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壶”趣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06日

       ◎李凤高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壶的真谛,空灵玄妙,壶的品格,纯美无暇。

       壶,是人生命里离不开的什物。我从小接触的有竹皮暖壶、铁皮暖壶,都是保存热水用的。烧水用的则经历了瓦壶、铝壶、不锈钢电水壶、快烧壶的不同年代。

       壶,贯穿人生的始终,是人类不离不弃的爱侣。

      暖壶,也叫热水瓶。买新壶时,老辈人的经验是,挑选新壶的时候要拢音的那种,亦即对着壶嘴轻轻吹气,然后听来有金属瓮声回音的那种,品质是较好的,保温效果也没的说。有的竹皮暖壶可以用上五六年甚至十多年,也不是稀罕事儿,期间不用换暖瓶胆,照样用着挺好的。有的则不然,只用了一年半载的,保温效果就差了,只能换个新暖壶胆。这里面,还时常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比如,有一年我母亲住院,我拿个暖壶去医院水房子打水,暖壶塞忘塞了,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当时我也没当回事儿,敞着个壶嘴,走出老远,结果到了水房子,水还没开,又在室外的冰天雪地里等了半天,才打上水,暖壶胆早已经冻透了,我也没先少接点开水上下“咣当咣当”预热一番,就直接大流量的接了一壶滚沸的开水,眨眼间暖壶胆就爆裂了,好在当时闪开了身子没烫着,也算万幸了。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重,有空的凉暖壶灌开水之前,都要先倒入少量的热水预热,再灌开水也就不怕炸了。

     记得我姥爷用的竹皮暖壶,在整个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用着。老人家用紫檀色的南泥壶沏茶,需要总用竹皮暖壶往茶壶里加热水。当时喝茶水是家常事,家里一有人来,首先招呼着喝水,茶凉了,马上倒掉一些水,再用热水续满茶壶,直喝得人家鼻尖儿冒汗,客主都才惬意舒坦。

     后来父亲因矿难而早逝,我们母子回到农村老家生活,当时村里家家都用瓦壶烧水。那瓦壶是青灰色的,用泥烧成的,里外都不挂釉那种,非常粗糙,扁扁哈哈的,犹如一只硕大的扁柿子。那时的生活真是纯绿色的,压力小于等于零。每只瓦壶的价格在两毛二三左右,烧的是山泉水,非常清甜。

     有一年,母亲因病住进了县医院,亲属们去帮着护理。我留下来在村里继续读小学,小舅妈赶过来陪我,还将我从芦苇荡里掏来的四个鸟蛋用瓦壶煮了,我当时吃着感觉特别的香。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开始用煤球炉子做饭取暖,烧水用大铝壶,装的多,盛的满,烧一壶开水,能灌一两暖壶,为沏茶创造了宽松愉悦的条件。

     时光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邻家妹子出嫁时,家里陪送了一对鸳鸯铁皮彩绘暖壶,引来了众人羡慕的目光。感觉那暖壶靓丽而时髦,龙凤呈祥,喜气洋洋。

     进入两千年后,人到中年,家里条件也好多了,这时开始用不锈钢电水壶烧水,就是里面带个电热圈的那种,省事又省心,插上电,水开就鸣响,你听见再去断电,用着感觉也挺不错。

     最近几年,家里电器一应俱全了,液晶彩电、电脑、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电饭煲……烧水用的快烧壶,还得用食品级不锈钢的,由温控器直接控温,不到一百度不跳闸的,绝对的健康、安全、卫生、方便。

     回顾壶的变迁,正是国家发展变化的缩影,欣逢新时代,临窗沐春风,杨柳依依,草绿花红,清茶曼饮, “壶”趣诗意萦怀,妙哉!

  • 上一篇:学会坚强
  • 下一篇:响彻生命的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