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10月24日
美丽的麦宿沟。 全媒体中心图片库供图
一座座工坊错落有致。 全媒体中心图片库供图
介绍麦宿手工艺。 陈杨 摄
开栏语:
一个地方,成为民族手工艺的沃土。在这里,一群人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淬炼心性,用“美”回报时光和岁月,让古老文化源源流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今年8月,我州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对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甘孜的珍贵文化进行周密部署。为此,我们于年初策划,以记者蹲点的形式,在被誉为“中国传统藏民族手工艺之乡”的德格县麦宿镇蹲点采访,邂逅工艺之美、遇见匠人之心,见证民族文化曾经璀璨今又流芳,书写出新时代中国梦的绚丽篇章。现特开设“藏艺匠心——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麦宿纪实”专栏,以期讲好传承故事、致敬工匠绝活。敬请读者垂注。
◎全媒体记者 陈杨 谢臣仁 文/图
秋日的高原,空气里满是粮食的味道。
青稞泛黄,在风中一层层地涌动,起伏之间,一阵阵麦香洋溢出来,绵柔持久。
春种秋收,粮食的初衷陶醉着高原的子民。麦宿,这个川西高原腹地,在安静中蕴含着祥和。那些质朴的村民,在这即将到来的好收成中恬然一笑,走进工坊,娴熟手作,传递着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七月,我们离开快节奏的生活、脱离那些繁杂琐事,流连在工坊之间,寻找民族传统手工艺价值内涵。这些从事手艺的人,从简约的生活开始,黎明开工,黄昏打烊。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动作,都是丰富的表达,美好这个词在这里被进一步重构,用近似痴魔的执着构筑起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麦宿在哪里
鹰在高空,黑色的羽翼带着风声,在白云之间翱翔,有那一刻,静止不动,就像白云在托着它走。
天空之下,车在两山之间的河谷穿行。
山是千年的山,树是百年的树。麦宿河水潺潺流动,每一滴水都很热闹,它们把自己交给石头,声音长出脚,在与石头说话,叽叽喳喳,让每一块高耸的石头都愿意放下身段。
放下的还有我们忙碌的生活。
平常的日子总是忙碌的。到麦宿,我们准备了很久。自2000年起,我们与麦宿都有短暂的相遇,走马观花的“几面之缘”让我们期盼更长时间的驻留。
心向往之,2024年的7月,出发,目标——麦宿。
麦宿在哪里?
在地图上,麦宿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圆点。而这个小圆点具象到空间和时间,那就是距离成都900公里的距离。用我们的车轱辘计算,那就是16小时的车程。
2024年7月21日,清晨7点,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经过14小时的颠簸,晚上9点才到达德格县城。歇息,第二天一早,奔赴麦宿。
从县城出发,沿金沙江而行。正值高原雨季,金沙江浑黄、奔涌、桀骜不驯,浪涛与江岸碰撞,发出剧烈的声响。以江为界,江西岸是西藏的江达县,江东岸是四川的德格县。在陡壁上凿出的沿江公路上南行,行驶近一小时,再从丁青桥沿麦曲河逆流而上,经过一段又窄又急的路段后,视野逐渐被一片开阔的犹如世外桃源的河谷点亮。
这就是麦宿,藏语称之为药谷圣地的麦宿。
眼前,河谷两旁的青山上,长满参天古树,像一个个卫士守护着这片绿洲;沙鲁里山脉的冰雪融水顺着蜿蜒的麦曲河,浇灌着两旁绿意葱笼的青稞地、豌豆地,滋润着弥漫香味的种有中藏药材的土地;绛红色藏房散落在河谷间,不时有小孩打开窗户,探出小脑袋,羞涩地露出满脸灿烂的笑容;脸上布满高原红的阿姐冲我们打招呼,说着我们不太懂的藏语,充满热情。
麦宿就在这里。在中国、在四川、在川西、在甘孜德格。沿成都走雅康高速、接国道318线转国道317线,到德格再走岗白(岗托到白玉)公路折转麦宿。
通往麦宿的公路经过多次改造,如今已全是平整的柏油路,相对过去轻松不少。当然,随着甘孜空中交通的发展,如果你想节约时间,也可以选择飞机出行,从成都直达甘孜格萨尔机场,换乘汽车从德格马尼干戈镇到白玉县登龙乡,再到麦宿镇,只需在路途上耽搁半天时间。
这就是麦宿,高耸的山峰、奔腾的河流、宽阔的谷地、淳朴的人们,具象到不再是地图上的方寸之地。这只是我们的“初相识”,而更深层认识麦宿,我们希冀能通过此行找到答案。
更深层地认识麦宿,是在麦宿镇党委书记四郎降称的交流中,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与当地工匠艺人的接触中,才明白了麦宿在哪里。
麦宿在心里
黝黑的皮肤、微卷的头发和发福的身体,说起话来总是眯着眼睛作思考状,声音嘶哑却十分洪亮。一见面,这位康巴汉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四郎降称说,麦宿镇作为“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不仅是看这里绝美的风景,更要看这里的工坊,感受工匠艺人的传承,才会找到麦宿在哪里。
在四郎降称的引见下,我们在麦宿镇的一处山坡上的一幢藏房见到了今年已经78岁的洛热彭措老人。洛热彭措不仅是涉藏地区知名藏医,还精通多种手工艺制作,更是熟知当地手工艺历史。藏房二楼敞亮的客厅里,洛热彭措花白发须松乱,盘腿静静坐在藏床边上,不断沉思回忆,用极缓的语气娓娓道来麦宿的过往。
麦宿位于德格县境内东南部,地处麦宿河中游,四周山脉连绵,西边被滔滔金沙江所阻隔;过去当地群众骑马到县城,最快也要五天时间。直到1992年,当地才修通一条通行条件极差的公路。或许由于过去交通不畅,与外界所隔绝,也或许当地珍稀资源匮乏,收入来源单一,当地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社会模式,木雕、藏医药、黑土陶、唐卡绘画、金属锻造、牛羊绒编织等手工艺相继出现,且种类齐全,极大地满足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大约200年前,整个麦宿片区的手工艺制作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随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麦宿,点燃了当地群众学习手工技艺的热情,纷纷到金属锻造技艺大师扎西多吉、唐卡绘画大师泽批、黑土陶制作大师扎西南江等手工艺大师处学习手工技艺。在麦宿,所有手工艺大师招收徒弟的条件,无一例外都是:不分家族、不分民族,不分本地、不分外地,穷人优先,品行端正,不抽烟喝酒、不做违法之事。同时,学费全免。这一时期,当地手工艺人得到极大增长。
时间到了2001年,随着当地群众对改善生活的渴望和对传承技艺的热爱,木雕、金属锻造、土陶制作、唐卡绘画、房屋彩绘、牛羊绒编织等6个班同时开班。发展到2013年,当地已有在册1000名技艺娴熟的工匠艺人。洛热彭措说,这1000名技艺娴熟的工匠是登记在册的,所以他记得很清楚。
麦宿手工艺得到迅猛发展,更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2017年,17个扶贫车间在麦宿建成,当地群众可以自行到扶贫车间选择学习感兴趣的手工技艺。扶贫车间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更让传统技艺得到了赓续薪传。
如今,随着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加之国家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力度,扶贫车间已华丽转身为工坊,已从过去的17个发展到现在的29个,当地有近3000名工匠从事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制作,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1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是数不胜数。过去大家学习手工艺,更多是为生活所迫,发展到现在,大家则以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而骄傲。
一顿火锅、一瓶烈酒、一段故事。2024年7月23日,在钦乐工坊民宿大厅,曾拍摄短视频让理塘丁真走红的摄影师胡波带着女儿在麦宿度过自己的生日。这已是他在麦宿度过的第四个生日,他与麦宿结下不解之缘。2021年,他花了12天拍遍麦宿工坊、零距离接触当地工匠艺人,剪辑成一部纪录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他对纪录片的“注脚”如是说:“麦宿是康巴文化精华的荟萃之地,如此多的手工艺人集聚这里,这在涉藏地区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胡波发自内心的真切表达,也是更多人对麦宿的惊叹。四郎降称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账,全镇12个行政村、1099户,常住人口6000人中有近3000人从事手工艺制作,除去读书的学生和在家的老年人,几乎全员都是工匠艺人了,大家以制作麦宿手工艺而自豪。
麦宿在哪里?
麦宿手造已深入人心,麦宿就在大家的心里!
麦宿在世界
河水缓缓流淌,麦曲河两岸工坊遍布。钦乐工坊錾刻师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嘎勉唐卡工坊画师在画布上作画时的沙沙声、扎堪仓黑陶工坊土陶工匠锤打泥土时的呯呯声……工匠艺人制作手工艺品时蹦出的声响和潺湲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出一首华美的交响乐。
随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走近质朴的人们、陶醉于满布张力的交响。这些质朴的人们,是农牧民,耕种劳作、牧马放牛,捡拾松茸、采挖虫草,在执着中流转千百年的农耕文化;是手艺人,是洛作巴,倚居深山,在水潺鸟鸣中,数十年如一日,静默执着,忠于初心,精于手艺。
在这些工匠艺人粗糙但灵巧的双手制作下,经过漫长而枯燥的时间打磨,一件件精美手工艺品横空出世。每件手工艺品都洒满了每位工匠的汗水,也凝结了每位工匠的智慧,更蕴含着每位工匠的故事,饱含了历久弥新的工匠精神。在交谈过程中,这些工匠艺人们不擅言谈,他们很多都没走出过麦宿,但是他们制作的这些手工艺品,却通过物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远赴美国、法国、瑞士等地,成为收藏家们收藏的珍品。
麦宿手造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一睹芳容。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麦宿手工艺让大洋彼岸的学者着迷。2017年,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教授、迪奥品牌印花设计师艾丽莎·帕洛米诺和她带领的15名学生所组成的学习考察团队在麦宿开展为期一周的“寻美”之旅。一周时间虽短,意义却极为深远。学习考察中,艾丽莎·帕洛米诺一行参观工坊、与工匠交流、了解藏民族文化和麦宿传统手工技艺,深入探究民间技艺的精妙和神秘,在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进行了一场时尚与传统的艺术碰撞。
当然,也有众多从麦宿走出去的年轻人返回家乡,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弘扬。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达瓦占玛的故事是现代版的“归去来兮”。2017年,麦宿藏族女青年达瓦占玛在美国Bay Path University毕业并且拿到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双学位,及Bay Path University Honor’s Program 荣誉团体学业证书后,毅然回到麦宿,决心带动当地手工艺发展。通过不懈努力,钦乐品牌的产品远销欧美和港台地区,其成立的德格县宗萨宁达艺术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四川省甘孜州首家文化产品出口单位。
在展览厅,达瓦占玛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两尊利玛铜佛像,这两尊铜像就要邮寄到法国了。虽然历经多代人努力,利玛铜佛像铸造成功率仍不足30%,耳濡目染的达瓦占玛深知一座利玛铜佛像凝结了工坊工匠多少心血。送别之时,达瓦占玛欣赏目光中更多不舍。
达瓦占玛的丈夫根秋旦珠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是川西地区少有的精通汉、藏、英、法四语导游,每天夫妇二人要接待很多批世界各地前来参观钦乐工坊的游客,用不同语言不厌其烦并自豪地详细介绍利玛铜制作工艺。
同样留学国外的扎西曲措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如同燕子对家园的执着回归,这份情感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灵深处。从Nepal college毕业后,回到阔别已久的麦宿,沿着母亲和祖辈的道路,致力于保护、传承,并发扬娜叶牦牛绒编织技艺。
2019年,扎西曲措有幸参加中央民族在学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化时尚创意提升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近4个月的实践创作,她的作品登上了2020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TOGETHER”主题专场,展示了藏族传统手工编织创新设计应用,以现代时尚的语境表达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当地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01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汉翻译专业的伍金曲珍,从小在德格麦宿长大。在西藏昌都工作六年后,2019年决然返回麦宿,因为她热衷于追寻千百年来,麦宿丰富多彩的手工艺记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她还有个梦想,就是嫁给一名工匠手艺人,最终得以如愿。
更多热爱麦宿的人们,则通过互联网,把麦宿连接到全世界。
麦宿保持着从未间断的技艺传承,所有工坊都是对外开放,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近距离看到每项制作流程,看到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手工艺术的结合,也能免费参与其中。
在每个工坊,时常能看到对传统技艺感兴趣从各地赶来的年轻人。为麦宿黑陶制作着迷的无锡小伙陈勇,专程驱车数千公里来到麦宿,布包里装满了黑陶工匠们制作的各种黑陶产品,只为探究黑陶中蕴含的对人有益的微量元素。
成都女孩黄子修在根呷火热黑陶工坊已免费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学习这门传统技艺让她十分着迷,她用食指指了指自己的头,和师傅一样,所有的设计图纸都在他脑袋里。
2014年,湖北“90后”汉族女孩冉恩波怀着对唐卡绘画的热爱来到麦宿,拜师当地噶勉唐卡大师泽批。出师后,冉恩波兜兜转转了多地后,再次返回麦宿。如今,居住在麦宿镇荒达村,冉恩波声称,只有在如世外桃源的麦宿,才能静下心来画好唐卡。当然冉恩波也在借助互联网,向外宣传唐卡绘画技艺,让更多的人喜爱这一传统技艺,知晓麦宿。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来麦宿的理由。或许为美景,或许为艺术,或许只为找寻心中的那片宁静和向往。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