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我州实施“健康甘孜2020”行动纪实(下)

甘孜日报    2016年05月27日

    
我州医务工作者为农牧民群众免费送医送药。
    ■本网记者 田杰 马建华 陈杨 文/图
    “健康甘孜2020”行动,不是一句跟风逐潮的口号,而是一个奋进的目标与务实的行动。2020年我州能否建立健全覆盖全州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能否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能否建立稳定并逐年递增的卫生事业投入机制?能否建设一支“医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卫生人才队伍?人们正在热切关注。连日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各地务实的行动正在让我们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旗舰”起航
    5月23日上午,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夏成带领医生护士查房,来自德格县错阿乡12岁的小女孩卓卡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得知她将择日出院,已经住了75天院的小卓卡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卓卡告诉记者,去年她的弟弟患了肺结核到州医院来住院治疗,因为家里没有钱,医生通过联系北京和睦家医院给弟弟捐助了5000元现金,弟弟最终得以康复出院,这里的医生有菩萨一样的好心肠,她们一家人非常感激医生和护士。
    “小女孩3月11号就住进来了,经查,她患有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肠根阻,不能进食,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期间多次生命垂危,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夏成告诉记者,医生和护士对她进行了全力救治,因住院时间长,花费比较大,科室联系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开展救助,为小女孩捐款达10万元。小女孩的生活费也由科室医生和和睦家医院负责解决。北京和睦家医院是一家高端医院,州医院儿科经常与这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而且免收会诊费,听说藏区部分儿童家庭贫困,和睦家医院总是伸出援手,去年就捐助了5名患儿共计5万元。
    州医院儿科医生对患儿充满爱心,不但组织捐款,还联系爱心人士捐赠衣物,去年就捐助了200套衣服,医生护士把这批衣服用在了确实需要帮助的患儿身上。
    “州医院条件很好,有藏汉双语人员帮助我们翻译,还有电炉供我们家属煮饭用,优越的住院条件让我们感到很舒适。儿科医生护士对我侄儿、侄女的爱心帮助,我们一家人一辈子也不能忘记”。卓卡舅舅的眼里满是感激的泪水。
    今年2月,投资近3亿元的州医院第二医疗区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州委、州政府“再造一个州医院”的目标。
    崭新舒适的就医环境,规范的就诊流程,不再有人流如织排队候诊的患者,新投入的医疗大楼缓解了我州干部群众“入院难”。
    “在没有搬迁以前,我们儿科的加床率在140%,现在除了冬天有加床现象以外,平时几乎不用加床”。夏成告诉记者,因为儿科普二病床增加到了63张床、新生儿增加到了20张床。高端医疗设备也配置齐备,医生护士有了更多培训进修的机会,儿科完全有能力救治患儿,以前转院率在20%左右,现在仅3%,患儿家属对州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设备充满了信心。
    去年8月,记者在州医院住院时,只能容纳3个病人的房间竟然容纳了5个病人,因为床位紧张,医院不得不见缝插针,在病房过道上加床。如今,记者走进各科室,加床现象已经大大减少。州医院第二医疗区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州肿瘤、精神卫生疾病方面专科治疗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州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能更好地解决我州常见疾病、多发病、地方病的诊治难题,满足干部群众看病就医、健康保健的需求。按照现代化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标准、信息化要求设计修建。州医院第二医疗区的建成,基本能够满足全州18个县干部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战舰”出征
    5月24日,色达县万里晴空,艳阳高照,医疗大楼、门诊大楼、住院部,一幢幢楼房在芳草萋萋的草原上格外引人注目。一大早,记者走进县医院,看见很多牧民群众正在挂号看病。
    “现在是虫草季节,许多牧民都上山去了,最拥挤的时候是三四月份,患者增多,可以用挤爆来形容。”色达县人民医院院长更登泽郎告诉记者,住院部人满为患,不得不采取加床的方式来解决,由于特别忙碌,到目前为止,早上医生护士交接班时,已经有9名医生护士当场累晕倒。
    “你的孩子肺部还有问题,痰还很多,要多喂水,拍背的姿势要正确。”内儿科医生蒋登高边示范,边对患儿家长说。
    来自大则乡卡西村的牧民泽彭按照医生的示范动作认真学习,不停地说感谢。泽彭告诉记者,孩子咳嗽两天了,他们把孩子送到乡卫生院,但不见好转,医生建议他们送到县医院,经过县医院医生治疗,孩子现在好了很多,也能够吃饭了。
    5月20日,霍西乡麻果村产妇郎秋生下了一名健康可爱的宝宝。郎秋幸福专注地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慈爱。打B超时,医生告知了她许多生孩子的风险,她和家里人不知所措,但她们相信县医院的医生,还是决定就在县医院生孩子,最后经过剖腹产手术生下一名健康活泼的男婴,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妇产科医生杨凤告诉记者,过去,很多牧民都在家生孩子,出现了紧急情况才送来医院,有的因为胎盘留在腹中引起大出血,给救治带来很大困难。现在,牧民都相信医院,大部分都来医院生产。色达县医院妇产科是优势科室,连青海那边的产妇也到医院来生产。
    郎秋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住院生孩子还能够报销费用,自己花不了多少钱,村里的产妇都愿意到医院来生孩子。
    临近午饭时分,记者看到大则乡甘仲村牧民桑亮和待产的妻子正在医院专门开设的厨房里做饭。“这里和家里没有什么分别,可以使用电炉,干净又卫生,如果买牛粪的话,又贵又不方便。”医院开设了8间家属用厨房,最大限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把病人留下来,光靠热情服务还不够,必须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要让患者相信你,最终是要把病看好。”更登泽郎深有感触地说,3年来,色达县医院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110万元,政府补贴438246元,医院减免661754元。去年,该院门诊病人达36364人次,住院病人1468人次,医院业务收入达到了1000多万元。
    近4年来,色达县投资7425万元,新建17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015年至2016年共投资3505万元,开工新建五明佛学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及大则、甲学等9个标准化卫生院。今年开工续建旭日等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计划新开工总投资670万元的妇保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百舸”争流
    “医生,麻烦你帮我看一下,我这两天肚子疼得非常厉害。”5月20日,理塘县甲洼镇俄曲村村民甲它面色蜡黄,疼痛难忍地走进甲洼镇医院,让院长吉称帮助他检查病情。
    经过检查,甲它患有胃炎和胆囊炎,吉称给他开了5天的藏药,自己才花费12元。
    吉称告诉记者,村民前来就医,他们一般采取藏医和西医结合的方式,先输液消炎,再口服藏药,一般病症在镇卫生院就能够看好,村民报销比例高,输液和口服藏药花费才几十元。
    “以前我们镇卫生院才有80个平方米,州委主要领导看到后,立即要求新建卫生院,现在达到了1200平方米。过去每年门诊量才500人次,现在达到了2800人次。村民能够在家门口看好病,对我们医院的信任度很高。医生也由两名增加到了6名。”吉称高兴地说,现在村民生病了,都会到镇卫生院来,没有了“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对国家实行的卫生惠民政策赞不绝口。
    去年以来,理塘县牢固树立大卫生观念,逐步完善了覆盖各乡镇、村的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千人拥有医务人员4.38人。各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基药和零差率销售, 24个乡镇卫生院基药全部网上采购共计500余万元。目前,城乡居民建档人数为64257人,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1.66%;开展健康教育宣传118余次,受益人群达127000余人次。截止2015年,卫生院标准化达标率62.5%。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28个,覆盖率59.8%。县区域医疗中心、县妇幼保健院项目总投资1969万元。
    “千帆”竞发
    今年1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分别与我州签订医疗卫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共同提升我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及实现我州“大病不出州”目标上达成合作共识。
    州委书记刘成鸣说,长期以来,3家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下乡及医疗卫生城乡对口支援政策,从技术指导到规范管理,帮助我州填补了多个医疗卫生服务空白领域,大力推进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州医疗卫生等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大短板,必须解决医疗技术专业人才短缺、广大群众不能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以及尽快解决藏区缺医少药等问题。华西3家医院主动支持帮助甘孜,必将为甘孜培养更多的医技人才,必将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合作,必将优化双向转诊流程,必将强力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必将建成“藏区一流、人民满意”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在今后院州战略合作中,双方会进一步深化远程医疗合作,优化双向转诊流程,加强科研及学术交流,通过落实全方位对口支援工作,拓展帮扶广度和深度,在提升我州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推进甘孜州医疗服务水平有更大提升,实现农牧民群众“大病不出州”的目标。
    我州与三家医院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相关医院开办延伸门诊、延伸病房、派驻技术人员、开展巡回医疗、学术讲座、指导和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完善远程医疗、优化双向转诊程序、建立进修生绿色通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领域,以对口援助的形式,帮助我州相关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今年内,华西口腔医院将帮助州人民医院设立口腔医疗中心,设置7个全功能诊疗单元和1个牙种植诊疗单元,将设置现代牙髓病专科、现代牙周病专科、安全的齿槽外科以及口腔修复新技术科,着力打造甘孜州的口腔种植中心和儿童口腔中心。
    “十二五”以来,我州累计投入资金近27亿元,实施了2500多个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投入近3亿元使州人民医院从“二甲”创建“三甲”获成功,实现历史跨越。18个县(市)人民医院和18个县(市)中藏医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投入11.93亿元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已投入使用114个,在全国民族地区开创先河。完成2100个村卫生室建设。实现了州藏医院等6家医院创“二甲”和雅江县妇幼保健院等6家医疗机构创“二乙”的目标。
    “十三五”期,我州将着力推进标准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硬件与软件兼顾,按照增投入、补短板、兜网底的思路,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创新服务和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进一步彰显州级医疗机构“龙头”作用,完善州人民医院体系建设,提升“三甲”医院规范服务能力,打造民族地区一流医院;投入近1亿元,建设藏区一流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4千万建设标准化州妇幼保健院,投入5千万元建设标准化州藏医院;夯实县级医疗机构“中心”作用,完善提升县人民医院和县中藏医院;筑牢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和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作用,全面完成33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乡乡有标准化卫生院和村村有卫生室,提升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州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巩固提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创建成果,推动“医、教、研”整合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技术的管理能力,争取达到民族地区先进水平。加快推进18个县级综合医院、甘孜卫校附院和19个州、县中藏医院规范化建设,打造特色专科,提升诊疗水平,降低县域外就诊的前5位疾病的域外就诊率。到2020年,建成1个三级甲等、1个三级乙等、12个二级甲等医院。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州村村有卫生室,人口聚集区有标准化卫生室,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强化村医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实现村村有合格村医的目标。以建立纵向医联体为抓手,强基层,建机制,着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确保90%的患者在州内就医。
    
    
    
        
        
        
        
        
        
    
  • 上一篇: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我州开展执法检查
  • 下一篇:省督导组到甘孜县专项督导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