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见微而知著,鉴古可知今

甘孜日报    2022年10月26日

◎刘敬

古人读书讲求“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以吃作喻,由胃入心,从物质到精神,可谓“两个文明一起抓”矣。然而,时代不同了,即便深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抑或“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之理,太多的人依然被庸俗雷同的短视频与油腻空洞的鸡汤文裹挟着前行,陶陶然,痴痴然,却无心翻阅经史典籍,“无暇”汲取先哲智慧。这一点,作为资深新闻媒体人的丁时照先生,却迥乎不同。其初心未易,溯流而上,以如炬目光和深厚学养,从“故纸堆”中觅得璀璨芳华,复穿越时空,拨云见日,使之在当世读者的心间熠熠生辉——没错,我说的是《字里人间》一书。

《字里人间》收录了作者的100篇读书札记,正若书之副题“性灵小品百篇”所诠释的,亦可言是作者对古往今来家国之兴衰、社会之进退与个人之荣辱等探研不辍、对比反思的心灵结晶,貌似闲侃处,一针见血时,字里行间,直指人性深处。且看“妙人”“趣事”“世相”“清欢”“知音”五辑作品,可谓篇篇有渊源,事事有依据,人人有来处,短则五六百字,长则刚刚逾千,且食古而能化,笔墨随时代,以致有趣味,有意味,有韵味,令人不忍释卷。

“历史很骨感,真相都在骨头缝里。”丁时照“聊天”,每每兼有学者的谨严细致、作家的想象纵横与一个新闻人的敏感直觉。以《赤壁之疫》为例,“遥想公谨当年,也与瘟疫相关”,作者能另辟蹊径,由目下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之疫,追根溯源,从历史的“骨头缝里”发掘出当年“赤壁之战”中曹军“死者大半”却又被世人忽略的事实,即在妇孺皆知的孙刘联军与天降东风的火兵外,还有一支“隐形作乱的疫兵”,包括伤寒与血吸虫病的双重夹击。这一点,既有曹操的诗证,亦有学者的考据,更有《三国志》中《周瑜传》《刘备传》及《武帝纪》等文的相关记载。作者语言鲜活,不“掉书袋”,你我在感慨之余,忽而明白,故事的背后常有故事,生活的本相,从来不在人云亦云之中呵!

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之块垒。作者常常言在此而意在彼,文虽短,味却长,对当世众生,不管是从政为官,还是打工一方;不管是开店经商,还是耕耘杏坛……均不无裨益。你且看李斯,“从微贱时的‘人鼠之叹’,到关键时的‘人主之叹’,再到终局时的‘人狗之叹’”,他的命运却是别人做了主,千古雄文《谏逐客书》今犹在,其被腰斩于市、夷灭三族的人生悲剧却无法改写。诚如作者所说,生命不是太极图,无法循环往复。我们需要警醒的是,“李斯三叹,绝非孤例。前赴后继,代有其人。”从李斯一转再转的命运单行道中,你我看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

再如《春风风人》一篇,作者援引了齐相管仲和秦穆公的故事,告诫你我,人之为人,善德兼备的重要性。且说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名人,法家之代表,著名改革家,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其通过与因罪逃亡至齐国的原梁国与卫国宰相孟简子的一番交谈,始悟自己的改革举措弊端潜隐——孟简子逃亡,三千余门下使者惟3人跟随,只因此3人曾受其大恩,而管之改革,怕是损害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一度悖离了初衷,以至悔叹不已:“哎呀!吾必穷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而秦穆公呢,自己的宝贝骏马不慎丢失,后亲睹被三百余人宰杀分食,其一时“脑神经短路”,不仅没有治罪,反“以德报怨”,慷慨赐酒——似乎有点滑稽吧,可历史却“啪啪打脸”:三年后,恰恰因为那些误食马而得酒的人的舍生忘死以命相搏,不仅将穆公解困于危难,甚至反擒晋惠公“傲娇”凯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日未到。”老话在理呢。行良善,懂感恩,纵前途未卜,亦无畏无惧矣!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何况人哉?慎独、慎微、慎言、慎行,否则,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作者如是坦言。能见微知著,可鉴古知今,于己有益,于人有利,于事有补——你我掩卷遐思之际,作者之愿已然了遂。行笔至此,不得不特别提及书中让人印象尤深的数十幅插画。虽作者龙二在《序二》中自谦为“附庸风雅,滥竽充数”,虽万千读者似我者可能并无多少艺术积淀,但不管是油画,还是水墨画,或皆可称为写意文人画,观其形貌,揣其意旨,或浓墨重彩,渲染夸张,或简笔勾勒,抽象留白,或中西融合,庄谐并出……莫不栩栩如生地绘出了经典的历史场景、人物的悲欢忧惧,莫不隐隐暗合了相关文章的时代背景、人文精神内核。要问缘何如此,不妨百度一番,敢情擅长艺术创作的龙二原本幼读经史,诸子百家皆涉猎,诗词歌赋俱精通……于是豁然。


  • 上一篇:充分感受阅读之美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