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31日
“‘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党找麻烦,任何时候都不要打着他的名号向党索要什么。’这是我祖父去世时对我父亲的遗言。”孙贤荣不停的重复这句话向笔者介绍道。7月13日,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寻找藏区红色印记”暑期实践团来到泸定县兴隆镇兴隆村,寻访这里的红军后人,了解红军长征时期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唐小兵 徐江微
老红军临终遗言代代传
孙贤荣是泸定县兴隆镇兴隆村村支部书记,其祖父孙名山曾是长征时期中央红军警卫营营长,是真正的老红军。据地方志记载,孙贤荣祖父孙名山从江西瑞金一路长征来到甘孜,曾参加强渡乌江和大渡河的战役,在石门坎战役中身受重伤留在泸定,身上有七处枪伤。为躲避国民党的“清共清红”运动不得已躲到原始森林中,靠野果、野菜充饥,睡在草铺的床上,就这样过了720多天的野人生活。“我对爷爷的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他很瘦小,但是后来父辈给我们讲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们对红军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孙贤荣说。
为了继承祖父的红军精神,孙贤荣17岁的时候就选择了参军,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祖父生前所在的部队,一呆就是五年。一讲到祖父临终遗言,孙贤荣就感慨万分,“祖父临终前交代我父亲的话,父亲在临终前原封不动的传达给我们这些孩子,这些年我们也是坚持遵循着祖父和父亲的遗训,认真生活、认真做人。”作为老红军的后代,孙贤荣和其父亲完全可以依靠这个身份获得很好的工作和待遇,但孙贤荣和其父亲都谨记祖父的遗训:“绝不能打着我的名号向党索要什么。”孙贤荣不仅拒绝了政府提供的工作,而且还自愿回到村里为兴隆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孙贤荣的带领下,他自己发动群众筹资建设村上的公共服务设施。
红军精神的当下体现
老红军孙名山的临终遗言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孙贤荣领带村民奔小康的动力。兴隆镇属于革命老区,全面实现小康任重道远。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精神就是激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去战斗。在当下,红军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兴隆村村支部书记,孙贤荣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他带领村民种植羊肚菌、高山核桃和草莓,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也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我来到兴隆村当书记的时候村里一分钱都没有,刚开始都是自己垫钱发展农业。后来发展好了,只要每年的技术跟上,菌苗好,仅种羊肚菌一年一亩地就能赚1万块钱。”说到这儿,孙贤荣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随后,孙贤荣带领笔者前往他种植的万亩核桃园进行参观,核桃园在几百米高的山上,一颗颗还处在半熟状态的核桃挂满枝头。“这一大片山头全是核桃,等到成熟的时候就能收获很多核桃,我们也主要靠这个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孙贤荣介绍说。
除了山核桃、菌菇的种植,孙贤荣还创办了自己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不仅如此,他还关心群众生活,邀请村里五户贫困户入股养鱼基地,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孙贤荣说:“红军都能吃苦耐劳取得长征胜利,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更要发扬好革命先辈的红军精神,起好带头作用,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公信力,群众才能永远跟党走,相信这个村干部是为大家办实事的。”说到带头作用,孙贤荣还向笔者介绍了当年为了防洪,不得不组织村民修建河堤,这个时候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做事,群众才会跟着干事。不仅如此,对参加修河堤的村民每人每天发5块钱的补贴,而党员干部只有2块钱补贴。除此之外,村里的公路、路灯、一部分河堤都是孙贤荣带领村民自己筹资修建的,有钱的多拿点,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些都是为了方便村民,所以大家都很愿意加入。”孙贤荣说。
用红军精神丰富文化生活
老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如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孙贤荣常常思考的问题。作为红军后人,孙贤荣说:“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实事求是是我对红军精神的理解,这些品质也指引着我作为一个村干部如何更好地发扬红军精神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兴隆村的村委会办公楼里,党员远程教育室、小电影院、图书室、卫生室、电子琴室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孙贤荣向笔者介绍说,以前条件不是很好的时候,村民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回家,有时候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但后来党和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甘孜作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更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经过几年的建设,群众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年7月1日,兴隆镇党委主办,兴隆村承办的“永远跟党走”庆“七一”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村民的点赞。”孙贤荣说,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012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决定将会议室改成小型电影院,每当有空的时候村里就会组织一次集体观影活动。又在去年开设了一间图书室,里面的图书免费提供给村民进行阅读。村委会的院子每晚也会成为村民们跳广场舞的地方,虽然身处大山,但兴隆村依旧响应政府号召,积极组织建设,将时代元素很好的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承红军精神的一家人
今年年近80的龙昌明老人是当年泸定解放后和孙名山在同一个公社生产队工作过的同事,同时也是兴隆村村民,据他介绍,孙名山在1950年解放泸定之后,就留在兴隆村带领村民改田改土,以农为本,改变兴隆村百姓吃饭问题。将原本只有30多亩地的兴隆村变成了拥有120多亩良田的大村。谈到孙名山,龙昌明深有感触:“他真的就是很好地发扬了红军精神,什么都为老百姓着想,带领我们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
“他们一家都是为老百姓做事的,孙书记担任两届村支部书记期间,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谨遵了他父亲临终的遗言,很值得我们尊敬。”村民罗晋明这样评价孙贤荣。孙贤荣家中除了祖父是老红军外,他的姨夫也曾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民族英雄,为解放甘孜做出了贡献。他19岁的儿子虽然还是在校学生,但也时刻铭记家族遗训,积极参加红色活动,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红色长征”话剧演出。在被问到身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里会不会有很多感触时,孙宝逸告诉笔者:“我觉得很骄傲,我会继续将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