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竹床听水度暑夏

《甘孜日报》    2015年07月27日

     ■ 刘东华
    暑期溽热,最向往的是一块清凉境地。
    如果生活还没有自由到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像候鸟那样迁徙,又不能一天到晚停留在冷气开放的房间里,可以参照一下柳宗元在《石涧记》中描写的生活。寻那种水流平缓的地方,揭跣而往,折竹罗床,“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读到此,会让人顿有心旷神怡、清新泌凉之意,感觉古人的消夏生活赛过神仙。不过,别被“柳河东”先生华丽丽的描述给唬住了,把通篇文章读下来,用生活化的语言一解释,文章的内容让人明白了,就是弄一张竹床,找地势平坦,有水流的地方,树荫又比较浓,在这里纳凉。
    其实,这种生活非常平民化,我从小就是在这环境里度夏的。
    我生活的地方频临南阳湖,周边多的是小河、水渠、池塘、溪流,普通的水洼更是星罗棋布。有水的地方则草木丰美,水岸边多是婆娑的柳树,高大的白杨,还有冠如华盖的槐树,杂木郁郁,遮出大片的凉荫。
然后只是需要一架竹床。
    水乡人家,这样的竹床是最普通的家具。柳宗元的文中被解释为交椅,寻常生活里被称作躺椅,人坐上去,半躺着,悠闲惬意。这种竹床可以折叠,便于搬动。竹床不怕使用,当然是越老越好,一架这样的竹床,从新鲜的金黄色的竹片本色,最好经过人赤裸着上身反复摩挲,经人体的汗水浸润,从金黄色变成酱紫,并透着光泽,天长日久,让人感觉,竹床的本身就沁着一股凉意。
    竹床睡到这个份上,不仅乘凉,而且养人。用现在喜欢文玩的玩家的说法,竹片上润成了一层包浆。
    我小时候,本家二爷爷就有一张这样上了年纪的竹床。一天农活做完,老人家洗漱干净,搬出竹床,就近在村后小溪边树荫下躺着,听流水潺潺,游鱼如梭。然后用紫砂的小壶,沏一壶茶,不用茶碗,直接托在掌心,小口小口地啜饮。不是解渴,要的是那份悠闲。
    ——比柳河东的消夏生活,一点都不差。
 
  • 上一篇:八一军旗红
  • 下一篇:青春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