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冰川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本网资料图
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州上下团结一心,以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为总揽,取得了康定“11·22”重大地震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这一年,我州成功举办“圣洁甘孜 走进北京”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系列活动;这一年,我州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力改善、“三化联动”统筹有力。
翻开2014年州委、州政府工作日程,“群众工作”、“党的建设”、“法制甘孜”、“民族团结进步”、……一串串关键词,见证了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激情奋进中走出的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的坚实足迹——
本报从即日起开设专栏,对2014年的成就进行盘点、回顾,感受底部突围的气魄,聆听时代发展的凯歌。
■ 见习记者 刁海瀚
如何依靠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整体成长?如何使广大农牧民群众乘上全域旅游发展的快船,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增进城乡、地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转变落后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州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我州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路径,要求各地根据旅游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因地因势发展旅游景区,真正实现旅游全域资源、全域规划、全域打造、全民参与,将甘孜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探索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并对旅游发展战略构想作出勾画,力争打造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以旅游资本带动我州加快发展。
全域旅游成效初显
据了解,今年,全州旅游工作以贯彻实施全域旅游、旅游优先和旅游精品战略为抓手,通过加力推进宣传营销、人才培训、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旅游执法、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和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申报,做实群众工作等措施,全域旅游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州旅游接待持续增长。全年实现政府类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51.05亿元。市场类投资项目72个,总投资131.1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1.47亿元。贡嘎神汤温泉改扩建工程、318自驾车营地、稻城日松贡布五星级酒店、泸定桥景区滨河商务街开发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已竣工投产;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线路统筹相结合,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8个,自驾车营地2个、旅游厕所25个、观景台35个,制作安装旅游标识标牌105个。
1至9月(含“十一”黄金周),全州共接待游客6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85%和49.52%,预计全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81亿元。
致富增收有门路
旅游是一个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的活动,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为其相关产业的兴起提供契机。正值我州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基础夯实阶段,千载难逢的机会已敲开了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的大门。
在素有“香格里拉之魂”美称的稻城亚丁,稻城县阿西土陶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将土陶初制品进行加工包装,增加产品附加值。据了解,在州、县文旅广体局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这家公司于去年5月初成立,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阿西土陶产品开始从单一、粗糙的家庭作坊向精品化、艺术化、品位化方向成功转变,已前后在北京、杭州展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我都没想到,这土陶产品一下给大家带来这么多收益,我估算了下,到年底的话,参与生产的每人平均下来少说也得有近2万元的收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阿西陶土只是我们旅游产品产业链延伸的一个触手,还有中药材、农副产品和其他民族工艺品。”该县宣传部副部长齐明介绍到,在文化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商品、体验性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在加大力度培育市场主体,使之形成旅游产业链,提高游客人均消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和总体收入水平。
无独有偶,雅江县日基村也乘着全域旅游发展越走越好的大势,于去年10月引入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成立日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四川省雅江祝桑草原景区及日基产城旅游综合体总体规划》。预计,在未来10年将投资24.7亿元,建设一厂(食用菌菌种加工厂)、一馆(雅江松茸博物馆)、一店(松茸主题酒店)、两园(食用菌观光博览园和食用菌加工园)、两个中心(产业物流中心和食用菌科研中心)以及帕姆岭景区工程、祝桑草原景区工程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
这种依靠旅游业发展,利用旅游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的模式,已悄悄进入大家视野,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增收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当地人的意识,人人服务旅游、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唐蕃石刻与文化旅游
今年4月,石渠县唐蕃石刻考古终评为“2013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石渠的“文化梦”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启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旅程。
今年5月底,由陕甘青川藏五省区考古院28名全国著名的考古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唐蕃古道考古探险考察”队伍,对石渠县长沙干马乡须巴神山石刻群和洛须镇白马神山石刻群、嘛呷村石刻进行再次考证,并在石渠召开研讨会,研究讨论如何将保护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两次科考石渠活动对我县未来的民族文化及旅游产业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我们将结合专家们的建议意见及石渠实际情况制定石渠发展全域旅游计划,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努力打造甘孜州文物大县,唐蕃古道重镇。”石渠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宏告诉记者。近年来,石渠县为更好的挖掘、保护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迹),提升石渠文化品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文化的真正价值不断在努力,目前,石渠县已主动对接青海省玉树州旅游相关部门达成跨省联动合作,共建旅游的意向,并将于短期内启动,届时玉树到石渠的三日游、两日游等旅游线路也会逐渐推出,带动石渠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逐渐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州在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注重将丰富多彩的康巴文化融入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
318线上的自驾游大本营
“我们正在网上给家乡的特色风景和民居打广告、做宣传呢。”在成都两所高校就读的丁珍曲珍和向秋曲珍两姐妹正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携程网、去哪儿、驴妈妈、E族等网站宣传推广香格宗村和当地民居。
自我州推进全域旅游战略以来,“甘孜游”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陶醉于我州独特的风景、文化中,随着近年来自驾游、骑游等的兴起,地处318线要冲的雅江县香格宗村,瞄准“商机”,由村委会牵头联合村专合组织,组建村级旅游协会,发展特色民居、特色餐饮。雅江县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15家自驾游俱乐部和旅游公司负责人于10月底进州踩线,并与旅游部门、村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制定住宿、餐饮价格方案。通过长期经营获得的经验,该协会还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对旅游市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避免了哄抢游客、哄抬物价等旅游市场无序竞争乱象。
“在网上做宣传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我们村,我们村民的生意越来越火了。”丁珍曲珍高兴地说。据悉,2013年该村接待自驾游客20万人次,今年还有望超过去年。可以说,香格宗村已经成为了318线上自驾游客的大本营。
向秋曲珍还告诉记者:“村里的人,看到我们在网上动动手就能为大家带来那么多好处,现在好多村民都把自家的娃娃送去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相信我们村子以后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香格宗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更提高了村民的素质,转变了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让当地群众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信息的作用,学校入学率也因此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康定县新都桥镇、丹巴县章谷镇、九龙县伍须村、理塘县车马村、巴塘县夏邛镇、石渠县洛须镇等一批旅游村镇,依托景区景点资源、交通区位优势,民居接待、特色餐饮等旅游服务业正在逐步兴起。
旅游服务不再“原生态”
在最初来到我州的游客口中常挂着这样一句话:“甘孜州的风景的确很原生态,但比风景更原生态的是这里的服务。”旅游服务管理的不完善、景区景点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不彻底、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没有人人参与塑造旅游形象的意识等问题都可能给前来旅游的人们带来不愉快的体验,造成在我州旅游起步的头几年旅游服务的口碑较低,存在“一锤子”买卖的现象,严重影响我州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确定以来,我州狠抓旅游环境治理、旅游市场监管、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和再教育、旅游人才的招揽与培养,力求在游览过程的各环节都能带给游客美好的体验,让游客“进得来、游得畅、留得住”,彻底甩掉服务“原生态”的帽子。
此外,在加强旅游市场治理方面,今年共受理投诉3起,结案率达到100%,开展执法检查15次。为将监督治理落实到位,州委、州政府领导亲自率联合检查组深入到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和重点景区对道路交通安全、旅游安全、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旅游市场秩序维护、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旋风式”专项督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以发“点球”的形式,责令相关部门限期限时整改。同时各县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游客分流、交通事故、食品卫生、供电供水保障、成品油供应、游客分流、医疗救助等各项应急预案,建立了跨行业、跨区域协调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对扰乱旅游市场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了旅游接待平稳有序运行。
随着亚丁机场的通航、国道318线、317线改造工程的完成、甘孜机场和川藏铁路开工建设,长期受到空间距离和交通瓶颈制约的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正迎来历史性突破。值此良机,通过优先发展旅游业,引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发展服务型经济、生态型经济,无疑是我州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可靠保障。无数鲜活生动的例子也不断印证着,走在发展全域旅游这条道路上,甘孜必将“破茧化蝶”实现跨越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