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2月24日
■贾登荣
一个人为什么而阅读?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解读。有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而阅读,有的是为了考取学位而阅读,还有的人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而美国作家、评论家温迪·雷瑟在这本《我为何阅读》一书给出的答案却是,“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回答‘我为何阅读’这个问题,这个词将是‘乐趣’”。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阅读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赫尔岑等经典作家,以及读村上春树、亨宁·曼凯尔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等当代热门作家作品的体验作为生动的实例,与读者一道分享自己为“乐趣”而读书的独特体验。
《我为何阅读》一书的作者结合自身长久、丰富的阅读经历,从“人物和情节,书中的空间,创新,权威性,宏大和私密,异域”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阐释自己为“乐趣”阅读的生动体验。在“人物和情节”一文中,通过对阅读亨利。詹姆斯、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雪莉。赫扎德等人的小说,来说明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所在。他看来,“阅读文学是为了弥补失落,给无序的生活找到有意义的秩序”。是呵,自然是能够弥补生活中的乏味与失落,这样的阅读,当然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接着,在“书中的空间”一文中,作者通过阅读小说、散文、诗歌作品的体验,得出了这样的看法:“文学的神秘怪诞,不是专为那些相信超自然的读者而保留的隔离地方。它存在于每首诗中,把我们和不在场的说话者联系在一起;它存在于每本小说中,在我们的世界和它的世界之间设立了平行线;它存在于每篇散文当中,从已故作者身处的遥远时代召唤我们。”这也就构成了“文学作品当中,你和我之间可跨越的诡秘空间,也是逝去的作者和读者、想象和真实、个体和集体之间的空间。”这种空间,让人天马行空,浮想联翩,的确是很有乐趣的。所以,如果“没有了空间,句子、诗歌甚至整个文学作品就难以存在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创造出的“空间”,是读者产生阅读乐趣的所在。而在“创新”一文中,作者又指出,阅读之所以能带来乐趣,是在于“伟大作品必须具备一个要素——开放性”,由于这样的作品不“偏执地痴迷过去看重的写作方法,”也不“毫无幽默感、自称封闭”,所以才能激发人的阅读乐趣。因此他认为,“创作伟大文学作品,一方面不是过分追求新颖,另一方面也不是过度恪守传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激发人们的阅读乐趣。
在 《我为何阅读》一书的最后,作者向读者推荐了“曾给我的阅读生涯带来巨大的乐趣”的一百本书。这个长长的书单,是非常具有作者个人色彩的。所以作者说,“你的阅读品位和我不一样,这些书不会都给你同样的乐趣。”因此,也许你“看到一半看不下去,这并没什么丢脸的:这是对阅读品位的练习。”是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与认知不一定全然相同。你认为可以带来乐趣的书,也许并不能给另外的人带来乐趣。一个人在阅读中,只有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来阅读,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并带给自己阅读的乐趣。
对于一个要想持续获得能量的人来说,应该不间断的阅读。诚如作者说的那样,“阅读并不是一个跑向终点线的过程,这和生命不一样。”是的,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获取营养与能量,扬起生活的风帆;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中找寻到更多的乐趣,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充盈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