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30日
呷让志玛授课中。
张海燕工作中。
陈文艺整理摊位。
余小成(左)工作中。
甘超采访中。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当下,疫情向好,我州各行各业逐步“回暖复苏”,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报记者对医生、教师、商贩、警察和媒体五大行业的部分工作人员展开了采访。
医生张海燕: 勇战病毒无悔逆行
今年2月初,为驰援道孚县防疫“主战场”,巴塘县下达了医疗驰援征集令。想着自己有20年的岗位经验,巴塘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医生张海燕主动请缨。
同月12日上午11时,作为巴塘县首批驰援医疗队员之一,张海燕前往道孚。按照相关安排,张海燕被分到了采样组。每天,她忙着对疑似病例、隔离病例进行样本采集。
当记者问她是否怕过时,她说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那刻开始,便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刻在了心底。假若有机会重新来过,她仍会选择前往道孚。
时间一天天过去,道孚成为了“低风险区”,张海燕和队友们返回了巴塘。高兴之余,张海燕告诉记者,与病毒赛跑、与患者同行就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患者们的一句谢谢,一个笑脸就是对自己的认可,今后将打起十二分精神,继续奋斗在岗位上。
“五一”临近,在为广大劳动者送上祝福同时,张海燕还提醒大家欢庆节日同时,万不可忽视疫情防护,希望大家能携手并进,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警察余小成: 守家卫国永不打烊
4月20日,丹巴县森林公安局开出了四张“强制休息令”,作为“接令者”之一,余小成顿时热泪盈眶。
今年春节期间,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余小成主动放弃值班轮休,向单位请战前往战疫一线。于是,东谷牦牛疫情监测点成了他的工作地。
在牦牛谷检疫监测卡点,无论白天黑夜,除竭力做到不漏车、不漏人、不漏可疑物品,余小成还得忍冻耐寒。牦牛谷检疫监测点夜间气温为零下10度,甚至有时气温低于零下10度。
疫情监测点工作刚结束,余小成又“参战”非法经营排查和森林防火工作,每天工作时长高达11个小时。期间,他还参与办理了8起野外违规用火案件、1起刑事案件。
回望过去的辛苦,余小成表示不后悔。他说,警徽闪烁着正义的光芒,警察就要真正做到忠诚、担当、廉洁和奉献,坚决做到守家卫国不打烊。
“看到街道田野逐渐恢复生机,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我感到十分开心,也更加坚定了履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余小成告诉记者,“强制休息”将在“五一”节前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以饱满热情和高昂斗志继续守护一方平安,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菜商陈文艺: 身体力行珍惜生活
“拿好您的菜,欢迎下次再来买!”4月26日下午,康定市东关菜市场,陈文艺招呼完客人又忙着整理摊位上的蔬菜。
前些年,孩子们陆续参加工作,陈文艺本可“退休”享受生活,可她总是以“还能再做几年生意”为由坚持着。去年末,她还专门对2020年的生意做了规划。然而,一切被突袭的疫情扰乱。
她告诉记者,原本计划过完大年初三就出摊做生意,争取在4月底挣够一半摊位费。可现在看来,愿望是不可能实现了。但她认为疫情终将过去,生活仍会继续,守则自律不给国家添麻烦才是关键。
自复工卖菜开始,为全力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她还专程给自己加了份工作——给康定市民族中学送菜。于是,她的工作时间从以往的早上7点,提前到了凌晨4点。每天结束工作后,她还会料理家务,将近晚上11点才能入睡。
在旁人看来是辛苦劳累,陈文艺却乐在其中。她说,疫情让她更加珍惜生活,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只要能继续和 “老朋友”打交道,便会开心知足,辛苦点无所谓。
眼看“五一”劳动节临近,陈文艺打算“坚守岗位”过节。她希望,节日期间及以后都能卖出更多的蔬菜,也希望所有劳动者都能健健康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并收获属于各自的快乐。
教师呷让志玛: 用心育好莘莘学子
呷让志玛是一名90后英语教师,也是道孚县八美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她怎么也没料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站上讲台授课会成为一种奢望。
她告诉记者,即便每天远程掌握学生学业情况,仍会担心他们吃不透基础知识,每天都在期盼疫情早日消散,学校早日开学。
这段日子里,除开督促学生学习,呷让志玛还得了解学生健康状况。于是,是否在家?是否发热咳嗽?是否接触过确诊患者?要戴口罩、勤洗手等叮嘱成了她的口头禅。
4月11日,道孚县八美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开学复课,呷让志玛无比兴奋,当日凌晨5点过就没了睡意。她表示,终于要复工返岗和孩子们面对面了,感觉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呷让志玛有效兼顾了授课与学生安全保障工作。每天早上7点50前、课间操时间、午休后和晚自习后,她都会给学生测量体温,并对教室进行全面消毒。
结束以上工作,呷让志玛再完成备课、作业批改等工作。呷让志玛表示一切都值得,努力教书育人同时尽责当好班主任是良心所驱,也是信念所在。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自己将继续当好称职的“园丁”,用心用情培育好莘莘学子们!
记者甘超: 用新闻眼发现真善美
选题策划、写稿剪辑和新闻编辑,这是稻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甘超每天的工作内容。自2月中旬返岗以来,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疫情影响下逐渐“回暖”的稻城县,是她最主要的工作。
近段时间,甘超主要对党政、行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为让采写的新闻稿件更接地气,她常常奔波在街头巷尾、乡野田间。
她认为,用一双“新闻眼”发现真善美,把一个个先进典型、暖心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知道稻城的底色和烟火气息,就是自己收获的最甘甜的“劳动果实”。
4月14日,在稻城县傍河防洪治理现场,装载机、挖掘机不停运转,施工车辆来回装卸土方、石料,工人们卖力修建河堤……
眼前繁忙的景象,瞬间让甘超感动不已。她说,这场景在过去再普通不过,然而今年它们“休眠”得太久了,好不容易迎来它们重新“苏醒”,作为一名记录者,我得学会珍惜。
对于即将来临的“五一”节,甘超希望小长假能吸引更多游客来稻城游玩,让稻城再多点“热闹”。她表示,今年的“五一”节,自己将在坚守岗位中度过,这不仅是职业责任,更是职业认同。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继续提升自己,采写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