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金沙江畔莲花开

甘孜日报    2021年01月26日

   ◎甲波扎西

   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在洛须可谓比比皆是,卓玛拉宫便是其中之一。卓玛的藏语意为“观音菩萨”,拉宫意为“寺庙”;卓玛拉宫的完整意思是:观音庙。该庙位于洛须镇郊南沿边,距金沙江几千米,占地面积5.5亩。相传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后所建,属藏传佛教黄教派系,影响深远,属康巴地区四座著名的观音庙之一。

   提及到卓玛拉宫的传说,这里的民众个个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当年文成公主一行随着牛和马队依江而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洛须。大队人马休整期间,文成公主深深地爱恋上了洛须美丽如画的山水和淳朴善良的人民。她离开的时候依依不舍,为了表达真诚的情愫,她把自己精心珍藏着,准备带到拉萨去的一尊观音菩萨赐给了洛须,并再三叮嘱建一座庙将其供奉起来。据说这尊观音菩萨是当年制作拉萨大召寺释迦摩尼佛像时,所剩下的材料做成的,体量不大属寸佛像。文成公主一行离开洛须不久,金沙江岸悄然矗立起了这座精致玲珑的拉宫,将珍贵的观音菩萨供奉至今。

   远眺近瞧,拉宫的大门优雅精美,造型别致,门前仰天长啸的雄狮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工艺风格;拉宫灯光辉煌,香烟缭绕,四处弥漫荡漾着浓浓的酥油味儿,耳边不时传来悠长浑厚的诵经祈福声,高大辉煌的佛龛中间,观音菩萨惟妙惟肖,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在闪动,格外吸引眼球。瞬间,让人产生很想触摸的冲动,更让人感慨万千:文成公主当年用纤纤玉手小心翼翼的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取出裹得严严实实的观音菩萨,赠给洛须民众时的场面有何等的壮观?还有成百上千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端着青稞酒和捧着洁白哈达洒泪告别文成公主那是一个怎样让人为之动容的景象呢?闪闪发光安祥恬静的观音菩萨身上,是否还留存着文成公主玉手曾经的温暖?汹涌奔泻浩浩荡荡的金沙江,是否还记得当年文成公主在身旁慢步行走的情景?还有洛须上空高挂的皎洁月亮,是否记得文成公主白玉般纯净娇美的脸庞?行走在洛须的路上四处寻觅,再也看不见文成公主当年留下的倩影,但四周山水清秀俊俏的灵气和民众淡然的心灵以及精神生活的富足,足以说明了洛须的人杰地灵。

   皎洁的白塔在金沙江畔,仿佛在眺视氤氲之中的远山近林,转经桶在一双双虔诚之手的拨动中悠悠旋转,金光灿灿辉映一方净土,在蓝天与白云之下,衬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卓玛拉宫周围密密麻麻,成片成堆的石刻垒成了一座小山,和风四起,经幡飘舞,夏阳铺天而泻,数万朵金浪轻轻飞溅。这里简直是石刻的世界,微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巨型的,各种规格的石刻应有尽有;石刻有经文,有佛像,有鸟兽等内容。在这个由石刻垒起的山峰里,每一块石块都是灵动有神的,每一行文字隐藏着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道刻印都流露出沉甸甸的记忆,堆积的是一种文化,一种让人找到归属感的文化,它所彰显的一切宛如神迹,不禁让人赞叹和流连忘返……

   出自洛须工匠手里的石刻板材分青石板和花岗石两种,高度三米有余,宽二至三米之间,厚三十至四十公分左右。其种类分彩色和素刻的。内容有五方佛、菩萨像、度母像、藏族历史人物等。无论是选择石板、颜料和工具,还是雕刻中构图、线条、造型等制作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做到严格按工艺顺序进行,一环扣一环,仔细到位,以至成形的作品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纵观康巴文化发展相关资料,石刻在洛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曾出现过不少卓越的石刻大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匠人们的工艺代代相传,他们用灵巧的双手雕刻出了无数不朽的作品。一直以来,精湛的工艺始终为世人赞美,颇受青睐!至今,以嘎玛呷青为主的不少石刻匠人受人邀请,经常到西藏和青海等地施展手艺,刻经雕像,传承民族技艺。如今,石刻艺术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获取收入的途径之一。

   洛须的石刻原材料主要取自曲哲山和夏龙山两处。曲哲山巨大的青石板光溜溜的,像刀裁斧劈的一样,平平展展,光滑细腻,经敲经打,轻轻一捶,往往换来清脆悦耳的回响;夏龙山的花岗石质地坚硬致密,吸水性低,色泽美丽,是上好的雕刻佛像之料。匠人们潜心雕刻巧夺天工,把青石板和花岗石雕琢得绚丽多姿,壮美无比。工匠们根据需要巧妙的让石块一层层剥落,用刻刀将满怀的激情与热爱植入石块中,让一个个深入骨髓的记忆定格在亘古的经文与图像之中,用智慧和工艺妆扮石块,筑起信仰与精神的殿堂!

   千百年的悠悠岁月里,让石块活灵活现的技艺始终没有走样。规模宏大的石刻墙里里外外,猎猎经幡在阳光的辉映下飘舞:像一束束火焰熊熊燃烧,像一朵朵浪花在轻轻荡漾,像一颗颗流星在满天飞翔!


  • 上一篇:在德格走一走
  • 下一篇:蚂蚁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6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