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1月26日
◎贾登荣
一个不期而至的电话,让作家肯特·纳尔本来到美国最北部的荒芜之地,展开了一次别致的旅行。纳尔本在印第安老人丹的带领下,穿过印第安人居住的城镇,走过被人遗忘的道路,了解到一段沉重的历史。这次奇特的旅行,让作家写出了这本非虚构作品《帕哈萨帕之歌》。
《帕哈萨帕之歌》一书,还原了一段沉痛而鲜活的历史,展示了少有人关注的美国种族问题。肯特·纳尔本千里迢迢来到丹所在的原住民区域后,由于多年来种族间形成的隔阂、误解,让他们一时无法找到共同的语言,丹对纳尔本的态度总是不冷不热,让纳尔本产生了不再继续采访下去的想法。就在他打算离开时,丹的孙女韦诺纳拿出一沓旧照片,讲述了照片里的故事:很小的时候,丹就被绑架,“被带到一所寄宿制学校,他们剪掉了他的头发,烧了他的皮绑腿和鹿皮鞋”;同时,丹的父亲因为抱怨警察强行把自己的儿子带到寄宿制学校而被逮捕。更可怕的是,白人强制不准印第安人说“自己的语言。”一旦发现,就会“让他跪在大理石上,惩罚他达半个小时。”对他们长得不好的牙齿,不使用麻醉剂就拔。因为尿床,“女看守每天晚上在他的阴茎末端皮肤上裹上钓鱼钱,”后来阴茎发生严重感染,“差点就死了”。听完这个故事后,作家受到深深的震撼,终于明白丹对自己冷漠的缘由:当年错误的种族政策给丹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于是,他坚持住了下来。然后,他又陪着丹展开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纳尔本慢慢听到了丹内心的想法与感受。比如,对于白人如今喜欢印第安人文化,千方百计在自己身上贴上一些印第安人符号的做法,丹并不以为这是白人对印第安人文化的认同,而觉得“白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想用掉所有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一部分。即使他们在身体上不能拥有某样东西,他们也想在精神上占有它。”也就是说,白人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占有印第安人的文明。最后,丹也说明了自己怨恨白人的理由:“我们族人曾经欢迎过你们白人,可你们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你们用你们的宗教、疾病、威士忌酒和枪炮来毁灭我们”。也就是,白人对印第安人领土的占有、财富的掠夺等,从此在印第安人心灵中留下了阴影。有了这样的交流沟通以后,丹“的手握住我的手,像老虎钳一样紧紧握住。”一笑泯恩仇。就是这么一握,终于让坚冰融化。从此,他们变成了朋友、兄弟、亲人。其实,在历史的进程中,民族之间,种族之间,总会产生一些误会与隔阂。但只要主动交流、主动沟通,任何误解与隔阂,都会化为灰飞烟灭的。
《帕哈萨帕之歌》一书故事波澜起伏,洞察细腻深刻,人物鲜活生动,既让人得到阅读的快感,又能够引发无尽的思考。首先,《帕哈萨帕之歌》的故事十分精彩,充满着悬念与戏剧性,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作家与丹的交往过程:纳尔本满怀喜悦来到丹的家,老人开门见山提出要纳尔本为自己写回忆录。不过,谈话到中途,老人突然说,“我要去睡觉了”,然后就关上了门,把作家一个人扔在屋子里。后来,两人更是经常发生磕磕绊绊,不断争吵,但最后,当他们站在一座惨遭白人杀害的印第安人纪念碑前时,纳尔本沉默了,“背靠在死者纪念碑上,我还在发抖”;而丹”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轻轻地环住我”,并且说,“不要浪费时间再去战斗了,我们得把我们的怨气深埋心底。你们白人必须学会丢掉自己的傲慢。白人不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的物种。”至此,纳尔本与丹实现了由相互抗拒,再到相互接纳,最后达到相互理解。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帕哈萨帕之歌》一书中的几位印第安人,个性鲜明,各具风采。除印第安老人丹的形象感人外,修理工大块头也给读者留下难忘的记忆。当纳尔本的汽车出现故障时,修理工大块头出现了。他“体重肯定有四百多磅。头有篮球那么大那么圆。一件肮脏的白T恤大得像把雨伞,他穿着一双很脏的白色高帮网球鞋,没有鞋带。”对汽车检查以后,只说了一句,“看过了,能修好。”以后再问,大块头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是沉默不语。几天以后,汽车回到手中时,“开起来像新的一样。挂挡更顺溜,马力也变得更强”,自己想多给点修理费,但大块头坚持只收下20元钱。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一个老实厚道,手艺精湛的印第安人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