲属于并列关系,他们都从属于中国戏曲,是中国戏曲的子系统。这一观点,符合目前学术界“建立和确定中华多民族的文学史观”的学术理念。
本著作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藏、汉戏曲文化进行比较,寻找、提炼、总结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艺术特质的异同。特别是要研究其各自的特殊性,找到其独立存在的美学价值。对藏、汉戏曲进行双向考察,探索藏、汉戏曲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进而确证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的血肉相连的关系,为中华戏曲艺术发展史提供起源与发展阶段的科学佐证。 为此,本著作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一、藏、汉戏曲文化源流之比较
本论著认为,首先要厘清两个民族戏曲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方能对它们各自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对比考察。尽管汉民族戏曲的起源及戏曲史的研究歧异纷呈,但其脉络大体清晰。然而,有关藏戏之起源、发展和成熟的历史的梳理,可以说是一片洪荒。因此,本论著着力梳理出了藏戏起源、形成和发展“史”的脉络,论证了藏戏属多元起源,即藏区民间的歌舞、诗史、说唱艺术,以及早期的“羌姆”,均是孕育它的源头之一,都从不同方面对藏戏的形成产生过影响。印度戏剧和汉族戏曲也在不同程度上对藏戏的形成产生过影响。然后着重探讨了藏、汉戏曲起源、形成的相似和相异之处。并得出如下结论:
1、从形成时间来看,藏、汉戏曲都形成于封建社会业已充分发展的时期;而且,都经历了漫长的孕育阶段,与世界上另两大戏剧——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相比,都属于晚出。
2、藏、汉戏曲同是多元文化的产物。汉、藏戏曲都是融唱、念、做、打为一体的高度综合艺术,它们的形成难有定时性而只有历时性,它们的起源没有唯一性而只有多元性。
3、汉、藏戏曲的创生与宗教仪式。宗教仪式是汉、藏戏曲文化多元血统中的一元,只不过藏戏的创生起源吸收宗教仪式的成分更多,与宗教的关系更为密切。对汉族戏曲文化创生起源影响最大的宗教仪式,首推傩祭之仪。对藏戏的创生起源影响最大的宗教仪式,是宗教乐舞“羌姆”,也即是汉语中的“傩舞”。
4、接受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方面,汉藏曲戏都曾受到印度戏剧的影响,藏戏与梵剧的关系更为密切,而汉族戏曲则是间接受其影响。
第二、藏、汉戏曲文学剧本之比较
藏戏在600多年发展、完善过程中,产生了《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和《苏吉尼玛》等八大传统经典剧目,深受广大藏族群众喜爱。汉族传统戏曲究竟知多少,至今仍难以准确统计。其剧种众多,剧本更是汗牛充栋,向有“词山曲海”之称。
佐钦寺传统格萨尔藏戏。
面对汉族这如此壮观的戏曲文化瀚海,笔者仅选择与八大藏戏题材内容相关的部分剧目,从思想意蕴、文化精神等方面对藏、汉戏剧进行比较研究。论著力图通过文本细读,以探究藏、汉民族在文化精神上的共性和独特的民族性。比较研究的内容和剧目如下:
1、历史传说剧:藏戏《文成公主》与元杂剧《汉宫秋》之比较;
2、下层妇女的悲剧人生:南戏《刘知远白兔记》、《琵琶记》与藏戏《朗萨雯蚌》中女主人公之比较;
3、优美人性的礼赞:藏戏《顿月顿珠》与明代传奇《白蛇记》之比较;
4、帝妃之恋:藏戏《诺桑王子》与清代昆曲《长生殿》之比较;
5、对少年英雄的赞美:藏戏《白马文巴》与汉族戏曲《哪吒闹海》之比较;
6、对宗教善行的赞美:藏戏《智美更登》与明代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之比较;
7、宫廷后妃剧:明代传奇《金丸记》与藏戏《苏吉尼玛》、《卓娃桑姆》之比较。
第三、藏、汉戏曲美学特征之比较
本论著从表演艺术特征、时空艺术特征、化妆艺术特征审美类型特征、审美理想特征等五个方面对藏、汉戏曲进行了比较,较为清晰地展现出了藏、汉戏曲艺术特征的共性与个性。
1、表演艺术特征。本论著从藏、汉戏曲歌舞特征的异同,藏、汉戏曲体制形态的异同,广场戏与舞台戏的区别等方面对藏、汉戏曲的表演特征进行了比较。
2、时空艺术特征之比较。本论著从时空转换的相似性、空间艺术的假定性、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象征性等角度,对藏汉戏曲进行了比较,论证了藏、汉戏曲时空艺术的相似性特征。同时论述了藏、汉戏曲与西方戏剧时空艺术的相异。藏、汉时空艺术的相同特点,说明了中国戏剧不同于西方戏剧的艺术特征,也说明了在中华民族艺术史上,藏汉民族之间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
3、化妆艺术特征。面具与脸谱,是藏、汉戏曲化妆艺术的重要特征。本论著从藏、汉戏曲与面具,藏戏面具的类型、特征、造型审美功用,汉族戏曲的软性面具——脸谱,以及藏戏面具经久不衰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4、审美类型的相似性。在戏剧美学的王国中,悲剧、喜剧和悲喜剧,是三座并峙而立的雄峰峻岭。考察藏、汉戏曲的审美形态,笔者发现它们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即是绝大多数的戏剧都属于悲喜剧类型。同样,汉族戏曲中也存在大量的既非悲剧、亦非喜剧,而是属于悲喜剧范畴的作品。
5、审美理想的相似性。本论著分析了汉族戏曲的善恶观、藏族戏曲的善恶观,并对此作了比较,从而证明了藏、汉戏曲以善为美的审美共性。汉族戏曲的审美观念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藏族文化是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观念文化,藏戏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受佛教文学影响而形成的。尽管藏、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戏曲艺术的审美标准,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但是,以善为美,始终是藏、汉戏曲共同的审美观念。
第四、藏、汉戏曲宗教精神之比较
宗教对藏、汉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具有极大的影响;宗教精神大量地渗透在藏、汉戏曲之中,对藏、汉戏曲的思想内容、剧本形态、表演艺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藏汉民族宗教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致使戏曲中的宗教内容和宗教精神,呈现出若干相异之处,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本书着重探讨了宗教对藏、汉戏曲形成的影响;宗教对藏、汉戏曲思想内容的影响;藏、汉戏曲宗教精神的异同;如何评价藏戏与藏传佛教之关系等;并对藏、汉戏曲宗教精神异同之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深入研究藏、汉戏曲的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第五、藏、汉戏曲民俗特点之比较
藏、汉戏曲都是植根于民间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的艺术之花,民间文化就是它赖以生存的沃土。藏、汉戏曲中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本论著从藏、汉戏曲文化的大众化品格;藏、汉戏曲的民间信仰特征;藏戏独特民间信仰的文化解读;藏、汉戏曲与龙神信仰;藏、汉戏曲与梦幻信仰;藏、汉戏曲中巫术信仰的文化解读等方面,对两个民族戏曲中的民俗现象进行了比较与深层解读,进而深入探讨了藏、汉戏曲中的民俗文化特征,以此实现藏、汉民族在此问题上的平等对话。
总而言之,本课题对藏、汉戏曲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研究,较清晰地展现出了藏、汉戏曲的共性与个性,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拓荒意义。同时,对藏、汉戏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