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17年01月28日
2016年,全国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四川有107万人脱贫。大年三十,记者分别走进川陕革命老区、芦山地震灾区和四川藏区的几个“脱贫村”,看看昔日的困难群众是如何过年的,听听他们的“摘帽”故事和新春企盼。
甩掉“贫困帽”,镇政府里跳锅庄
藏式腊肉、风干牛肉、川味香肠……走进藏族群众卓呷家,一家人正围坐着吃着团圆饭。
卓呷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湾地沟村的村民。湾地沟村是一个纯藏族的贫困村,直到去年,县里实施精准扶贫,才成功“摘帽”。
原来,雅江县卖的肉鸡大多是外地肉鸡,年销量达2万多只。湾地沟村海拔相对较低,山林资源丰富,是全县为数不多适合喂养土鸡的地方。
去年,在政府引导下,村里成立了丰收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卓呷等贫困户人均出资500元入股,每股获得1500元补助。
“大家都没养过鸡,真的能挣钱吗?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卓呷说,没想到,第一批出栏的2000多只一下子就卖完了,他们一家4口分了4000元。
村里组织了锅庄队和弦子队表演,卓呷的小儿子斯郎尼玛是全村锅庄跳得最好的一个。“我们家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今天我要去镇政府跳锅庄,感谢他们。”斯郎尼玛说。
“全村脱贫了,我才像个村干部”
大年三十中午,记者来到革命老区四川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村民周其昌的家,几家人正吃着丰盛的团年饭。笑声此起彼伏,“脱贫经”成了大家的主要话题。
周其昌的儿子周德刚算起了收入账:“流转土地800元一亩,养了3头牛,种了2亩药材。去年我家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还没算就近务工赚的4000元,还有村上公益性岗位每月500元。特别是去年家里人看病,应该花4万多元,结果一分钱没掏。”
“我从山上搬来的,现在好得很呀。公路修到新房边,车子开到家门口。过去,想都不敢想。”2016年底刚刚脱贫的李荣贤抢过话题说。
2015年脱贫的马全俊说:“我家养牛,一头马上就要变成8头了。”见大家疑惑,马全俊掰着指头说:“母牛是2015年在合作社赊的,下了3头小牛,自己又买了2头,一头就变成了6头。母牛马上又要下2头小牛了,那不就是8头了。仅此一项,纯赚一万八千元。”
去年,小田村人均纯收入已过万元。团年饭上,大家还纷纷给村支部书记敬酒。“今天我才像个村干部,因为全村脱贫了,群众拥护了,我的底气足了。”村支书谢华高高兴地说。
吃着“脱贫蛋”,生活更有盼
天刚蒙蒙亮,刚脱贫的卫林就开始照料家里的500只母鸡了。
“别人放鞭炮,我就听热闹;新衣服平时我也买。”他一边指着满房梁的腊肉,一边和说他太“抠门”的邻居辩解着。
卫林的家位于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的红星村。震后,村里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突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212户、546人。2016年,灾后重建基本完成,红星村也实现了整村脱贫。
原来,村里与“钱记鸡业”公司搞合作,推行“借鸡生蛋”模式。“钱记鸡业”“借”给32户贫困户母鸡,下的蛋以每枚0.8元收购。
去年,卫林咬咬牙,借钱修了400多平方米的鸡圈。光卖鸡蛋,他就赚了1.5万多元,加上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和残疾护理补贴收入等,全年收入2万多元,一下子摘掉了“贫困帽”。
“今晚我要带上‘脱贫蛋’去兄弟家吃团圆饭。”卫林说,“今年再扩大规模,养上1500到2000只鸡,争取年内把修鸡圈借的钱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