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在废墟上浴火重生的人性及家园

《甘孜日报》    2013年12月30日

炉霍地震纪念碑

虾拉沱村。

张翁登家的果园。

供奉毛泽东画像的经堂。 

救济水壶及水瓢

救济盅盅

    引言: 

    1923年,炉霍县虾拉沱村发生了一次地震。那一年,没有任何人来救援,只来了一伙土匪,抢走了仅剩的衣服和粮食,还有一个妇女被强盗砍下手臂,夺走了手上的镯子。地震后,痢疾流行,许多人死于瘟疫。

   1973年,炉霍县虾拉沱村又一次发生地震。震中,该村房屋全跨了,50多条人命被地震带走。这一年,不仅来了人民解放军,还来了一个个救济盅盅、一条条救济裤子、一箱箱救济饼干……地震后,人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无瘟疫。

   1973年,距今已40年。40年后,在地震的废墟上,不仅立起了家园,还立起了人。经历了大地震的洗礼,虾拉沱村人从内心里坚定了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对生活的信念。这种信念,让虾拉沱村人在地震后的40年内,重建了家园、重建了内心。那场地震,犹如一场大火,让虾拉沱村及虾拉沱村人浴火重生。

  [现场片花]

   如今,很多人到了炉霍县都要去虾拉沱村看看,那里地势平坦风景不错。尤其是在5月,地里的青稞和麦子铺了一层新鲜的绿,这种绿和山上的绿草互相辉映,仿佛从山上直铺到田间地头。上千亩的土地在蓝天下这么绿着,绿得白云也干脆在天空中睡下来,当安静的风吹过时,吹来满口满鼻的麦香味。

  虾拉沱村名气大,不光是风景好,更因为这个村读书识字走出去工作当干部的人也多,听说村里大概已经出了200多名干部,这让人惊讶。眼下,这个村正在搞旅游开发,家家户户都准备申请民居接待点,想借旅游的东风把收入翻上几番。

   谁能想到,这样美丽富裕的村庄曾在1973年遭遇了一次大地震。真不知道这个村庄是怎样从灾难中缓过气来,发展成今天的模样。5月,记者去了虾拉沱村,采访经历过1973年地震的人们,请他们讲述地震中发生的事,并寻找答案。

  [人物故事一]

   用双手栽种家园的张翁登

   在现任村支书吴福寿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张翁登。1973年,张翁登是虾拉沱村的生产队长,是地震的亲历者之一。70多岁的张翁登胡子白了,腿不方便,走路有些蹒跚,但老人精神很好,谈锋甚健,思维活跃。

   见到张翁登的时候,老人正在家中的院子里锄草。张翁登对记者说,他准备把家里的果园搞起来。如果没有果园,民居接待就没什么特色了。张翁登透露,他去年嫁接的苹果已经成功,他想在全村推广。

   张翁登的果园不大,但内容丰富。果园里种着李子树、花椒树、海棠树、苹果树,种类多达十几种,不同季里,他的果园热闹非凡。果园里,张翁登还种上了自己知道的各种藏药,并搭了一个蔬菜大棚。

   几个女儿担心父亲太累了,曾劝父亲离开虾拉沱到康定、成都去住,张翁登没同意。他说:“地震我都没走,现在更不会走。”

   这个经历过地震的老人,在晚年仍然用自己的双手栽种他的家园。记者纳闷:老人都70多岁了还这么有干劲,他身上那股劲来自哪里?

 

 

   A

   张翁登的讲述带着记者回到了1973年,回到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1973年的春节来了,张翁登心情不错。刚刚过去的1972年,他所在的生产大队被县里评为先进大队。1972年的风调雨顺让虾拉沱村大丰收,当年麦子的亩产在800斤左右,虾拉沱村1650亩土地上缴公粮十多万斤。

   按照惯例,剩余的粮食留够来年的储备粮和牲畜的饲料后,按产量、按比例分配到人家户。临近年尾,合作社又杀了猪,家家户户都分了肉。春节一来,大家走门串户,聚在一起通过牡丹牌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

   虾拉沱广袤的田野上,一个个硕大的粪堆也立了起来,村里人只等春节一过就开始春耕,多快好省搞好来年的生产,多产粮食,多交公粮。

   大年初四,张翁登正和朋友们聚会,突然感觉脚下的土地波浪般颤动起来,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地震”,他匆忙中踉踉跄跄刚跑出房子,随即,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房子推倒。冲天的尘雾中,张翁登看不清东南西北。

   毫无声息的几分钟内,大地好像回到了远古,寂静得可怕。张翁登失去了意识,呆呆站在原地。过了好一阵,哭喊声穿过厚厚的烟尘,传到了张翁登的耳里。

   张翁登在邻近的哭声中寻找方向,循着哭声,他找到了邻居一家,把全身血污的邻居从废墟里一点点拖出来。随后,附近的人们三三两两在厚厚的烟尘中撞到一起,并帮着把张翁登的家人从房子里救了出来,随后,张翁登又和附近的人们一道在废墟中用双手刨着,寻找活着的乡亲。

   整个虾拉沱被夷为平地,张翁登拖着蹒跚的步子,踏着废墟去找母亲的时候,他根本无法辨别房屋的具体位置。一切熟悉的事物都在地震中消失了:寨子里常走的那条路,平日里谈天说地的乡亲,几分钟前春节里熟悉的年味……

  1973年的春节刚刚开始,张翁登和他的虾拉沱村却不得不在废墟上迎接地震带来的一场大雪。雪花落下来,落在死人的头上和脚上,被大家挖出来的尸体放在一起,有人在找木板准备草草掩埋亲人。那一夜,寒风吹得骨头发冷,人们从废墟里捡来一些木板生火,没有吃的,大家只能从混合着雪水的泥土里找粮食。

   哭声在夜空下回响,沉默比黑夜还要深沉。

   回忆当年的灾难,张翁登说:“那一天我永生难忘,就像是来到了世界末日。”

   B

   地震留给张翁登和虾拉沱的不仅仅是苦难的记忆,还有一个个救济盅盅、一条条救济裤子、一箱箱救济饼干……这些救济品全是通过飞机空投下来的。

   在人们陷入绝望的时候,解放军来了,带来了救济品和希望。当年,救灾物质的空投点便在虾拉沱,张翁登和村民们还记得为了保证救灾物质顺利空投,两名解放军战士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至今,张翁登还珍藏着这些纪念品:一条蓝色的土布棉裤、几个喝水用的盅盅、一个结实的瓢瓢。空闲时,张翁登会把它们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他觉得亲切温暖。

  在解放军走进虾拉沱救灾之前,张翁登第一个站出来向大家保证:“国家会管我们的,解放军会来的。”张翁登是村干,他必须稳住大家的心。但说这话的时候,张翁登心里还是没底。他并不十分肯定自己说的话。老乡们普遍认为全国都发生了同样的地震,国家正在遭受一场大灾,无力前来救援。

   两天后,解放军来了,谣言消失了,张翁登的话变成了现实。解放军不仅帮着乡亲们寻找亲人的尸体,还挨家挨户订好牛毛毡,帮着大家忙春耕。 

    张翁登一辈子都记得,十七八岁的解放军战士好多都是内地来的,尘土粘在他们的手上,手裂开了,口子里的血往外渗。战士们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干。地震把村子里的牛都打死了,忙春耕的时候,解放军把自己当牲口使,5个人一组和村民们一起在地里拉着犁头耕地,好多战士的肩膀勒出了一道道血痕。

   1973年国家下了命令,一定要顺利完成春耕任务,帮助老乡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正是春耕的时节,虾拉沱的土地上又想起了劳动的号子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永远留在了张翁登的心里。

   回忆40年前的那场地震,张翁登始终带着笑容,他说得最多的不是地震多么可怕,灾后的日子多么艰苦。他讲得最多的是地震中部队和老百姓、干部和群众如何紧紧连在一起,在国家的支援下,轰轰烈烈重建家园。在张翁登家里挂得最多的是毛主席的像,门上、屋里,凡是能放的地方,老人都挂上了。

  [人物故事二] 

   从死亡边缘走来的兽医

   在虾拉沱村采访的时候,记者听说有一个人在1973年的那场地震中死而复活,并从此背着那口给牲畜看病的药箱,不管刮风下雨也走村入寨。老乡们说,这个人不收取药费,技术好,态度好,为人热情。

   这个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走出死亡的阴影,从地震的灾难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老乡们简单的描述打动了记者,也留下一个疑问。

   打听之下得知,此人叫王家泰,现年73岁,从合作社时期至今,他一直是虾拉沱村公认的兽医。村民月康给记者带路,走过一片青稞地,绿草覆盖的小径把人引到木栅栏旁,推开木栅栏,就到了王家泰的家。

   A

   王家泰正在二楼的院子里摆弄自己的药箱,他从药箱里取出针头、镊子等兽医器具,用酒精慢慢擦洗。这些都是王家泰眼中的宝贝。几十年来,王家泰带着这些器具给乡亲们家的牲畜看了不少病,解决了不少难题。

   每天,王家泰都要把这些宝贝整理一番,随时准备出诊。

   记者见到王家泰的前一天早上7点,老人还跑了一趟下罗科玛,去勒扎马多勒家骟马去了。王家泰来回都是乘坐摩托车。一路上,他吃了两次药。前年,王家泰在康定被查出心脏和肺上有问题,他的脸开始略略浮肿。医生告诉他不能去高海拔地方,容易导致缺氧和高血压。

   王家泰没管这么多,只要乡亲们喊自己,随叫随到。他告诉记者,他要报恩,用一辈子的时间偿还恩情。

   1973年大年初四,生产队放了5天假,王家泰出门找副业。他进山挖了一口袋麻黄,准备卖了钱,买十多斤盐巴、两三斤茶叶,贴补家用。

   出门前,王家泰就和妻子商量好了,攒点钱,准备打个围墙,再盖点房子。当时,王家泰已育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作为父亲,王家泰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辛苦点让妻儿和家人过好点。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在地震中瞬间化为泡影。

   王家泰将一袋麻黄放进窑洞里,转身走出来准备回家,这时地震来了,王家泰本能地跑着躲闪,他沿着山上的一条毛毛路一边躲一边跑,他的头顶瞬间下起了石头雨,脚下稍有不慎便会跌落到几十丈高的悬崖下,被河水冲走。

   王家泰慌忙中寻找山坡上的沟槽躲避,却不慎脚下打滑,滚落在放木头下山的溜槽中,幸得自己随手抓住了一个树丫丫,才幸免遇难。

   王家泰从死神手里捡回一条命,慌忙朝家里跑,一路上他都在祈祷家人平安。妻子刚从道孚娘家回来,她的妹妹带着孩子一起到了家里,王家泰不希望家里有人受伤或者遇难。但王家泰跑回家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幕惨剧。

   房子垮了,屋子里的人没有一个逃脱,全被压死在里面。王家泰的妻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以及自己的姨妹和孩子在地震袭来的一瞬间离开了人世。

   跪在坍塌的房屋前,王家泰痛不欲生,他奋力用双手刨,狠命地挖,手出血了,王家泰还在挖,他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痛了。直到自家亲戚和乡情们赶来帮忙,王家泰才挖出亲人的尸体。

   B

   四十年后,王家泰说起伤心的往事,眼里装着泪水。40年过去了,王家泰始终未娶,他说自己心里放不下死去的妻儿。当年,王家泰欢欢喜喜牵着马把妻子从道孚接进门,没和妻子白头到老,便又用马把妻子的尸体驮回道孚安葬。

   真不知道在送妻子的遗体回家的路上,王家泰是怎样一幅伤心绝望的心情。王家泰死去的儿子和女儿按风俗实行了水葬,看着儿女们的尸体随鲜水河飘远,王家泰的心死了。

   所幸的是,王家泰8岁的大儿子还活着,但这个儿子又该怎么养活?家里房子没了,吃的穿的也没了,日子该怎么过下去?王家泰想过死,可自己死了,儿子又该怎么办?生死两难的王家泰绝望了。

   拂去王家泰那份绝望感的是乡亲们的热心和解放军的热忱。乡亲们不仅帮着王家泰挖出了妻儿的尸体,还隔三差五到家里看王家泰和儿子,陪他说些宽慰的话,大家都怕他寻短见。

   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日子里,生产队考虑到王家泰的实际情况,便照顾王家泰,安排他记公分,这个活路轻松,不需要日晒雨淋,王家泰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儿子。后来,日子稍好些的时候,乡亲们又时不时帮着王家泰喂猪、放牛,帮着他带孩子。

   王家泰记得很清楚,解放军刚来救灾的时候,见到王家泰,询问家里情况。得知王家泰的母亲下落不明,主动帮着寻找。不久,解放军的一个班在一面倒塌的土墙堆里挖出了王家泰的母亲。找到母亲的遗体,王家泰连声向解放军说谢谢。

   后来,国家空投的牛毛毡子到了,解放军挨家挨户帮着搭建牛毛毡棚子。王家泰说,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刚给自己搭好牛毛毡棚子,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走了,战士们又麻麻利利赶到下一家去帮忙。

   绝望中的王家泰失去了亲人却被更多的关怀包围着。抛下死的念头,王家泰的心里浮起一些往事。解放前,家里穷,母亲一直有病却看不起,也因为家里穷,王家泰没机会读书成了个文盲。

   解放了,困难户上医院看病,国家不收半分钱。王家泰母亲的病被治愈了。因为王家泰老实肯干,村里安排王家泰去学兽医,王家泰终于有机会读书识字了。

  母亲活着的时候,便告诉王家泰要好好学,学好了回来给生产队和村里好好做事。地震发生后,乡情们的关心、解放军的帮助让一度绝望的王家泰感受着温暖和关怀,想起母亲说过的话,王家泰猛醒过来:总不能一辈子受人照顾啊,该做点什么来还这份恩情了。

   王家泰想起了他学过的兽医技术,想起了装着兽医器材的药箱。他向生产队说出了自己继续干兽医的想法,得到了队里的同意。他背起药箱出发了,这一走就是40年;药箱换了好几个但始终没有放下。

   40年来,只要乡亲们找到自己,不管路近路远,天气好坏,白天还是晚上,王家泰背起药箱就上路。有一次,他骑马去下罗科玛给一户人家的牲畜打预防针,不慎从马背上摔下来,个把小时后才缓过劲来。等身体感觉稍稍舒服些了,王家泰又继续骑着马赶路。

   40年过去了,王家泰一直在忙忙碌碌中感念着乡情们、解放军和国家在地震中给予自己的帮助,他说没有这些关怀自己早就活不下去了,“人家喊我是相信我。”王家泰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如今,合作社早已不存在,王家泰已经不是合作社的人了,在市场经济中,他完全可以按价收费,但王家泰还是按过去的做法,不收取费用,乡亲们虽然领这份情却总在王家泰的怀里塞上现钱。现在,王家泰老了,他把给牲畜看病的技术传给了儿媳妇,希望她能代替自己继续报恩。

   [人物故事三] 

    从懵懂少年到生产队长

    50多岁的李曲湾对染头发的90后看法转变的转折点是芦山“4.20”大地震。芦山地震中,李曲湾在这些染发青年的身上又看到了自己当年在地震中感受到的人情味。

   李曲湾评价年轻人的这套“标准”是在苦难中学会的。

   A

   李曲湾住在虾拉沱,是1973年炉霍大地震的亲历者之一,地震发生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不满二十的年轻人。19岁的李曲湾在队上割粮食也放牛,忙时每天努力向十个工分的目标靠齐。

   但事实上,年少的李曲湾对生产队的事并不“上心”,通常能躲就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李曲湾心里,生产队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他喜欢一个人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1973年的那场地震改变了这一切,经历了地震,一个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年轻人读懂了自己与村庄和集体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

   1973年大年初四,李曲湾上山挖药,在即将回到村子的路口上,他目睹了地震来袭的画面:房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挨着垮塌,霎时,浓烟滚滚,根本看不清方向。李曲湾所在的位置距离自己的家300多米,他被晃倒在地,随即哭喊着从地上爬起来,但始终无法辨认回家的路。

   李曲湾顺着猜测中的方向,惊魂未定走到了家的位置,模模糊糊中看见父亲在浓密的烟尘中掏人。李曲湾的妹妹被埋了,妹妹刚满1岁,平时总是被母亲放在篮子里。一个钟头后,妹妹被掏出来了,下巴乌黑,地震时弥漫的烟尘窒息了她的呼吸。半个小时内,李曲湾只听见母亲喊儿子和儿子喊母亲的声音。

   李曲湾家共五兄妹,却只有这一个妹妹,几个兄弟都稀奇得很,父母更是喜欢。妹妹这一去,让李曲湾和父亲痛哭不已。当晚,天降大雪,风夹着雪在废墟上乱串,人立在地上像没穿衣服。

   没吃没穿,靠废墟上捡来的木头燃起的火堆丝毫不能驱走任何寒意。挤在一起取暖的人们沉默着,难熬黑漆漆的夜。夜里,有人讲起,1923年,虾拉沱村也曾发生过一次地震。那一年,没有任何人来救援,只来了一伙土匪,抢走了仅剩的衣服和粮食,还有一个妇女被强盗砍下手臂,夺走了手上的镯子。听着讲诉,李曲湾觉得那钢刀就要落到自己头上了,此时,地震带来的惊慌、对强盗来袭的恐惧像一把大手把李曲湾和更多的人扔进了无边的黑夜,他们发现夜空飘落的雪花从没这样冰冷。

   等待很漫长,尤其是没有希望的等待。

   B

   当天晚上,一个声音让李曲湾和许多人心里稍稍踏实了点。

   喊话的人是生产队长张翁登,他正带着村里的干部和民兵巡逻。李曲湾还记得,当时张翁登和村干们告诉大家的话:“不要怕,再有几天,国家肯定要派人来救我们。”地震发生后,活下来的村干和民兵们帮着乡亲们在废墟里找被掩埋的亲人。当天,他们成立了联防队,3个人一组在村子周围巡逻警戒,保护乡亲们的安全。

   巡逻队刚走,卫生所的何医生来了,他一身尘土,满脸是灰。地震的时候,卫生所被震垮了,一个医生被倒塌的围墙打死,所有的救治工具也不知去向。

   何医生没办法给乡亲们看病,黑夜里,他在村子里转,看见有火堆的地方就停下来。他提醒大家,不要喝冷水,容易拉肚子。遇见受伤的,何医生赶紧帮着把病人的脚放平。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晚李曲湾家隔壁尚未完全垮塌的房子又在余震中倒了,屋内的火盆里尚未熄灭的火苗烧成了大火,又饥又渴的人们又聚到一起灭火。

   40年后,李曲湾回忆起当晚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他说:“大灾面前,人是有人性的。”那一晚,李曲湾这个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深受“教育”,他突然发现每一个人的距离是那样近,自己和整个村子连在一起,李曲湾感到自己活在一个活生生的集体里面。

   第二天,听说区上可以看病,李曲湾和亲戚们抬着表哥往区上赶。路上,他们遇到两个背着冲锋枪的解放军,看见两个战士正在用笔记什么。

   看见李曲湾他们,两个战士主动问道:“伤势怎么样?”在听了李曲湾几个人的答话后,两个解放军战士又问起了村子里的情况,他们告诉李曲湾不要慌张,明天部队就要来了。

   听了这样的话,李曲湾心里更踏实了,他感到自己有了底气,看到希望了,他和几个亲戚一口气抬着表哥去了区上。在区上,一辆专门运送病人的汽车正准备把病人们送到道孚去。几个部队上派下来的医生正背着药箱给病人看病。

   当时李曲湾并不知道部队是怎样赶来的,后来他听说驻扎在道孚的一支部队接到命令后连夜往炉霍赶,当时余震不断,山上还在滚石头。

   C

   回到村子里,李曲湾就帮着村子里的乡亲们寻找亲人的尸体,忙着埋人,他和老乡们都在激动地谈话,说部队就要来了。第二天,部队进村了,不多久飞机空投的救援物资也来了。李曲湾记得清清楚楚,他咽下的第一口馒头还是热的,这些馒头是成都市连夜做好装机送来的。

   让李曲湾没想到的是,国家不仅送来了吃的穿的,就连钉子这样的小物件也送来了。更让李曲湾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国家农业部的沙枫部长挂着氧气瓶出现在虾拉沱的废墟上,这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李曲湾还记得,沙枫部长鼓励大家要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李曲湾和乡亲们都没想到中央的领导会来到灾区,岁数大一点的索性哭了起来。

   后来,这个曾经在生产队里“梭边边”的李曲湾不再是一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了,他积极工作并很快成为生产队里的干部。三中全会后,李曲湾当上了生产队长,包产到户让他和村民们都尝到了甜头。

   现在,李曲湾家的房子有400多平方,比起地震时90多平方的土房大了四倍多;李曲湾告诉记者,在虾拉沱好多人家户的房子都翻修了三次,每翻修一次就意味着这户人家的收入和存款又往前翻了一番。

   记者在李曲湾的家里看到了一幅虾拉沱村的全景图。这张照片是村子里的年轻人爬到河对面的山顶上拍摄的,照片拍得很美,照片上的村庄像一个世外桃源。被装裱过的照片配上了文字:铭记三恩——“救命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

   50多岁的李曲湾走到这张美丽的照片前,开始向记者讲述着照片上这些文字的含义,他娓娓道来,严肃认真,好像在讲述自己的家史。

  告别李曲湾,记者也告别了虾拉沱村。暮然回首,记者发现虾拉沱村竟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也许,在李曲湾等人的身上,记者看见了经历了地震的他们内心里对人性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让虾拉沱村焕发了不一样的面貌;并预示着虾拉沱村的明天!(记者 唐闯 文/图)

 

 

  

  • 上一篇:“天村兄弟”:在追逐梦想路上歌唱
  • 下一篇:❙【 东关汽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