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6年12月14日
——我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图为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村寨。 本网记者 廖华云 摄
■本网记者 田杰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一个地方的骄傲,也是一个地方的品牌,透过这些符号,能探寻出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和一种独特的个性。 ——题记
巍峨的雪山、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清澈的湖泊、丰富的资源、厚重的文化,这是造物主恩赐给圣洁甘孜的自然之美、视觉之美、人文之美和潜在之美。
在摄影家的眼中,这里每一步都是风景;在探险家的眼中,这里每一座雪山都极具挑战;在科学家的视线里,这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是一个课题;在文学家的笔下,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富有传奇;在旅游者的心里,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在老百姓看来,这里分明就是幸福生活的乐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切实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真谛。
如今,康巴大地芳草萋萋、江河奔涌,贡嘎山下松柏如云、碧水常流,木格措上烟波浩渺、百鸟竞翔……当环境改善愈发催长生态红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美已成为我州永续发展的最大资本和优势。
举生态旗,铺就发展新底色
20世纪60年代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警世之作相继问世,加速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也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
儒家曾有“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说;道家也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论。可见,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生活环境与文明的统一,也是一种历史的文化,更是一种人文的体系。
正因如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一直是我州谋求绿色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抓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州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证明,我州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圣洁甘孜的主色调;绿色发展,是奋进甘孜的行动宣言;生态,永远是我州发展的基础和底色。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开创我州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采访中,州委书记刘成鸣直抒胸臆。
如今,行走在我州仙景般的山水之间,既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更是一种幸福的畅游。要想领略康巴民族风情有多纯真,请来我州;要想知道这里的景色有多迷人,请关注我州;要想体验真正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就请走遍我州。
然而,曾几何时,一望无际的草原因过牧而导致草场退化,让昔日的美景黯然失色;连绵千里的森林也因过度采伐而导致山光岭秃,奔腾的江河水量骤减;大小不等的高山湖泊也由于自然等因素而湖面萎缩……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拉响了警报,我州生态建设保护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生态资源丰富,这是我州最大的资源;生态环境脆弱,这是我州面临的最大现实。为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国家和省的顶层设计下,我州坚定地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对国家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实现自身永续发展的大事来抓,让一项项支持藏区的倾斜政策与一系列生态保护建设重大工程的实施,使得全州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从草地沙化治理工程,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回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轨迹,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一步步升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我州发展底色随之绿意昂然。
眼见为实。在德格县阿须草原,曾经退化的草场一派生机,沿途放置的鹰架上不时有鸟类飞落。新路海等大小不等的湖泊波光粼粼,犹如散落在苍茫高原的银色碎片,生动地展现着这片草原的美丽图景;白玉察青松多不但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白唇鹿种群,而且还是全国唯一以保护白唇鹿为主的湿地和森林生态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在总面积超过1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山川秀丽、森林茂密、湖如明镜、繁花似锦,各种珍禽异兽悠然自若、千姿百态,可谓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是观赏高原野生动物、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保护区内分布着以白唇鹿为主的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全球特有的白唇鹿最集中的分布区,数量逾3000头,占世界白唇鹿存量的2/3以上。不仅如此,在保护区东部,高原湿地还是青海、云南候鸟黑颈鹤、斑头雁、灰鹤等的迁徙线中转站和临时栖息地。一只只活蹦乱跳、逗人喜爱的白唇鹿,正诉说我州生态的守护力与吸引力。
……
高高的山、蓝蓝的天,还有雪山、湖泊、牛羊、雄鹰……如今,行走在康巴高原,你会发现,这里不仅随处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而且更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
走生态路,提升百姓获得感
“这几年,随着国家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牧草渐渐变密了也长高了,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在一点点地恢复,我以前的担心现在终于放下来了。”牧民扎西彭措深有感触地说。
在平均海拔达4500米的石渠县,由于草地退化曾形成了大量“黑土滩”。在这个“与云齐高”的藏区县,当地通过农牧民直接参与生态建设的模式,让上万亩不长草的“黑土滩”变为草原的本来模样。日前,记者在石渠县色须镇红旗一村采访时发现,一片被铁丝网围住的草地,里面长满了半尺高的牧草。“几年前这是一片‘黑土滩’,根本没有草,板结化严重。大风一起沙尘四扬,人们对这块地的治理不抱有任何信心。近三年,伴附着13000亩草原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和5个1100亩人工种草示范点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特别当地农牧民直接参与生态工程项目的生动实践,让他们的观念很快从先前的‘与己无关’转变为如今的‘息息相关’。”色须镇党委书记触感尤深地说。
“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走生态路,环境改善惠民生,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12月3日,雅江县城居民次仁唱着歌谣,担着两桶清泉,优哉游哉地从五公里外的格西沟回到县城。“只要不下雨下雪,我每天都要去,这既锻炼了身体,又挑回来甘甜的清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格西沟是雅江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国家I类。好山出好水,好水润心田。这正是生态建设带给雅江人民的“福利”。雅江开展生态建设结硕果,县境内全年水质平均达到国家II类及以上标准,汛期也能达到III类水质标准,完全满足水功能类别要求,大气质量全年达到了国家I类标准。
生态建设,事关百姓民生。12月1日下午,在色达城郊的果根塘湿地公园,来自重庆的游客朱先生告诉记者:“没想到在海拔将近4000米的色达居然还有这么漂亮的湿地公园!你看,清澈的湖水如一面巨大的镜子,蓝天、白云、村庄和人工岛倒映其间,那简直就是湖光山色!”
据介绍,色达利用两年时间对色曲河果根塘河道长约7公里、总面积为7345亩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河道治理、湿地恢复、草地治理等,7753.5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全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而今,果根塘湿地已成为当地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正在加紧建设的白塔公园,将形成水天一色,湿地与公园共存的景观带。
结合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打造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我州可谓是步履铿锵。11月30日,记者来到丹巴县“全国生态文化村”——中路乡克格依村。在村民布呷家,厨房干干净净,没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布呷扭动燃气灶开关,“啪”的一声响,蓝色火焰欢快舞蹈。布呷激动地说:“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能产350立方米的气,一年至少可节约3吨柴火。这沼气跟城里用的液化气一样,方便极了。”
……
有数字显示,“十二五”以来,国家累计投入我州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集体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草原生态奖补等一系列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达93.25亿元,全州草原植被、森林覆盖率较“十一五”分别提高6个和2.5个百分点,农牧民群众直接和间接从生态建设与保护中获益49.34亿元。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今年前9月,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2元,同比增长12.4%,其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
从单一的靠天吃饭到现代农牧业的兴起,跨越千年的跳跃,让农牧民群众看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惊人差异;从粗放农牧业到生态农牧业,一次华丽的转身,让农牧民群众掂量出了生态的价值与保护的意义。如今,随着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州已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旋律,而围绕生态工程开展的强农、惠牧、富民政策的实施,我州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社会的大和谐。
打绿色牌,生态红利滚滚来
作为世界公认的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随着我州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这里的绿水青山开始成为“金山银山”,为加快发展释放着源源不断的“红利”。
海螺沟、亚丁、木格措、塔公草原、美人谷、新路海……良好的自然禀赋,游客可在同一季节看到冰川、森林、花海、雪山、草原等不同景观。如今,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机勃勃的生态旅游产业如同一家家“绿色银行”,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借景生财”中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猴儿啊,快下来哟……”11月3日下午,在色达县霍西乡104K公路处,传出色达县环林局职工曾云的呼喊声。过了一会儿,山林上茂密的树枝开始晃动,“沙沙沙”一阵骤响,树叶飘飘,枝条晃动,上百只藏酋猴陆陆续续出现在眼前,就像孩子一样迅速来到曾云身旁争抢他带来的食物。猴群与人和眭相处,描画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图景。
据曾云介绍,前几年没这么多猴子,这几年生态好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猴子也越来越多了。眼下,这四个喂养点成了游客到色达旅游的“著名景点”。
随着我州生态建设的推进,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特征更加显著。我州有哺乳动物360余种,植物仅高等植物就有近400种。这些生态资源成为我州生态旅游的重要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
时而凭窗远眺,时而举起相机,窗外的皑皑雪山、雾松雪凝跃然跳进了游客们的相机里。12月2日,北京摄影爱好者李先生被康定市雅拉乡中谷村的美景深深吸引:“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滚烫温泉,能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住上几天,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中谷村位于“康定—塔公—新都桥”旅游环线的起点,全域为山地峡谷,有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尽管初冬已至,但每天游客量依然不减。目前,全村发展民居接待户40余户,星级乡村酒店2家。今年前10个月,全村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解决本村就业100余人,实现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民居接待户年均收入大多在16万元以上,乡村酒店最高收入则在60万元以上。 “我家这栋三层楼的客栈,有15间房间,一次性可以接待30多人。生意很好,这都是生态建设给我们带来的‘福利’。”村民龚显康扳起指头算着收入,满面喜色。
采访中,州旅发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伴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截至今年10月底,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17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6%和18.34%。”
旅游业强劲发展所带来的“涟漪效应”,更擦亮了“圣洁甘孜”品牌。青藏谷地生产的风干牦牛肉一斤卖175元、手撕牦牛肉一斤卖150元。公司销售经理郑伟告诉记者:“我们卖的不仅仅是牦牛肉干和高原特色农产品,而卖的是生态与健康”;古谷公司生产的“古谷”系列矿泉水成功杀入高端市场,且早已声名远播;“离太阳最近”的雪域俄色茶,销售大行其道,并已成为炉霍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雅江县因松茸而催生出的“松茸节”、泸定县因“红樱桃”而演生出的“樱桃节”、康定市因康定情歌而举办的“康定国际情歌节”、丹巴县因美人谷而演绎出的“嘉绒风情节”,特别是近年来圣洁甘孜走进广州、北京、上海、深圳以及中国·甘孜环贡嘎山国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一系列文旅活动的开展,让昔日“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康巴高原成了游客们热衷的旅游胜地和观光天堂。一年上千万游客的蜂拥而来,不仅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而且带来了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的大流动,岂不说虫草、松茸、核桃、花椒、藏药、牦牛肉、藏香鸡、藏香猪以及青稞酒,就连产自高原的萝卜、洋芋、苹果也渐渐变成游客们的“抢手货”。
靠山吃山不损山,靠林吃林要护林。面对源源不断的生态资本“红利”, 州委、州政府不仅果断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六大战略”之中,而且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便精准地打出了一套让人振奋的生态文明建设“组合拳”:启动实施了《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了《甘孜州生态保护条例》;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加快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区清理核查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3.86万亩,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和退牧还草工程,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4.97亿元、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4亿元;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大力实施沙化治理、鼠虫害草地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依法管理国有林 7127.3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万亩;大力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建设,义务植树200万株,完成国省干线绿化150公里;加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启动海子山国家级湿地保护工程;抓实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土流失和沙化治理工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牌”,不仅打出了绿色发展的速度、生态建设保护的力度和生态富民的精度,而且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让奋进在我州脱贫奔康征程中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了满满的希望。
“生态是品牌,生态出效益。眼下,我们正努力把甘孜建设成绿色消费的大卖场,创造绿色消费,制造绿色业态,实现绿色增长。我们热忱欢迎五湖四海的游客到我州消费蓝天白云!”坚定的话语和盛情邀请,昭示着圣洁甘孜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
……
蓝天白云的辉映相伴,城镇乡村的绿色环绕,江河湖泊的清波交响,人与自然的共处共融,生态文明的诗韵流淌,以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人文之美的壮美画卷正在甘孜大地徐徐展开,并生动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也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大美甘孜必将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态文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