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石渠宣传)4月22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白玛、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晓敏、全国政协委员会专家等一行工作组13人,深入石渠对包虫病患病率最高的格蒙、呷依等乡(镇)进行调研,调研组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包虫病对当地广大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
石渠县是全国包虫病率最高,危害最深、防治难度最大的重灾区。长期以来,得到了中央、省委、州委的关心关怀,石渠县结合实际,采取了免费发放药物、免费检查治疗、犬只集中圈养、安全饮水工程等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包虫病的传播。
4月22日下午,在石渠县召开了《甘孜州包虫病流行防治工作情况汇报》会,会上副州长何飚向调研组全面汇报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包虫病防控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困难。我州包虫病流行范围广,流行程度重;流行因素复杂,防控难度大;报告病例多,疾病负担重,提出了“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的治理手段。
州政协副主席范文华在汇报中希望包虫病治理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把包虫病防治纳入国家规划,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及将石渠列入三江源保护区和将石渠等县纳入和其它同类藏区县的经济待遇等提出了建议。
石渠县领导在会上就石渠县包虫病现状和危害程度及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石渠县草原生态脆弱,草原板结化、鼠害化、荒漠化逐年加剧等作了全面详细的汇报。
白玛在听取州、县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的了甘孜州和石渠县委政府就包虫病防治工作所作出努力,对石渠包虫病的患病严重率十分担忧,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对野犬进行集中圈养,防止野犬粪便污染水源、草场及人类;二是要进化饮水环境,加大人口饮水工程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包虫病高发的区域为老百姓解决饮水问题,从而降低老百姓因饮用浅表水而患包虫病的几率;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和防范意识,做到不吃生肉,不喝生水,饭前洗手。
青海省、玉树州政协、甘孜州政府、州政协、省州相关部门领导,石渠县委、人大等相关领导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