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9月15日
◎许永强
方象瑛(1632—1702),字渭仁,号霞庄。康熙六年(1667),登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明史》。著有《健松斋集》。
1683年闰六月,方象瑛奉命典试四川。从京城到成都,再从成都到重庆。离在四川的4个月时间,赴川、还京,一路的湖光山色、风物人情,激发了方象瑛的创作热情,“山川名胜必歌咏以尽其致”。方象瑛留下了约1.1万字的《使蜀日记》,250 首的《锦官集》二卷和6篇游记。
这些诗文内容宏阔,风格雄深博雅,获得时流的广泛赞赏,也代表了方象瑛诗文的最高水准。同时《使蜀日记》不仅“可备一部蜀道路程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研究清朝入蜀道路提供了参考。
少承家学,“放游历五岳”
明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初九,方象瑛出生于浙江遂安(今浙江淳安)。淳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文献名邦”的美称。或许是遂安山清水秀的滋养和浓郁人文气息的熏陶,方象瑛“幼习举业,浸淫于六经先秦唐宋大家之书”,“九岁能文,十二岁学为诗歌小赋”,十三岁社课时,作《远山净赋》,时人为之惊异,可谓少负才名。
《远山净赋》:“鸟入林以影明,树依空而素薄。似坐久以峰来,乍会心而木落。祝暮霞其缓生,听松涛之卷壑。其风舒也,秋声到席,疏影澄波,叶将黄掩,山乍白多。散幽芬于天末,寄萧澹于崇阿。恍清音其可接,托雅意于啸歌。其月至也,高映峰明,光含石醉,夜冷仍空,宵深如媚。冰雪莹其清姿,星河澹其无翳。闲俯窗以遐瞩,欣静绿之未睡。”文章骈散结合,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写景状物,曲尽其妙,是一篇成熟的赋作。这样的作品出自 13 岁孩子之手,确实让人惊诧。
顺治辛卯、壬辰(1651、1652年)间,方象瑛与堂兄方象璜、同学李人如、毛际可、姜瑞若、黄凝禧等人读书语石山,分窗课艺,极一时人文之盛。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七年(1660年),方象瑛分别参加了两次乡试,均落第。康熙二年(1663年),方象瑛再次参加乡试,中第,时年32岁。次年(166年),赴京师会试,落第。康熙六年(1667年),举进士。
从这段时期方象瑛创作的诗歌内容看,此时期的方象瑛心境平和,未因落第、闲散居家而意志消沉。诗歌中看不到哀怨、愁思。“绝去凡近晦蒙之习,而一归清远、澹逸之旨”。闲散居家,方象瑛游历四方,纵情山水,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湖北、福建等地。游历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幽不涉,无胜不穷”。所游历之地,皆有诗歌传世,“上下数千年间,山川人物有感于中,或发为诗歌,或撰为碑记铭颂”。如游庐山,方象瑛作《望庐山》,“烟蒙紫霄峰,雨没青牛巘。五老割奇秀,山山互隐现”等诗句,把庐山的奇险、峻峭描绘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过黄河,感触于黄河的壮美,方象瑛作《渡黄河》,“千里奔驰历巨川,神河如带接遥天”“屈注东南流大海,灌轮西北拥雄边”,把黄河的壮丽写得逼真传神。只有心中有大沟壑、大境界者,方能深刻体悟并细致描摹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康熙十三年(1674年),方象瑛与毛际可举家避乱来到杭州。无论是登山、观海,还是游寺、访友,方象瑛都留有诗篇,尤其是与毛际可、毛先舒及西陵诸子的《思古堂雅集》,更是东南诗坛的一笔宝贵财富。
典试四川,写景咏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方象瑛奉旨任主考官,与吏部员外郎王材任典试四川。七月初一从京城出发,经河北、山西、陕西入川。
九月初二到达成都,当时的四川刚经历战乱,凋敝不堪,百废待兴。前来参加乡试的不满千人,只“幸获一卷护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方象瑛悉心甄录,“爱惜惟恐其失,故早夜搜阅,得士四十二人”,大半名下寒士,皆年少,有拔尽蜀士之誉。
四川自然景观众多,独具特色,方象瑛创作了40余首写景咏物抒情诗,真实记录下他在巴蜀的所见所感。刚入川境,蜀地山川的险恶让方象瑛感到惊异,他在《龙洞背》中描摹了龙洞背的险峻形势,赞叹“羌山多灵奇,策名此为最”,使人读之如临其境。《石宝驿一带,石奇甚,得十二韵》中,诗人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描摹江岸石奇绝峥嵘,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景“仿佛画图见,都无斧凿痕。米颠如乍遇,狂拜不须论”。爱石成癖的大书画家米芾见了,一定会为之倾倒不已。在描摹、赞叹四川自然形胜的同时,方象瑛常引发感悟。描绘了瞿塘峡奇险的《瞿塘峡》,诗人联想历史上那些恃险而亡的史实,从而发出“乃知恃险非全策,山川岂为人争强”的感悟。
对巴蜀城市形势方象瑛也有描绘,《抵重庆府》“石拥高城俯巨流,西南形胜古渝州”。一些诗写景清新自然,如《江行》《夜泊南溪县》《望雪山》《江雨》等,其中《望雪山》写得尤为出色:“未是峨眉境,何来入座看。蛮中晴亦雪,徼外暑偏寒。云散千峰白,霜凝万壑丹。鳞鳞望不尽,指点是松潘。”描绘出一幅乌云散去,千山负雪一片银白,寒霜凝树,万壑枫林醉叶流丹的画面。冷色与暖色反衬,洁白与鲜红辉映,使整个画面十分绚丽。诗题有自注:“在威州,距会城二百余里,晓起登楼望之,九峰皆白。”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但在历经多次战乱后,人口锐减、民生凋敝。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给方象瑛带来极大的冲击,他写了一些充满深厚历史感、哀悯瘠痍的诗篇。其中五言长篇《哀川北》尤为人所称道。这首诗共64句,320字,也是方象瑛巴蜀诗歌中最长的一首。“……七日发阆州,五日远潼川。中江近千里,四顾无人烟。蓬蒿无道路,老树长原田。豺虎白昼嗥,猿狖啼树间。行旅各悄悄,怵惕未敢前。停车问野老,沃土古所传。往昔全盛时,夹道多官廛。川北号陆海,民物纷喧阗。胜国当未造,献忠恣屠煎。杀人供戏乐,焚烧遍郊原。两川百万众,先后膏戈铤。锋镝苦未歇,饥疫频颠连。青磷照梓益,白骨横巴绵……”诗人将历史上川北曾经的繁华景象与历经战乱后满目疮痍作了写实性的对比描绘,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照,字里行间透出诗人的悲悯之情。不过,方象瑛以官府的“当朝”眼光,忧患现实,渴望再造盛世。结句“十年计生聚,烟火当依然。君看昏垫后,八表乐薰弦”就体现了“清初当朝诗人”寄希望于朝政的官宦特质。
《抵保宁府》《潼川州》《废墟》皆属于此类诗作。如《潼川州》:闻道潼川胜,兵戈十载余。荒榛萦廨市,废郭冷丘墟。”虽然也写自然之景,但写的是残破凋敝之景,诗人借景抒发对历经战乱后四川衰败景象的感伤。这些诗对了解清初四川社会经济状况极具价值。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