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8月11日
◎紫夫
群众文艺活动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句赞誉康巴人的话在康定百年转山会中体现得尤为充分,转山会原本就是一个充分自由地展示民族艺术的平台。真可谓是“弦子锅庄共舞山野,川剧藏戏同登高台”,令人目不暇接的民俗艺术包罗万相,成为康定转山会最引人注目的盛典——
木雅藏戏
流传于康定折多山以西农牧区的“木雅藏戏”一直是康定转山会上令中外游人交口称赞的藏民族精湛的表演艺术。
木雅是一个古老的称谓,我国汉语文献中的木纳、弥娥、米纳、穆纳、母纳、明雅等都说的是木雅。它既是一个古老部落古老王国的称谓,又是一个地域名称。木雅地区狭义上就是指的康定市、道孚县以南,九龙县以北,雅砻江中游以东地区。这一地区居住的藏族称之为“木雅人”。《藏族传统文化辞典》记载:木雅戏,系四川康定木雅地方藏族剧种。本世纪(20世纪)初,康定木雅居里寺的一世活佛格桑云登,根据巴塘人“降呷冉”传人的藏戏唱腔方法,以特殊的木雅语和木雅山歌音调,创造了20多个唱腔,开始编演传统藏戏剧目。格桑云登编演的剧本,除全部的“八大传统藏戏”以外,还根据民间故事编创了《国王冉玛拉》。 居里二世法海喇嘛除编演戏班原有剧目外,还编创了《和气四瑞》《六长寿》《蒙人驭虎》以及改编的《郑宛达娃》等新剧目。1954年,康定农历4月8日转山会上,居里寺戏班演了《诺桑王子》和《朗萨姑娘》(即《朗萨雯蚌》)。“文革”中被迫停演。1979年,营官区瓦泽乡恢复组织了戏班,由法海喇嘛回忆编写了剧本,演出《卓娃桑姆》《诺桑王子》和《智美更登》。 1980年,开始培养一批年轻演员,并根据县文化馆干部收集的藏族民间神话故事编创了《琼达和布秋》,与老演员共同编导,男女演员分别扮饰角色,大胆创新,掺入木雅锅庄、弦子,道白全用木雅语,演出分场次,加上适当的置景,注重室内舞台剧效果,在巴塘举行的省州藏戏调演会上演出一举获得成功。 1984年,又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创了《尼玛和达娃》。1985年又与法海喇嘛合作,根据传记编创了历史传说剧目《汤东杰布》,对继承发扬木雅戏特色作实验性的排练演出。
木雅地区广泛演出的藏戏,在唱腔方面融入木雅山歌,道白韵白方面使用木雅语的木雅藏戏独具特色,形成了具有木雅地方特色的木雅藏戏流派,演出剧团也由此更名为木雅业余藏戏团。与其它流派的传统藏戏一样,藏语也叫“阿姐拉姆”,是歌、舞、剧有机结合的产物。演出时连台演出,唱多说少,动作舒展。一出戏一般分出场仪式(降呷冉)、正剧(所演剧目)、演出结束后的祝愿仪式(扎西)三个部分;伴奏主要用鼓、钹。化妆、道具也很简单。但因地方习俗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各地方言的区别,同各流派的其它藏戏一样,木雅藏戏今天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有自己独特的身段程式和丰富的表演组合。历年来,在康定转山会期中,无论是在跑马山上的表演,还是在康定情歌广场的表演,抑或是在木雅本地区内的农区牧埸表演,都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外地游客的交口称赞。
川剧
康定有业余川剧团,而且历史悠久,并在转山会的舞台上独树一帜,深受群众喜爱。
康定川剧的起迄,从有记载的清乾隆、光绪年间修筑的康定城隍庙、关帝庙(陕西会馆)、将军庙内先后分别建有三处万年戏台算起,距今也有两百年上下的历史。康定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成为了东进西出茶马古道的重要互市之地,也是南来北往藏彝走廊的中心区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并存是必然的。据此追溯,川剧流传于康定或在更早时期。
民国期间,康定乃西康省会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川剧活动在康定最为兴盛。多家川剧玩友民间组织“名茗俱乐社”、 “啸吟社”、 “怡情社”、 “进修社”等相继建立。1939年西康省成立,经由当时的民政部门批准建立康定“文化宣传队”,不久选址关帝庙万年戏台成立了“康定卫乐大戏院”。并从内地聘请川剧名家高手陈书舫,杨玉清(艺名筱玲珑),彭海清(艺名面娃娃)等先后到康定,在卫乐大戏院献艺演出,传承川剧艺术,带动了康定川剧的进一步发展。康定卫乐剧院于1946年春迁往雅安,直到解放后西康撤省并入四川省,建立了“雅安川剧团”,其演职员多数为康定当年的卫乐剧院成员。
1950年秋,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组织了一次连续三天的军民联欢活动,解放军交二团演出京剧《打渔杀家》、《借东风》、《三打祝家庄》等剧目。康定东西城镇演出川剧、弦子、锅庄、曲艺等节目;为配合抗美援朝活动,康定川剧“玩友”与康定军管会文工队共同排演了现代讽剌川剧《群丑图》。
1952年,康定川剧爱好者逐渐增多,由县文化馆牵头,成立了“康定业余川剧队”。康定业余川剧队,不单是在城里活动,同时还参加了社会活动,如拥军优属,组织到郊区演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957年,经上级文化、宣传主管部门同意,成立了“康定县业余川剧团”。康定业余川剧团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各单位,无任何报酬。一段时间,有几名省内专业川剧艺人来康定,晚上协助教练培养川剧学员,周末参加演出,对壮大川剧队伍和提高演出水平,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康定川剧活动,在“文革”时期中遭到禁锢。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文化艺术得到重视。随着党对文艺工作的政策逐步落实,已被取缔十多年的康定业余川剧,又在县文化馆内活跃起来。
1982年3月,经康定县政府批准,正式建立了康定川剧团,其性质属于集体所有制专业艺术团体。1983年,甘孜州首次举办“跑马山之秋文艺调演”之际,康定川剧团新排新编反映待业青年自学成才的大型现代川剧《爆米郎》,获得演出一等奖和精神文明奖。同年冬,又在县内的瓦斯、姑咱、金汤一、二、三乡及所辖区部分村寨巡回演出,满足群众要求。
1988年秋,四川省组织的“金鹰杯电视大选赛”康定川剧团在州、县文化宣传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排练了《斩宗保》、《穆桂英打雁》两个折子戏的片断录相参赛,三名演员获得“荧屏奖”,受到省的表彰和鼓励。
康定川剧团,自建团以来,除在州内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巡回州外,通过与外地交流,对扩大市、州声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州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这支文艺队伍坚持活动,曾多次接受州县文艺演出安排,参与过多场汇演。并积极参加县委宣传部门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为了让传统川剧艺术得到振兴和发展,康定川剧团组织现有人员,在州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资助下,经过培训提升,逐步将川剧 “变脸”、“吐火” 绝技,变成本团川剧艺术保留节目。每逢转山会有演出,散居各地的康定业余川剧团的演员们都会赶回来参演,为转山会的舞台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