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祭灶”情结

甘孜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张新文

我的故乡把年比喻为一幕大戏,冬至是人们刚刚迈起步伐准备赶去看大戏;腊八节只是徐徐地拉开的序幕;接下来小年粉墨登场,大戏俞演俞热闹……在我国,实际上过了两次年,大年和小年,大年即春节;小年就是老百姓说的“祭灶节”。

祭灶,就是祭祀灶王爷。

至于,灶王爷客观上是否存在,长得啥样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代一代华夏儿女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把我们的民俗文化传承了下来。既然是灶王,掌管火是其职责,所以“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清《敬灶全书》)。关于灶王的来历有多个版本。在我国灶王的民间版画里,既有灶王爷,也有灶王奶奶。从诸多的版本,我们就明白了灶王是我国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偶像,本来没有几个人知道,后来却火了起来,华夏人都成了其忠实的粉丝。

祭灶时间绝大多数地方在腊月二十三,也有腊月二十四过祭灶的,坊间有“官三民四蛋家五”一说,即官府二十三过祭灶、老百姓二十四过祭灶、渔民则只能等到二十五才可以过祭灶。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开始带上自己的日常记录,去天宫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直到初一五更才能返回人间,无外乎说说其管辖的这户人家在凡间都做了哪些行为,善与恶如数呈报给玉皇大帝。人们期盼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言”,就用糖瓜和胶牙糖粘住他的嘴,以为这样灶王就不会胡言乱语,玉皇大帝就不会给人间带来灾难了。祭灶是不分富人还是穷人的,有钱的烧烛香,瓜果、零食、糖、甜食包子样样有;没钱的冲灶台磕个头那也算敬了。

我们小的时候,祭灶那晚父亲会毕恭毕敬地领着我给灶王上香,桌子上除了其他贡品外,还多了份特殊的礼物——一只活的大公鸡,听大人说这是为了让灶王能够认识我,保佑健康快乐地成长。

过去灶房有灶台、有水缸、烧锅草,家家灶台都会贴一张木板祭灶年画,画面有灶王和灶王奶奶,有的还会有鸡和狗,画的最上面有二十四节气和主要节日与农事等。木板年画里的狗和鸡,与灶王奶奶有关。传说有个勤劳贤惠的妻子,却被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男人嫌弃,他休了贤妻又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只是该女子跟他一样不务正业,若干年后穷得揭不开锅,女子弃他而去。为了生存,他只能以乞讨度日。一年腊月二十三,他讨饭讨到一家富贵人家,发现主人竟是自己的前妻,他后悔莫及,恼羞成怒一头撞死在前妻的灶膛上。人死了,一切的过错也都过去了。前妻没有弃置不管,和两个儿子将其安葬,入土为安。以后的每年腊月二十三,她都叫会画画的儿子画一张父亲的像,贴在灶膛上,然后摆上贡品,烧香祭拜。当村里人问她这是祭拜谁时,她就说祭拜“灶王”。人们都敬佩这位集聪明、勤劳、贤惠、节俭于一身的好女人,就跟她学起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的习俗。

鸡,食丈夫富有时浪费落地的饭粒而下蛋;狗,食丈夫花天酒地余物亦守门。无疑,祭灶年画里也传递出勤劳和节俭是实现富裕美好生活的途径的意思。

我们那时的村子里,过“祭灶节”是在晚上,祭祀完灶王后,一个村子里的人,晚饭吃的是面条,白水煮黑乎乎的红薯叶,而后放入手擀面条,不加盐,易下箸,却难以下咽。但是,每个人都得吃,当我们这些孩子哭闹不想吃的时候,可能会招来家长的训斥,甚至是一记耳光,“不吃苦中苦,将来你怎能知道甜中甜哇!”

在乡村,“祭灶节”是朴素的,蕴含着无限的文化情结。


  • 上一篇:诗赞甘孜
  • 下一篇:一个感动世界的地名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9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