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10日
◎本网记者 游飞
道孚代表团:
加大对新型建材代替木料的建房补贴
道孚县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生态建设功能区之一,全县森林面积530余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4.02%。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道孚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重点区域,在天保工程未启动前,道孚的“木头财政”名声在外,现在“藏民居艺术之都”的美誉也是依靠大量木材而成。
为有效化解我州城乡居民沿用传统木结构建房模式耗费大量本土木材资源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之间的矛盾,按照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行低耗环保新型建材替代农牧民全木结构建房”重点工作,道孚县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以生态环保为中心,以符合国家政策、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主线,以结构抗震、构件节能、安装便捷、外观特色为支撑,以新型材料替代传统木结构承重构件为抓手,促进全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但新型建材建房完全颠覆了群众建房的观念,且因新型建材房屋建设成本高、新技术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群众对新型建材建房的接受程度还很低,推广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建议:一是建立完善审批机制,组成由分管领导任组长,住建、国土、环林、扶贫移民等单位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一套系统、信息共享、联合审批”的责任审批机制。二是建立完善补偿机制,对农牧民群众正常生活用房采用新型建材且未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的,根据各县(市)自身财力,给予每户不低于1万元的建房补助。道孚县传统木材建房实际投入资金占比较低,且建房模式(新型建材、钢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多样,建议按建房价格的70%制定补偿标准。三是建议出台藏区薪炭材机制。道孚县为高寒地区,传统取暖方式为燃烧木材取暖,现禁止伐木,改为用电取暖。四是建议制定统一标准、以薪偿柴,按照不同的家庭人口数量进行补贴。
稻城代表团:
扶持稻城藏香猪产业链延伸
稻城藏香猪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猪种,在猪肉品质上享有三个“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肉质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并且含有高达46.58%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自由基成分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肉质细嫩、汁多味美,无污染、无药残。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0年第134号)批准稻城藏香猪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划定木拉乡、邓坡乡为原种保护区;2015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可,稻城藏香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注册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脱贫奔康目标,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全域旅游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生产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已建成稻城藏香猪纯繁基地1个,集中养殖点4个,分散养殖示范村1村。
建议:一是州委、州政府及州级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稻城藏香猪产业的扶持力度;二是鉴于稻城藏香猪养殖已初具规模,但在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议在稻城藏香猪产品的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等方面给予扶持。
甘孜代表团:
大力支持甘孜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甘孜格萨尔机场将通航运营,与州内两个机场形成三角形空中通道,并与泸沽机场、西昌青山机场、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丽江三义机场、玉树机场等构成大香格里拉空中环线,将为康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甘孜县作为康北中心城市,主动融入我州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格萨尔文化旅游带布局,抢抓机场通航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旅康北、住甘孜”发展定位,全力将甘孜县打造为康北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当前,受历史发展因素和客观实际影响,甘孜县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功能不足已成为制约康北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甘孜县发展旅游业,加大旅游基础设计建设力度,与政策匹配、与市场经济接轨,具有可行性。加之,2019年甘孜格萨尔机场通航、格萨尔王城开城运营、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甘孜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建议:甘孜县作为康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大县,省、州人民政府从政策制定、资金统筹等方面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拓展对甘孜县旅游基础设施支持范围。
白玉代表团:
切实帮扶白玉贫困村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现行环保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白玉县将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为主攻方向,2020年底前完成156个乡镇转运设施建设,90%以上村庄达到“五有”要求,2022年底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22年全面实现154个行政村全覆盖。
有力助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配置垃圾收储和转运设施、生活垃圾清扫设备设施,可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群众随意倾倒、收运难度大、长期保持困难等问题,从而确保从硬件方面为因地制宜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源头减量、就近就地处理”等治理模式提供保障。
有效减轻农村污水污染问题,通过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农牧区污水治理工作,可有效避免全县农村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河道、土壤,可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牧民身心健康。
建议:白玉县作为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加之地方财力匮乏,集中连片贫困程度深,几乎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都靠中央、省、州投入,致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需建设的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因资金缺口过大而无法实施,现需1.8亿元建设农村垃圾收集点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大对白玉县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帮扶力度,达到现行环保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切实改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