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扭丽
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缘于一位摆书摊的老大爷,因为看书与老人结缘成为一生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县城汽车站工作的父亲将我从村子的小学转到了县城上学,放学后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汽车站的候车室。
在候车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位摆书摊的老人,他是一位慈祥的聋哑老人,年龄大约有七十多岁,头发花白,牙齿脱落,满脸皱纹,皮肤黝黑,腿脚不太方便,走路时拄着棍子,一步一步缓慢向前挪动,十分吃力。老人前面的地上摆了上百本小人书,那时小人书也叫连环画,以图画为主,配以文字,是八十年代很流行的书籍,也是小学生们的最爱。书摊上的这些书是用来借阅的,租一本2分钱,只能在现场看,不能带走。
老人坐着时,不时用手里的棍子整理着被翻乱的小人书。等车之余,旅客们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书,与摆书摊的老人成了候车室里的一道风景。
大多时间,老人都沉默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地盯着前方,或打盹小眯,与别人交流主要靠手语,他时常伸出两根手指,告诉借阅者看一本书的价格,当然可以讲价,4分钱可能看三本。老人每天能挣到几角钱,在当时已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那时,父亲每月的工资不过二十几元钱。
由于当年家里经济不好,除了买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家里的孩子一般没有零花钱。能借阅小人书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奢望的事,每天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就会到候车室,盯着地上的一本本小人书,谋划着有了钱后先看哪一本。
有时候买完学习用品后会节省几分钱,我就很开心地来到书摊前,理直气壮地挑起书来,对借阅的小人书每次都会爱不释手,看上两三遍才会还回去。那时看过的《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红灯记》、《红楼梦》、《水浒传》、《西厢记》等好多故事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刻意地去寻找有关这些小人书的小说书来看,从而在中学时代就读过了许多与小人书有关的书。
为了多看一本书,我就开动脑筋,运用小孩子的聪明,每次租借小人书时,就会叫上要借书的最好的朋友,每人借上一本,看过之后就趁老人不注意,悄悄地交换着来看。以为动作很隐蔽,摆摊的老人没看见,后来悄悄观察,才发现老人早就发现了我们的小伎俩。在我们偷偷换书的时候,我发现他只是善意地笑了笑,并没有拆穿和制止。那是我看到他少有的笑容,老人的行为给没钱而想看书的我另一种温暖的记忆。
每天下午六点汽车站下班后,老人就会收拾书摊。由于他行动不便,每次收拾那些书对他来说都颇显困难,往往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收拾完毕。看着他吃力地收起一本本书,我就主动跑过去,帮着他将地上的书整理起来,放在他身边的一个小木箱里,快收拾完时,老人的儿子就会过来,帮着老人收拾,并将老人和书拉走。
有一天,我又来到候着室,看着地上摆放的一本本小人书,特别是那些新增加的新书。摆摊老人却招手将我叫到跟前,他拿起一本新购置的小人书递给我,示意我拿去看。我身无分文,迟疑着不肯接,老人却将书硬塞到我手里让我看,我十分感激地拿起书,埋头看了起来。
“妞妞,以后想看书给爸说,咱们出钱看,那位摆书摊的老人家也不容易,那么大年纪,家里还指望他挣钱补贴家用,院里的小朋友都像你一样看书不给钱,那他拿什么挣钱养家,拿什么再添置新书?”免费看书半个月后,地摊上的书基本上被我看完了,这件事却被小伙伴告密给我父亲,父亲狠狠地批评了我,并领着我来到书摊前,将两元钱交给老人,并用手语告诉老人以后千万不要让我免费看书。
从那以后,父亲每周都会给我零用钱让我去看书,老人添置新书时,我都会一睹为快,有好的图书还会推荐给院子里的好朋友去看,大家也会用零花钱去借书看。
摆书摊的老人和他经营的小人书陪着我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成为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三十年过去了,老人也许早就不在世上了,但我依然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