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8月16日
重走泸定桥,追忆难忘岁月。
泸定桥。
远眺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
◎郭昌平
《康熙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书籍,也是我国收录汉字最多的一本字典。在我国的汉字中,其权威性一直都是有口皆碑的。
在《康熙字典》中,我曾查阅过什么是“桥”。书曰:“水梁”也。细想,确实。水上架梁当为桥,这大约是最为简明的一个解释了。书又曰:“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桥。”也就是说,桥是诞生于秦昭王时期。现在算来,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大渡河上有桥则是三百多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编《康熙字典》,但康熙却在大渡河上游选址建了一座铁索桥,钦定为“泸定桥”,意为泸河平定之意。此桥当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沟通了两岸的各族人民,于是就有人家在桥头定居,为过往客商提供便利。经年累月,定居者日多,形成一座城池,城随桥名,泸定便从此成为了这座城的名字。
城随桥名,桥令城兴。桥像一个影子附着在这座城的身上,桥事,也就成了这座城永远也摆不完的“龙门阵”。
说起桥事,这里的人必然最先说起的是八十多年前最让他们值得自豪的那次发生在铁索桥上的战斗。
那是一九三五年五月底的一天,一支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队伍,如同天兵一样突然降临在了桥的西岸。守桥的国民党军队大约早就知道这支队伍要从这里经过,于是将桥上的桥板撤掉,只剩十三根铁链空当当地留在河上。正值初夏时节,河水汹涌。桥东头的机枪,时不时一阵扫射,要想过河,堪比登天。爷爷的爷爷,住在桥西,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他说,这些戴八角帽的人,一点也不怕死,一声令下,就抓住铁索往前冲,后面的人,就从老百姓那里借来门板铺在桥上一起上。那阵仗(阵势)啊,几辈人都没见过。迎着枪林弹雨,不要命地前进。前面的人牺牲了,后面的人又补上。桥东头守桥的队伍哪里见过这架式,桥也不守了,一把火点燃桥楼,爬起来转身就跑得一干二净。
爷爷的爷爷,就是从这次战斗认识了这支队伍,说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他却不知道这次战斗对国家有多重要,直到几十年后,孙子读小学了,有一天从学校回来,说当年泸定桥的战斗都写上书本了,毛主席还为这座桥写有诗句,他才知道那场战斗的重要性。于是,逢人就爱讲上几句当年他见识的红军。后来县里来了客人,还真的请他去讲过当年的战事,这成了他一辈子的荣誉。
一九五〇年三月,五星红旗插到了泸定桥上,当年的红军队伍又回来了。同年十一月,就在泸定铁索桥的上游不远处,开始修建一座可以通汽车的钢缆悬桥,爷爷的父亲报名去支援解放军修桥。他虽然没有什么技术,但却有一身的劳力,争着抢着干活。第二年五月,这座可以过汽车的大桥完工了,当一辆辆满载着解放军战士的汽车从桥上经过时,爷爷的父亲那高兴劲就不提了。每每有空,他总要到桥边转转,他说桥墩上有朱总司令题写的对联。他没多少文化,但这副对联他却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上联是:“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下联是:“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桥名是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大渡河桥”。几十年后,当他再一次讲起这些事时,他都还能背诵这些。
一九七一年,距钢缆悬桥上游不远的地方,开始修建一座大型的石拱桥,这在当时的泸定县,算得上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开工那天,工地上人山人海,仿佛全城的人都来了。大家兴高采烈,脸上挂满笑意。几位老人感慨地说:“想不到大渡河上竟然要盖石拱桥!”“有啥想不到,共产党就没有不能干的事。”年轻人中有人顶了出去,几位老人不生气,笑哈哈地说:“是啊,朝代不一样了。”有知事的人高声讲:“这石桥修好后,过桥就再不用管制了,行人和汽车敞开走!”于是,人群中又扬起一阵赞叹。爷爷参加了这座石拱桥的建设,他有文化,负责接待和介绍。那段时间,县里开什么会,都要来工地参观,州里的人也来,一时间竟成了县里的脸面,爷爷也成了县里的名人。他牵着我走在街上,胸脯总是挺得高高的,可自豪着呢!
真正让泸定人惊掉下巴的是前几年,不知不觉间,在泸定咱里村上面大渡河两岸的山背上立起了四根大柱子,站在公路上,望不到顶,谁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当有一天说是修建通往康定的高速公路的跨河大桥时,全城的人都不相信。这也太夸张了吧,桥都快修到山顶了,这桥怎么架?说是用钢缆,这么大的跨度,钢缆能行吗?十三根铁链的铁索桥都过不了汽车,两根钢缆就能承重几十吨的大卡车,而且还这么长?一时之间,各种民间的不解像潮水一般涌来,大家的注意力从来没有像这次这么集中,饭前饭后讲的是它,酒后茶余讲的是它,更有不少的关心者,专门抽空也要走几公里的路到工地溜达溜达,要亲眼见证一下这桥是怎么修的。
闲谈归闲谈,施工却没有一刻停留。大桥在建设者的手上从四根柱子开始,到钢缆的架设,再到钢桁梁的吊架、路面的铺设,大桥在全城人的仰望之中,一天一个模样,而赞叹也在这种变化中一浪高过一浪。当二〇一八年最后一天的早上,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大量的汽车开过这座被誉为“天上的大桥”时,泸定人民的惊叹声达到了一个顶点。那天,父亲受爷爷的委托,专门开车来到大桥下,用相机记录下了汽车快速从桥上经过的画面,拿回家给爷爷看。爷爷看着看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唠叨:“想不到啊,想不到!”
其实,真正让爷爷想不到的是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八日这一天,在泸定城郊一个叫四坪的村子后面的山坡上,一场名叫“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动员大会”隆重举行,与这个动员大会一并举行的还有北京、拉萨两个会场,北京是主会场,拉萨和泸定是分会场。四川省委书记亲临了泸定的会场,并和各位嘉宾一同挥铲为泸定段开工奠基。泸定开工建设的是一座特大火车大桥,就在那座高速公路大桥的下面一点,但比起高速公路大桥要更大、更长。
那一天,爸爸参加了动员大会,爷爷在家中看电视。晚饭时,爷爷破例让上了一瓶白酒,爸爸陪着他,两爷子都很高兴,话也多,讲的全是泸定的桥事。从爷爷的爷爷一直讲到如今,酒喝了不少,奇怪的是他俩都没醉意。那晚爷爷睡得很沉,我想他一定进入了一个十分美好的梦中。
(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