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藏传佛教艺术的线条、色彩之美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24日

◎扎西次仁

我们在欣赏藏传佛教艺术品时,首先被作品的表现技巧,即外在的形式美所吸引。的确,藏传佛教艺术给一般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其独特的构图、线条勾勒、色彩运用、装饰性等特征。

藏传佛教绘画构图上采取对称、均衡、饱满、繁复、疏密等手法,利用有限的画面表现最大的时空,巧妙地把上至天界,下至地狱,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故事组织在有限的平面空间里,造出可望,可游,可居的艺术境界。将观众的视野往画里引,往画境深处引,不让人的视野游离于画外或彷徨于画幅的边缘。这种追求绘画的故事性,情节性,在单一或多个画面上表现多个时空单位组合的构成法完全符合藏族人民的审美习惯。

藏传佛教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就是线条美。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唐卡绘画的基本手段,也是藏族远古文化一脉相承的优秀审美技法。绘人物大多采用铁线描、高古游丝;绘景物喜用富于变化表情的粗细线条勾勒;这种线描的功力,尤其在绘制黑唐卡、彩绘唐卡和精细的坛城图中能见其功底。线条在疏密有致的组织中,注意刚柔相济的变化,创造了和谐的韵律和装饰性效果。总之,用线条勾勒,要做到有力道,讲究“笔力”功夫;线条要流畅圆润,不呆滞;每根线条乃至整幅画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线条运用还要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具有形式美感。

色彩运用上,藏传佛教美术独具一格。多用单色、间色等矿物颜料和金、银等贵金属作画,自由配合,巧妙地大胆运用,对比强烈,在不调和中求得和谐统一。其色彩金碧辉煌、华贵绚丽或热烈明快、清新典雅,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世界屋脊特有的雄伟、瑰丽、高洁的自然环境中,长期耳濡目染,对色彩的高纯度、明亮度情有独钟。由此,高纯度和明亮度色彩的运用成为藏族色彩关系中最显著的特色之一。通过研究实践,藏族还认识到色彩纯度对比很高,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色彩量感的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但可以增强色彩的节奏,还可以取得一种色彩的平衡效果。所以藏族非常注重色彩的均衡性,娴熟地掌握了补色协调的技法。由于受苯教二元论哲学观念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艺术家对色彩的象征性特别重视。在其艺术创作活动中,他们以宗教观念赋予色彩象征意味,大胆挥洒,于不合理之中体现合理的审美意味。这也就是藏传佛教美术中出现红、绿、蓝色的佛、菩萨、护法等为常人感觉不合常规的原因。

藏族美术在色彩运用上的另一个特点是“金”的大量运用,这和世界其他民族有着显著区别。藏族绘画用的是纯金,其范围不仅广泛而且有变化。通常有“干贴”、“描金”、“沥金”,还有表现画面最明亮处的“磨金”(用猫睛石磨)。藏族画师用金技术非常高超,不仅用金勾勒出异常细致而流畅美妙的线条,使整个画面显示出多层次的效果和色度不同的冷暖关系。在表现密宗护法神一类题材时,还有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即在特殊处理的黑色画布上完全用金线勾勒,近乎白描,整个画面流金溢彩,流畅美妙,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众多有关色彩研究的著述中,首推杜玛格西·丹增彭措的《彩绘工序明鉴》。这是藏族一部系统的色彩学专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富有装饰风格是藏传佛教美术的又一突出特点。藏族美术重装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连续装饰。这种装饰多用于建筑壁画之中,其特点是用各种物象和色彩组成连续、统一而庞大的装饰线。藏族壁画除画面外,全用五彩装饰,从上到下几乎找不出一块空白的地方。内容装饰。这种装饰是将佛经的有关内容、题材,用隐喻、象征的手法,演变成高度抽象的几何图案,独立表现在画面上。这种象征形象的程式化造型手法,我在上述笔记中已提及。这类装饰图式在藏传佛教美术中并不少见。如我们在各地寺院常见的坛城图、朗久旺丹图、六道轮回图、世界模式图等。环境装饰。藏族艺术家对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绝不是简单的摹拟写实,而是对其主要特征高度概括抽象,将山石流水、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等大自然中的万物经过抽象、变形、美化,成为藏族美术中必不可缺少的陪衬与装饰,对烘托主题点缀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文字装饰。藏族艺术家还将梵文密咒等文字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形成别有情趣的装饰纹样用于自己的作品里。







  • 上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藏民团成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