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盛夏的可可西里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21日

      ◎张建国

      从曲麻莱到不冻泉311公里,沿途基本都是45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除了沿途路过曲麻莱乡等两三处村落外,其余全是无人区,并且沿途还翻越了8座看似不高,实际海拔最低都是4406米的高山,这些山分别是加龙山(4556)、马龙查聪山(4716)、红土山(4406)。恰好在途经治多县境时,翻越了达钦拢山(4581)、哈格松山(4632)、格郎拉拢山(4509)、土松涌山(4459),最高的当数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途中,还跨越了色吾河大桥、楚玛尔河大桥。

      途中,当年的曲麻莱县城旧址从车窗外一晃而过,十分荒凉,仅剩下一些残垣断墙,并且都是土墙。一座青砖砌就的横梁上镌刻着“为人民服务”的门牌,让人可以看出这里当年曾有机关驻住,如果没有介绍根本不知道这曾是曲麻莱县城旧址。

      车过达钦拢山,草地越来越稀疏,并且沙化逐渐严重,远甚石渠县沙化严重的呷依乡、长沙贡玛乡。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相信这就是盛夏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如此荒凉和干枯,自然条件如此恶劣。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沿途几次近距离碰见藏野驴和藏羚羊。虽然在高原呆得久,对藏野驴等野生动物也不陌生,但如此近距离与藏羚羊、藏野驴对视确实是首次,可可西里确实不愧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据文索意,可见当年的可可西里曾经是植物茂盛的,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据资料介绍,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这里充满了神秘和诱惑。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海拔4200米。可可西里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可可西里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是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保护区西与西藏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高原精灵,也是可可西里的骄傲,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藏羚羊就被认为是遭受破坏的物种而受到了法律的保护。该区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瞩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可可西里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外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

      沿途可见可可西里区域内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各异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区内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

      在曲玛河乡,看见标示牌上还标着“唐蕃古道7渡口”的字样。藏族作家文扎先生在《寻根长江源》书中介绍到“唐蕃古道进入玉树境内,分三条线路通往拉萨。即南线、中线和北线。其中后两条线穿过治多县境域。中线称“卫藏道”,是古代康巴通往拉萨的重要交通线;北线穿越昆仑山口往西南延伸,古称‘蒙古道’,亦称‘蒙古商道’”。《西宁府新志》卷二十一《自西宁至藏路程》中记载:“柯柯赛渡口(七渡口),有草无柴,由受番子住牧。由此赴藏有三路,惟柯柯赛有渡河皮船。上为七叉河,再上为摆图,水不发时,跎马可涉,然官兵入藏,皆有柯柯赛”。柯柯赛是蒙语音译,是指楚玛尔河注入通天河的交汇点。藏语称“香楚玛尔饶敦”,即北部楚玛尔七渡口。古时在通天河流域没有一座桥,因而渡口便是千条线路汇集的枢纽,位于楚玛尔河入住通天河的交汇点,是唐蕃古道上的一条必经渡口。再往上,我们确实跨过了楚玛尔河大桥。

      从曲麻莱到不冻泉全是土路,路很平坦,但多沙石,沿途车胎被小尖石扎破了两次。停车换胎之际,我亲眼目睹了不远处,在宽广的可可西里和巍峨洁白的雪山下,一列火车缓缓奔驰,并渐渐爬升、消失在巍巍昆仑山上。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青藏铁路,每每看见这些场景我心底都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自豪和激动之情,我想这就是国人精神吧!特赋诗以为留念:

高天高地大高原,野驴野羚皆野生。

可可西里荒凉地,动物乐土植物园。

盛夏纵马掠云淡,精灵不惊藏羚见。

极目远望青藏线,巨龙奔腾上天险。

      车子终于驰上青藏公路,抵达昆仑山下著名的小镇纳赤台。这是青藏公路和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进入昆仑山的第一站,著名的昆仑泉就在此。昆仑泉海拔3700米,是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又称纳赤喷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台周围还用蓝色的木板围着,不过从飞驰的车窗里看见泉水很旺,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小浪花,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宛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据说,此清泉虽处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区,常年冰天雪地,水温较低,但从不会封冻,是昆仑山中第一个四季不冻的冷泉。开发生产出的昆仑矿泉水,被誉为“冰山甘露”。

    “纳赤台”系藏语译名,意为“沼泽中的台地”。相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随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当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人马精疲力竭。大队人马就地歇息,附近没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粮,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时,发现昨晚放释迦摩尼佛像的山头被压成了一块平台,不远处,一眼晶莹的泉水喷涌而出,淙淙流淌,这是佛像把山中的泉水压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抛在泉眼里,泉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由此,人们把纳赤台称为“佛台”,把昆仑泉称之为“珍珠泉”。还有一个传说是创造神赴昆仑山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琼浆化为昆仑泉。

      昆仑泉不仅澄澈清冽,晶莹透明,甘甜醇美,洁净卫生,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是绝对最纯净无污染的圣洁之水。据说凡经这里的人一定要在此停留,喝上几口昆仑圣泉,以解渴提神、除尘消疲。由于行程匆忙,我们并未停车,但亲眼目睹昆仑泉水喷涌,也觉神清气爽。赋诗以为留念:

昆仑山下不冻泉,纳赤台中珍珠洒。

瑶池琼浆仍流传,今化甘露润万家。


  • 上一篇:康定
  • 下一篇:蓝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