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纪实
图为全省教育现场推介会在我州举行。本网资料库图
■本网记者 袁飞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11月2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歌声从德格县城镇幼儿园内传出。在漂亮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的标语随处可见。
教育,寄托着一个学子的梦想;教育,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背负着一个地方的未来。回眸近年来我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足迹,我们看到在这片创造和务实的沃土上,留下了太多绕不过去的精彩,滋润着朵朵花儿更加鲜艳——
教育优先夯基石
我州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藏族自治州,教育发展曾经有过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的“阵痛”。
建州60多年来,我州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发展很快,但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普遍不高,可以说长期以来仍然还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成为全州发展的一个“短板”。对于我州这样一个民族地区来说,教育至关重要。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缺乏根基。
州委书记刘成鸣直言,“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千秋伟业工程。没有教育的‘优先’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民族的振兴;没有教育的优势就不可能有竞争的优势。”刘成鸣指出,对我州来说,教育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教育的可持续是最大的可持续,甘孜的希望在教育,甘孜的未来也在教育。
在我州向着同步全面小康奋力迈进之时,教育,是一块必须补齐的短板。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地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四川省最大的藏区,有18个县325个乡,但乡一级有幼儿园的几乎为零。”2013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州长益西达瓦在全国两会上发出呼吁。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对重重挑战,甘孜只有迎难而上。
如何让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为我州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如何让我州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掌握创造自己美丽人生的本领?成为我州教育必然的时代选择。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州坚持把实施国家、省关于藏区教育发展一揽子政策,摆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脱贫奔康的政治高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思路,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在政策支持、经费保障、资源配置上实现“三个优先”。全州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老百姓送子女入学积极性极大提高,实现“要我上学”向“我要上学”、“有学上”向“上好学”、“寻求内地名校”向“陆续返州回读”三个转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成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效最好的时期。
优先发展教育的承诺,使我州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可谓力度空前——2011年以来,全州共投入各类项目专项资金62亿元,对全州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楼、运动场、实验室及食堂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改造范围覆盖城乡各学段,延伸到农村教学点,全州新建校舍面积126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较2011年翻一番,新增教育发展用地3850亩,整合资金2.3亿元用于寄宿制生活设备配置,4亿元用于教学仪器、图书及信息化设备配置,几乎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均得到根本改善,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年初,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创办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出台的一号文件是教育跨越发展,召开的第一个全州性大会是教育发展大会,这昭示着甘孜教育发展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昭示着甘孜教育更加美好的前景。
“越是落后,越要大力发展教育”。这是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共识,也是全州人民的心声。
针对我州农牧地区地广人稀的现实状况,政府集中开办了57所优质的寄宿制学校。以“9+3”为代表的免费职业教育实现了全面覆盖,远程教育已经让校与校之间实现校校通,班与班之间实现班班通。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我州率先实现了藏区人民15年免费教育,使教育能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在认真兑现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全州对学前教育实施免费教育计划,免除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提供免费午餐补助;从2015年3月开始,又对普通高中实行免除学费、课本费的‘两免’教育计划,形成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体系,5年来共投入资金达到24亿元,238万人(次)学生受益。”州教育局局长陈天康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全面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全州5年来累计送生15500余人,初次就业率达98.78%;切实加强州本土职业教育,先后建成省藏校、州卫校、州职业技术学校,本土中职在校生总数较2010年纯增68%。
一大批教育工程和惠民政策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全州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工作,教育系统齐心协力谋教育、全力以赴抓质量,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呈现出教书育人的新景象。
协调发展促均衡
长期以来,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一直是制约我州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一代又一代甘孜教育人忘我拼搏、倾力解决的一道难题。
州委、州政府始终把促进教育均衡作为全州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来抓,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稳步提升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各类教育协调推进,教育整体提质进档。
学前教育加快普及,我州实施免费公办学前教育计划,补充普通及双语幼儿教师1076名,全州在园幼儿达到25644人,较2011年增加10762人,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8%,较2011年提升25%和15.69%,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免费公办学前教育办学体系。
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我州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义务教育在校生达到13.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1年的70.78%提高至93.7%,逐步形成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办学体系。
普通高中稳步提升,我州实施普通高中集中办学,州内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达到12073人,较2011年净增27.4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形成了集中高中教育办学体系;认真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15500余名学生先后就读内地中职学校;大力推进州内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成州职校,提升省藏校、州卫校办学能力,州内中职在校生达到6204人,较2011年增长68%,形成了本地办学与异地办学并举、“9+3”中职专业与本土中职专业互补的“两元一体”中职教育办学体系;实施免费公办特殊教育计划,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附设特教班为补充的公办免费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推动职前与职后教育相互融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继续教育办学体系。
在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县,曾经以“流动式学校”和“帐篷小学”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异常艰难。借“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的春风,全县陆续兴建了一批按标准化管理的寄宿制学校,去年10月,投资8299万元的理塘县四完小经过两年多建设后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到2020年,学生将达到1500人,36个班,教职工达到126人。
据理塘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建设指标和发展规模,使四完小达到寄宿制建设标准化,从根本上改善理塘办学条件,缓解城区其它学校的压力,基本满足农牧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真正实现城区大集中的规模效益,从而促进理塘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
“甘孜州地域辽阔、人口分散,只有采取适度集中的办学方式,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甘孜州教育局局长陈天康说,“适度集中”,是在不流失学生和遵循群众意见的前提下,小规模、低质量村小学生向乡中心校集中,小学高段以上学生向城镇及片区寄宿制学校集中,这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的重要形式。
一项项成绩,在甘孜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标记下鲜明的足迹;一项项措施,带给人民群众最真切的实惠,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教育快速发展的成果。
多措并举强队伍
多年来,我州将加强教育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教师数量进一步充实,构建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工作艰苦、生活清苦,优秀教师引不进、留不住,是制约甘孜教育发展的主要症结。如何打造一支扎根甘孜、服务藏区的优秀教师队伍是甘孜教育发展的急中之急。为千方百计打造安心从教、乐于从教的师资队伍,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教育,优先考虑提高教职工福利生活待遇,切实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分配保障房和廉租房时,优先安排生活困难教师;全面落实教师队伍每年一次体检,加大对困难教师慰问和帮扶力度。为充分激发教师从教热情,我州设立优秀教师表彰专项经费,每年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兑现农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退休教师一次性奖励补助,对聘任国家级、省级、州级优秀及骨干教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0元、500元、300元的奖励性补贴,对所有聘任副高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的教师每人每月给予320元津贴补助;制定一线教师退休一次性奖励金政策,凡教龄满30年的一线教师退休时,由州财政一次性给予终身从教奖励金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5年来,全州新增教师编制3703个;通过双选、公招、安置免费师范生及实施“特设岗位计划”等渠道,新补充各级各类正式教师5328名。与此同时,注重教师质量提升,落实师训经费3511万元,培训各级各类学校教师2.13万人次;组建州级骨干教师队伍、州级兼职教研员队伍;开展康巴名师、名校长、名校培育工程;选拔“康巴英才”高端、中端、基础各类人才。
通过一系列关心、关爱老师队伍建设措施,全州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加强,全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老百姓对教育的信任感不断增强:2016年全州中考参考人数达到9731人,较2011年净增2160人,初中毕业升学率保持在95%以上;2016年全州普通高考5304人参考,较2011年增加1812人;本专科录取人数4752人,录取率达到89.59%,较2011年提升2.9个百分点,本科录取人数首次突破一千名,一本录取人数首次突破200名。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督政、督教、督学工作不断深化,开展县(市)教育目标考核、职业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等专项督导,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个县(市)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和国家评估认定,4个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构建从学前到高中一二类模式并存并重并举的双语教育办学体系,中小学校双语教学覆盖率达92%,较2011年提升18%。
在此基础上,我州还与省教育厅签订“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合作协议”,通过主动联系、积极协调、强化落实,全面开展教育行业对外战略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5年间,共接收省内外教育援助资金、物资折合达4亿元,共接收支教干部、教师1558人次,部属院校、广东省和成都市共为我州代培教育管理干部、教师1833人(次),代培学生人数1639人(次)。
好马自知前程远,无须扬鞭自奋蹄。“十三五”时期,我州将一如既往地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切实推进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