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4月23日
◎汤云明
妻子的老家在巍山,这些年来听她说了很多关于巍山的事,也亲历巍山古城和乡村品尝过众多的巍山美食,还收到过亲戚从那里带来的一些土特产。
在我的记忆中,常见的巍山美食有腌制类的辣生、吹泡肝、黑豆豉,小吃类的一根面、锅巴凉粉、豌豆锅巴、扒肉饵丝,甜点类的无花果蜜饯、中秋月饼等。
每当走在古城的街巷里,到处可见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这座小城虽然不大,但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光环中,一个传奇古国的鼎鼎大名,从走进南诏文化广场,走过关圣街,步入建造于600多年前的拱辰门开始。一个风云时代的符号、烙印和象征,也成就了这个小吃的天堂,除了林立的小吃店铺、摊点,街头一根面、蒸小糕等青铜雕像,活灵活现地展示出这个传统美食的亮点和特色。“一碗面是一根,一锅面是一根,一家人吃的是一根,一千个人吃的还是一根”这是对巍山传统小吃“一根面”最形象的描述,正是这根面,带着巍山这座古城的荣光走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
巍山是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处无量山和哀牢山腹地,这里生活着以汉族、彝族、回族为主的30多万人口,仅彝族群众就有10 多万人,因而有彝祖故里的称号。各民族长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彝族、回族为特色的民间民族美食。
巍山彝族主要聚居在山区,冬天气温低,腌肉制品不容易变质,又适合缓慢发酵,是制作腊肉的最佳时节。其中,辣生和吹泡肝是彝家两种最具特色的美食。辣生好吃,以辣为特色,就是把猪的肠子洗净和大块的排骨一起煮到两三成熟,然后切成小块段,加入辣椒、酒、盐、香油,以及各种香料腌制起来,等过一段时间入味了,就可以按需要量挑出来放到碗盘里用大火蒸熟,就成了一道口味香辣可口的美食,是下饭的好菜,也是招待客人、馈赠亲朋的佳品。现在,在专门的厂家把辣生生产出来,用真空塑料袋子包装,更方便于旅客携带和保存,也不容易变质。
而吹肝就是彝族人家最具特色的美食了,将刚宰杀的猪,猪肝从猪的胸膛取出来,除去猪胆后,清洗干净,并将火麻杆或细金竹管插入猪肝的气管。再借助打气筒或人工用口吹气,将猪肝逐渐吹泡膨胀。接着,将准备好的已经焙黄,并舂成粉末的辣椒、茴香、草果、花椒、芜荽籽、荆芥、盐巴等佐料塞进猪肝的气管,并将佐料吹送到猪肝的各个部位,再用绳子扎紧气管,将猪肝挂在通风、干燥的屋檐下晾晒,这样晾干后的猪肝,即为“吹泡肝”。
经常是有重大日子或者是亲朋好友来了才会拿出来招待,只要简单在清水里煮一下,切做成拼盘凉拌,就是一道特色菜,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吹肝,如果你来到巍山,绝对不能错过这道难得的美食。在岳父家里,我亲手加工并吃过这道好菜,遗憾的是去巍山的时候,因季节不合适,没有见过制作新鲜吹肝的过程。
回族主要居住在巍山坝子里的永建镇和大仓镇,回族群众心灵手巧,爱干净,讲究卫生,善于烹制各种佳肴,他们制作的卤腐、豆豉、豆瓣酱等咸菜美味十足实、保质期长。乳饼、乳扇等各种乳制品营养丰富、携带轻便、造型美观。回族蜜饯则以做工独特、选料讲究、味纯香甜而受到青睐。巍山回族牛干巴工艺精湛,肉色鲜艳,味道香美。
几年前中秋、国庆节期间去巍山,顺便了却岳父为父母上坟的心愿。在这里,为了品尝到最正宗的牛肉,六叔专门带着我们从大仓镇跑到回族群众聚居的永建镇,找到有当地名气的牛菜馆买了几斤回来吃。这次回老家,还第一次吃到了巍山本地风格的中秋大月饼,外形有点像蛋糕,它与昆明外表光滑的大月饼有很大的区别,品味也不尽相同。
为了传承和发扬巍山小吃文化,促进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从2011年起,巍山县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八前后举办巍山小吃节,经过多年的打造,它已经成为了美食聚会、文化交流,小吃搭台,旅游唱戏的盛会,也是是吃货们的狂欢节和美食家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