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蔡文姬

甘孜日报    2019年04月19日

文姬踏歌图。 清代画家周慎堂 绘

    ◎田勇

      当然,我们不怀疑同样喜爱且致力于文学的曹操的动机。显然,如若没有文姬归汉,也就没有每次读,七尺男儿都会潸然泪下的《胡笳十八拍》了。我是说,文姬虽被掠,但十二年的塞外漠北生活,她是同匈奴左贤王产生了感情的。

     再说了,中外古今战争中,有几人会在敌方的土地九死一生地,去劫掠一位遗孀。所以,想必匈奴王是冲着文姬的才情去的。

     这样的感情蔡文姬是有回报的。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在异域生活十二载并育有两子,孰不生情。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第一拍的开场,文姬点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政治取向不是此篇要叙述的。接下一句的笳、琴合奏,实际上就是对民族融合的期待。整篇作品,除了泪水,我们读出对匈奴的控诉了吗?没有!如果说读出的只有怨愤,我想大家反而都能认同。

     才女,当然是文姬的形象代表。但那只是一个符号。如果从常人,从一个妻子、母亲的视觉理解《胡笳十八拍》,那我们读出的不单是泪水了。

     历史上,男人们一打输了,乃至力量相当时,想过几天安稳日子,这才会想起女人,真正想起女人。于是和亲。于是当事的男女都被歌之颂之。比如昭君与单于,解忧公主与乌孙王,比如文成与松赞干布。

     那么蔡文姬,虽不是和亲,却起到了和亲都起不到的效果。即呼唤当时仍看不见的民族融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对,从十三拍开始,我们能够觉出文姬的情绪已经在泪水中完全失控!每一拍都有之于儿子的思念和呼唤。基本上悲恸到没有了章法。不见章法才是章法,我能说的,即是苦了文姬。

     稍事沉歇后,我们所见的还是那位才女文姬,理智的母亲,为民族融合以一己之力呼号的义士文姬: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 上一篇:桃花的红
  • 下一篇:奶奶的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