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以文化人 文化自信脉动巴蜀

四川日报    2017年05月22日

——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特稿(七)

    ■谭江琦 刘骞 张立东吴晓铃 吴梦琳 余如波

  514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以《千年之约》为名,一场跨越古今、交融东西的文艺演出,令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中外嘉宾为之沉醉。

  这是古丝路的魅力,是中国文化自信在新时期的又一次彰显。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长安街抽离,沿千年丝路蜿蜒的轨迹望去:

  离国家大剧院1700余公里处,成都天府广场西侧的成都博物馆,创造了百万人次观展记录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刚刚落幕,这里又开始谋划更大规模的“一带一路”文物联展。

  如果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抽离,升到半空朝博物馆所在区域瞰去:

  环绕天府广场,四川美术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博物馆、锦城艺术宫、四川科技馆林立合围,形成了一座独具文化气息的城市大客厅。把省会城市的心脏地带留给数量如此之多的文化场馆,在国内实不多见。

  天府之心,寸土寸金,但文化的根扎得深。放眼天府四川,崇文尚德的事例不胜枚举。对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瑰丽文化的大省而言,这彰显了它厚重的底蕴,传递出深厚的自信,更透射出澎湃的活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的基础上,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治国理政,文化自信是其中的壮丽华章。

  文化自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砥砺奋进这五年征程中,脉络清晰,足音铿锵。

    文化坐标

  深刻理解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时代内涵,四川把文化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定位,放在治蜀兴川的大方略中来落实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中国正朝着“两个百年目标”阔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这是从未有过的高度!”身历百年沧桑的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激动地点赞。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追求表现出来的自豪坚信与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美国东部时间201644日晚,有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纽约时代广场上,LED大屏幕直播了远在地球另一方举行的都江堰放水节实况。当天,通过互联网,放水节盛况以10种语言向全球直播。

  通过画面传向全球的,不止是“砍杩槎”这样有趣的东方仪式,也不止是无与伦比的人类水利工程杰作都江堰,更有精妙工程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文化。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青城山,更生动诠释了巴蜀大地自古以来‘道法自然’的生态观”,省委书记王东明在20163月刊发于《瞭望》新闻周刊的文章《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中这样写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决守住绿水青山”。

  古老智慧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为新时期四川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作为文化大省,巴蜀文明的发源地和重要承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力的举措,迈开建设文化强省的稳健步伐,凝聚起治蜀兴川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5月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四川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进军号。在四川面向未来的历史坐标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协同,“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既是一道清晰的目标刻度,也是一个有力的工作支柱。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省委的承诺透出拳拳之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川将文化建设放在治蜀兴川的大方略中来思考,来部署,来落细落实。

  转型升级离不开文化升位——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需求便进入急速“爆发”期。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四川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文化到了大发展大跃升的阶段。“丝路之魂”展览的成功,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水。如今,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西部文化消费指数,均位列西部首位。

  改善民生必须有文化满足——近年来,四川建起了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5100多个场馆实现免费开放。我省启动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的4年多来,对“文化发展繁荣”工程已累计投入超过17亿元。

  攻坚克难少不了文化助推——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决战脱贫攻坚,四川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文化扶贫是重点工作之一,“有文化室”是重要考核指标。脱贫群众不仅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凝神聚力有赖于文化引领——

  雅安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村民胡惠武在灾后重建的房屋顶上,用琉璃瓦拼出了一颗传递感恩之情的红心图案。包含了感恩文化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感染激励着四川人民奋进图强。

  匡正风气要筑牢文化基石——抵制封建腐朽思想文化对四川干部队伍的侵蚀,我省大力建设廉洁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不妨留意一下全省各地的党代会报告,文化的分量很重。”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的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感觉到,文化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安排、政策保障、刚性投入、具体举措,已经形成了完整链条。“这表明四川对中央‘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理解深入,在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文化治理水平建设上更加理性务实。”

  把握历史方位,锁定宏伟目标,四川扬起风帆,向文化小康的彼岸破浪前行。

    文化根脉

       巴蜀文明源远流长,四川主动“寻根”,继承发展富于时代精神的巴蜀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梦,梦有根。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川人爱茶。世界上第一株人工种植的茶树,就在蜀中蒙顶山上。一缕茶香,氤氲了2000多年的茶马古道,也造就了四川遍地的茶馆。

  古老的茶馆文化,在今天会有怎样新的演绎?

  成都的百年茶馆悦来茶园中,当大碗茶、折子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遇,发生了有机融合:“为国三尺剑,尽忠一片心”“穷人有穷人的志气,不要太把人看轻贱”等川剧经典唱词,唱出了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茶馆文化、戏曲文化结合起来,这是四川的探索,受到全国瞩目,并被提倡推广。

  看似穿越千年,却又鲜活自然。源自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色,决定了我们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必定是“中国特色”。打上了“中国特色”烙印的文化,也必定能成为最具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传承。

  4000年以前,中华文化已在巴蜀扎根,第一代蜀王蚕丛带领古蜀先民在岷山峡谷生存繁衍。商代甲骨文,已经出现了篆刻的“蜀”字。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道虽难,但隔绝不了文化根脉的延续。

  两个月前,74岁的美国老太太贾和普第18次行走在蜀道之上。老人感叹:“在美国这样的年轻国家,根本没有这样的老路。蜀道曾经有那么多中国人走过,我在这里,似乎就能追寻他们的脚步。”

  蜀道上,走出了文化名人李白、苏东坡、陈子昂、杨慎,走出了政治家武则天,走出了天文学家落下闳,走出了创立中国第一所官办学校的石室文翁……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闪烁着巴蜀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

  今年3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和巴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工程正式启动。巴蜀大地,处处说名人谈文化,唤起了深沉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也唤起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一批古为今用、传承创新的项目在各地生根发芽。

  图书馆是一方百姓的文化家园。这一年,在省图书馆,有两位老人以一个相似的举动,温暖了巴蜀。

  巴中恩阳拾荒老人陈光伟把多年来收集的1166册线装书捐赠给省图书馆,从此,恩阳古镇上,每天在自办图书馆里为乡邻服务的古稀老人多了一个牵挂。另一位老人是马识途,他捐赠的古籍、手稿以及书法作品,千金不换。

  他们的善举,有一个共同的希望,让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恰似百川归海,四川深刻认识到,传承文脉,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省委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专题部署。修订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出台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等,让文化遗产保护在法治轨道上顺利开展。

  这五年,蜀道、古蜀文明遗址等4个项目列入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三星堆等9处大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全省建成了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际非遗节“定居”成都。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项目奖”,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成为中国唯一获此奖项的项目。羌寨里,61岁的杨登富每天为海内外游客讲解千年的羌寨历史,守护文化的同时又从中受益。每个月,他能拿到六七千元的羌寨门票分红,挣到两三千元讲解费。“有人劝我去城里住,我不去,这里很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既从传统文化根脉中汲取营养,又让今天的文化发展为明天的文脉传承注入活力。

  悠长蜀道,绵延向前。

   文化活力

     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文化管理走向文化治理,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文化有没有活力,是观察一个地方精气神的直接剖面,也是考量一个地方发展潜力的试金石。

  作为旅居海外的四川人,那场以火为核心的文艺盛宴,至今让澳大利亚华人金融专家协会会长曾毅念念不忘。

  除夕之夜,央视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四川凉山分会场,4000名演员与火共舞、伴火欢歌,美轮美奂、场面震撼。“体现了四川人文风俗,展现了四川文化活力”,也勾起了曾毅浓浓的乡思。

  让文化活起来!2014年,《四川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从19个方面提出88项改革举措。随后,《四川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专项方案》《四川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等文件陆续出台,为各个专项改革逐一破题。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泸县将全县97支农民演艺队整合起来成立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从泸州辐射到了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等周边省市,年平均演出1.6万多场次,演出收入近亿元,成就四川文化改革发展的“泸县经验”。

  经验背后,是理念的转变。着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四川加快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如何能管好管活而非管死?虚功实做,大事细做,难事巧做,软件硬做……一步步,提升四川文化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形成了一套充满智慧的“辩证法”与“方法论”。

  一场覆盖全省的文化院团改革,带来了四川文艺资源的整合提升。作为我省深化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首家试点单位,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用市场机制打造舞剧《家》,迄今已演出50余场,观众达5万人次。上周,2017“锦绣四川•好戏连台”演出季启动,这一个月里将举行50余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艺演出,通过市县院团联动抱团,推出一批优秀四川文艺节目。

  一场全球招聘活动,体现出四川作为日益崛起的文化高地的吸引力。今年3月,四川交响乐团的招聘中,20余名外籍、“海归”乐手报名竞争,其中不乏世界著名院校高材生。吸引他们的,既有乐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好机制,更有四川大力发展音乐产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一个创意设计周,释放出成都作为西部文创中心的巨大活力。在去年11月举行的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全球三大设计奖项之一的德国IF设计奖携手成都打造了“金熊猫文创设计奖”,创意乡村、戏剧等跨行业创意项目签约落地金额超过20亿元。

  文化产业是古老的产业,也是朝阳产业。

  一个产业能不能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在产业经济理论中,5%是门槛线,即其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否超过5%。目前,四川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接近4%,省文化厅厅长周思源踌躇满志地表示,要力争用5年时间使这个比重提升到5%

  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着这样的志向和传统。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如是强调。

  作为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全国72名代表中唯一的四川代表,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记忆深刻,感触颇深。

  “我是一位行走的作家。”阿来说。在行走中,他写出了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也写下了“任群山的波涛把我充满,任大地重新向我涌来”这样波澜壮阔的诗句。

  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我省文艺创作人才频出,精品不断。

  2016年,《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每年组织1000名文学艺术家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生产生活一线,蹲点生活、采风创作。

  过去五年,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发轰动到《彝海结盟》傲占荧屏,从在全国率先成立网络作协到网络文学川军跻身全国第三,从《琅琊榜》风靡一时到四川文化品牌亮相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巴蜀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向纵深推进,“振兴川剧”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川多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实力

      倾力开展文化惠民,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全方位推动文化走出去,同步提升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421日,世界地球日,由中国导演陆川执导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正式上映。四川绝美的风景与良好的生态,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随着电影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母女日常生活而展露,让不少观众对四川心生向往。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交流。文化融通,自古皆然。因为自信,四川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文化传统走出去,塑造大美四川:今年春节,川剧、蜀绣等四川名片走进泰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受邀参加突尼斯“苏塞之春”艺术节、埃及“国际鼓乐与艺术遗产”艺术节,叫响非洲大陆。

  文化精品走出去,赢得八方喝彩:“四川造”音乐剧《麦琪的礼物》、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今年分别被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相中,将在国际顶尖戏剧舞台一展英姿。

  文化产业走出去,收获真金白银:2016年,自贡彩灯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出口达2177万美元,同比增长29.7%

  文化的力量,对外要彰显魅力,对内要惠及民众。

  这两年,眉山市丹棱县桂花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当属“作平文化大院”,排练、跳舞、看书的村民络绎不绝。被文化部列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丹棱文化院坝”,按照“政府引导、社会自办、共建共享、服务群众”的路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文化发展依靠谁、为了谁,在桂花村,答案清晰。

  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文化事业的发展,务必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覆盖城乡,惠及全省人民。

  目标在前,抵达却任重道远。发展不平衡,供给不精准,使用率不高——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四川显得尤为棘手:基层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失衡,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和难点。

  正视现状,四川在全国率先把文化纳入民生范畴,从2012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公共文化专项经费。以公共文化项目、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四川推动文化建设融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了全国战线最长、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5年来,文化惠民的“四川经验”亮点频出。

  创新反弹琵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推动文化资源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把公共文化工程项目与重大民生工程紧密结合。

  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不断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公共文化投资新格局。全省组建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团队200多支、文化志愿者5.3万余名,服务主体更加多元。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扩大政府采购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建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模式。

  2万亿、3万亿,随着四川经济实力不断迈过新台阶,四川的文化实力也不断提升,共同推动着一个西部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20多年前,考古学家们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尼雅遗址,发现了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发现之一”的一幅蜀锦,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蜀锦之精美以及它所反映出的蜀地对外文化交流之昌盛,更有锦上精心织就的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仿佛寄托着2000年前蜀人的美好憧憬。

  梦想在前,中国前进!

 

  • 上一篇:全面创新改革的“四川实践”
  • 下一篇:绿色打底 生态文明浸润巴山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