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4月02日
◎张春文
我每次路过泸定县城,都要到泸定桥头去徜徉一阵。每当我看见那座飞架于大渡河上的铁索古桥,心里就隐隐地有些兴奋。这不仅仅因为那是一座世界名桥,一座历经沧桑的古桥,还因为那桥头将军柱上的一段铁铸文字。
泸定桥是我国现存的两座最大的铁索古桥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5年),竣工于康熙四十六年。当时四川总督能泰从内地与边疆民族商贸交往和巩固朝庭在边疆的政权出发,向朝庭上奏,要求于大渡河上修建铁桥,康熙欣然同意,便下诏建桥。由于地域偏僻,地势险要,工程浩大,朝庭调拨了大量银两,地方官府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前后历时一年多才完成这项西部重点工程。为了彰显建桥者的功绩,官府为有功之臣刻石铭文,在每根铁索的扁环上都铸有制造工人的代号,在桥西头竖有一块铁碑,上面铸有参与建桥的诸多参将、守备、千总、查阅官的姓名(此碑已毁),在桥头固定铁索的四根大铁柱(俗称将军柱)上,铸有造柱工匠的名字,至今铸文依然清晰可辩:“康熙四十四年岁次乙酉11月(或9月)造,陕西汉中府金火匠马之常铸桩重一千八百斤”。马之常,汉中府人,我也来自汉中。在这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深谷地带的古桥铭文中看到同乡人的名字,着实有些惊奇。虽然马之常与我已相距三个世纪,但这铸文却使我感到亲切。
马之常是汉中何乡何村人,又如何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工程,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马之常定然是一个名声远播的工匠,二是官府调集建桥工匠是不受省的范围限制的。想必也正是汇集了各地能工巧匠中的精英,这座诏建大桥才修建的如此雄伟,如此工巧精美。桥头铁柱巍然讫立,13根百米长索横跨大江,铺在铁索上的一条条丈余长3寸宽的横板工整稳沉,桥索与桥板构成的走廊横贯大江上空,有傲然之姿、腾空之势,给人粗犷之美、强悍之美。东西桥头一高一低,据说蕴含着一种力学原理。因河谷风大,桥头高低不等可减少桥身的摆晃。桥头桥台以石条砌成,其上挺立着飞檐翘角的桥亭,亭上悬有风铃和匾额。桥头的碑亭里竖立一碑,碑上“泸定桥”三字与桥亭匾额上的“泸定桥”一样,均为康熙御书。三个楷体大字稳沉而骄健,极富功力,令观者称赞不已。桥两头还分别铸造了长约1米的铁犀牛一头和浮雕蜈蚣一条,以镇“水妖”。远远望去,飞架的大桥、古老的碑亭、咆哮的江水和巍峨的高山,构成了一幅惊世骇俗的人文与自然的画卷。
300多年前,在没有公路的地方,在不产铁的地方,在奔腾咆哮大江的上空,是如何建造出如此气势宏大的铁桥的呢?不仅我们被古人的智慧和力量所惊骇,古人也曾同样地被惊骇。所以在泸定、康定甚至更远的地方,藏民们就附会出种种关于马之常等工匠的神话传说——
康熙皇帝下了修桥诏后,方园百里百姓无不欢天喜地,大批人马开始寻找造桥所需的铁,一些人在二郎山找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找到一块铁,于是又到更高更远的贡嘎山去找,结果看见东灵山上闪出一道红光,随即又一声巨响,便有一股红彤彤的铁水喷涌而出。在汉族铁匠马之常的带领下,众桥工用铁水铸了四根大铁柱,每根重一千八百斤,十多个人都抬不动。这时一个叫郭达的大汉大步而至,他只用双手轻轻一搂,就将铁柱抱起来去一一安放在桥头。桥工们感激不尽,正欲酒肉招待,郭达却一转眼不见了。有了铁柱又如何安装沉重的铁链呢?于是出现了一个叫嘎达的藏人,将铁链夹在腋下,乘船往返于江两岸,随将巨链架好……
传说归传说,表达的只是人们的情感和意愿。实事上在建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挫折,肯定是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据清代王锡琪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记载:“康熙中修建此桥,曾于东岸先系铁索,以小舟载铁链过重,未及对岸辄覆,久之不成。后一蕃僧教以巨绳先系两岸,每绳上用十数短竹筒贯之,再以铁索入筒,缚绳数十丈,于对岸牵曳其筒,筒达铁索亦至”。这一僧人教的方法似乎是借鉴于康巴地区各民族溜索渡江的原理。
泸定桥的建成,首先是利益了当地民众,他们纷纷迁居于大桥两头邻近处定居,村庄很快形成镇子,最终又形成县城。其次是大大方便了茶马古道上的货物运输。因为雅安一带所产的茶叶要经过背夫背运到康定后,再由马帮队伍驮运到康区及西藏地区。而背夫们都无一例外地要从被视为川藏门户的泸定渡河。据记载,泸定桥修建前,泸定大渡河上有十多处渡口和十余处索道。大桥建成后,渡索渡船的行旅者都愿意从桥上经过。不过朝庭在意的仿佛不是商路的畅通,而是川藏要衢一个凭借天险的镇守之处的形成。所以康熙皇帝在大桥竣工后将此命名并御书了“泸定桥”,意为泸河一带就此安定了(泸定县名也来源于此)。到了雍正八年(1728年),为加强对茶叶贸易的管理和对大桥的保护,朝庭还在泸定桥设了巡检司,建了巡检署,驻有清兵对过往商旅进行检查。国民政府秘书刘曼卿对此曾这样写道:“设兵于桥东西两岸,盘查过往行宄。朝夕开启封销,稽查更甚严密。”
1935年5月,红军北上途经大渡河畔,为了粉碎蒋介石梦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火速夺下泸定桥,当时桥上没有桥板,只有13根铁索在空中晃动着。红军红四团二连22名勇士冒着对岸的枪林弹雨,从铁索上爬向对岸冲进燃烧的桥楼,夺取了桥头控制权,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主席四个月后写下的《长征》诗篇中也就有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现在泸定桥头修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题写,馆前修建了纪念碑,碑下花岗石平台上雕塑有红军激战的形象。
徜徉于泸定桥头,我总有许多感慨。我的同乡马之常,一个民间工匠,能把名字融入一座伟大的、著称于世的古桥,也融入藏民们关于大桥的神话般的故事,虽然还不算万古不朽,却也是千古流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