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6月16日
◎高亚平
我很喜欢杜甫的《江村》一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我老疑心,杜甫这首诗写的是我们家乡。因为杜甫在长安时的所居地少陵原畔牛头寺,就离我们家乡稻地江村不远,仅有十五里。但事实上,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浣花溪畔时写的,诗中所写,皆为浣花溪周围情景境。而那时,我们的村庄还没有出现。
我们的村庄叫稻地江村,它成村于明代,过去并不叫此名,叫江村。因长安有两个江村,人们怕把两个村名弄混淆了,就根据我们村庄的特点,把它叫成了稻地江村。稻地江村位于长安樊川的腹地,它南揖终南山,距终南山仅有七八里。终南山也叫南山,这可是一座大有来头的山,从周代至今,一直被文人墨客反复歌咏着。《诗经》中的《秦风·终南》《小雅·信南山》《小雅·斯干》所歌咏的,就是终南山。稍读一下,就觉出有一股郁郁文气,一种幽静之气扑面而来。唐代大诗人王维,也曾不吝笔墨,为终南山写下一首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
诗中所写终南山中的太乙峰,也在我们村庄的正南面偏西一点,现在叫做翠华山,是国家4A级地质公园,有名的风景胜地。因距家乡仅有十多里,我曾多次登临,而最近的一次登临,就在去年的十一月份,适逢周末,《新民晚报》的张晓然先生因生于南地,未曾目睹过秦岭,渴慕一览秦岭之巍峨风采,我遂带他就近游览了翠华山。阅山览水,看漫山的红叶,看得他心怀大畅,连连赞叹,盛赞终南山水之美。我也是一脸的灿烂,满心的欢喜。试想想,听到别人夸赞自己的家乡,哪个能不高兴呢。
而村庄的北面呢,涉过清浅的大峪河,越过一片田地,就是少陵原。少陵原上有汉宣帝陵,它的原畔就是著名的兴教寺。兴教寺是唐玄奘法师的埋骨地,距离我们村庄有四五里。天气晴好时,站在村北,可以望见兴教寺朱红色的围墙,还可以望见院内黑森森的柏树,以及玄奘法师和他两位徒弟圆测、窥基的舍利塔、藏经楼等。每年的大年初一,这里有庙会,寺庙免费对周围村庄的百姓开放,我都要跟了母亲,去兴教寺逛庙会。当然,这都是童年时代的旧事了。长大后,三十年间,我虽然还多次去过兴教寺,但都是随他人去的,至于和母亲,再没有去过。思之愧然。
村庄的西面是神禾原,传说是谷神后稷种出过大谷穗的地方。要上神禾原,路虽然不远,和去少陵原距离差不多,但需涉过两道河——小峪河和太乙河。至于村东呢,则是王莽村,这是一个从东汉时就存在的村庄,它距我们村五里,王莽村再往东就是刘秀村,民间传说中的王莽追赶刘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解放初合作化时期,王莽村和我们村联合成立了七一合作社,作家柳青当年写《创业史》体验生活时,据说他最初选择深入生活的地方,就是七一合作社。后因这里的合作社工作已完成,要写小说,少了许多矛盾冲突,最终才换到和我们村一原(神禾原)之隔的皇甫村的。因此,《创业史》中的主人公梁生宝,既有皇甫村互助组组长王家斌的影子,也有七一合作社社长蒲忠智的影子。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写这些,无非是想说一下我们村庄周围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至于我们稻地江村,现在已是一个拥有三千多人的大村庄。它的村南是小峪河,村北是大峪河,两条河在村庄的西北角相会,便形成了声名显赫的长安八水之一——潏河。大、小峪河似两条长长的手臂,把村庄环抱着,村庄便像一个憨憨的婴儿,躺在母亲的臂弯里,一年四季,做着香甜的梦。春梦油菜花开,夏梦荷叶田田,秋梦稻谷飘香,冬梦雪漫终南。因有了这两条河的滋润,我们村庄周围河汊众多,稻田成片,“漠漠水田飞白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成了最常见的风景。驰名西安的大米“桂花球”就产自我们村。因这个品种的水稻在秋天桂花飘香时节成熟,碾出的米晶莹剔透,做出的米饭白亮香筋,一时名播四方,故叫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