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17年01月24日
为全面两孩政策“护航”,我省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加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新增产科床位5000张
力争“十三五”时期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6500名
今年底前省、市、县三级建立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本网讯(记者 石小宏)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现有资源,通过科室间、科室内床位调整等方式,加快扩增产科床位,切实缓解产科“一床难求”的突出问题,力争在“十三五”前期基本解决我省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近日,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
新增产科床位5000张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在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中重点扩增产科业务用房,着力提高产科服务能力,新增产科床位5000张,力争在“十三五”前期基本解决我省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2017年底前,省、市、县三级均建立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健全产儿科急救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有序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和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助产相关专业,加快产科医师、助产士的培养,力争“十三五”时期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6500名。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对产儿科医师、助产士、护士等给予倾斜。
设立“两孩生育”联合门诊
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设立生育服务咨询室、“两孩生育”联合门诊、“优生咨询”门诊,为育龄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服务。
强化妊娠风险评估管理,加强对高龄妇女的健康咨询和指导,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备孕指导、妊娠风险提示等系列服务。全面落实孕妇分级颜色管理,做实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落实出生缺陷二级防治措施,加快健全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网络。
引导群众就近有序就医
生育服务需求大的成都、德阳、绵阳、南充等地,可探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级建档制度,引导孕妇合理选择建档机构,实现就近、有序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优化诊室布局及诊疗流程,完善自助服务设备,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在儿科和儿童保健门诊积极设立母乳喂养室。加快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广泛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缴费支付、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实现妇女精准医疗保健,切实改善群众就诊体验。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将产儿科门诊号源、住院床位、诊间提醒、检查检验等业务数据及时与“健康四川”健康服务云、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等平台进行对接和推送,向社会发布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