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幸福牧歌更嘹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攻坚见闻

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14日

◎中国自然资源报首席记者 赵蕾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海拔落差超过4500米,横穿8条断裂带,翻越14座大山,覆盖平原、盆地、丘陵、高山、高原等地貌,将“世界屋脊”与“天府之国”紧密相连。

这是一条内地与藏区人民的连心路。上世纪50年代,11万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奋斗,上千名英烈捐躯高原,改写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

这也是一条摆脱贫困的致富路。一声声“嘎珍切”(藏语:谢谢),从一个个地灾移民搬迁点、易地扶贫搬迁点传出。从“一步跨千年”到致富奔小康,川藏沿线幸福的牧歌更加嘹亮。

近日,记者沿着川藏公路一路寻访,见证脱贫攻坚工作给藏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从“吃菜难”,到农特产品走进内地餐桌

“眼晴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川藏公路南线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神往,而高海拔、低含氧量和生活物资匮乏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过去,理塘人吃菜是难事,肉比菜贵是常事。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能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洛绒泽仁的一番话,道出了藏区生活的艰辛。

4月20日,满载着香菇、西红柿的5辆冷链物流车从理塘出发,经过40多个小时的路途颠簸,它们将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上。

记者跟着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苏永根,走进了海拔3700多米的理塘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这座占地2万余亩的园区内,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漂亮。大棚内,黄瓜、南瓜、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

从“吃菜难”到成为蔬菜输出基地,苏永根将这一变化归功于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充分运用。他告诉记者:“脚下这片土地是军垦农场,土壤属于高原草甸土,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厚,土壤团粒结构好。由于过去技术落后,翻耕不彻底,难以耕种,以至于这片土地荒废了多年。”2017年康藏阳光入驻后,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地整治。随着大型机械的使用,翻耕深度达到20厘米~30厘米,使得土壤里的腐殖质得到充分利用。翻耕后,土地质量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甚至超过内地不少地方。公司去年冬天试种的5000多亩白萝卜实现了大丰收,销售收入达到数千万元。

理塘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志华介绍,在理塘,像这样可以通过生物措施、工程辅助措施改良为耕地甚至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废弃地有近10万亩。近年来,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甘孜州紧盯农业发展短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71.69万亩、特色畜禽养殖小区(场)44个、集体牧场59个、现代家庭牧场128个,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达82.84亿元。

从拾松茸、挖虫草为生,到土地入股、当产业工人

汹涌的雅砻江从甘孜州雅江县穿城而过。千年江城,镶嵌在险峻的悬崖边上。还未进城,便能看到“中国松茸之乡雅江欢迎您”的巨型牌匾。

八角楼乡帕姆林村现年49岁的村民李尼玛,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李尼玛告诉记者,他8岁就进山拾松茸,通常早上5点钟出门、晚上七八点钟到家,但挣到的钱很少。自从县里建起了松茸产业园,一切就变了样。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村民将拾到的松茸直接出售给园区。“我和我老婆在园区打工,每人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去年终于脱贫了。”李尼玛兴奋地说。

住在理塘县甲洼镇下依村的龙真卓玛今年50岁,过去一家4口人全靠挖虫草维持生计。“运气好的时候,一年能有上万元收入,运气不好时,就只能靠政府救济。”龙真卓玛说。

2017年,下依村通过“一事一议”政策,按照“土地集中、各村飞地、龙头经营、按股分红”的思路,使用产业扶持资金,采取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集中在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认购10座“飞地”设施蔬菜大棚。龙真卓玛也将自家的2.6亩土地入了股。2018年底,龙真卓玛领到分红1440元,加上她和丈夫在园区打工挣到的5万多元,达成脱贫“小目标”。她自豪地说:“如今我们不靠大山也能吃上饭了,蔬菜大棚就像是我们的聚宝盆。”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孜州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从无到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截至2018年年底,甘孜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95万亩,耕地规模经营面积20.79万亩。如今,通过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股金,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从住土坯房,到搬进美丽新居

“70年了,我从没想过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要感谢共产党。”与新中国同龄的麦多老阿妈说这话时,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不远处搬迁点的广场上,藏族青年男女挥舞着彩袖,跳起了弦子舞,用传统的方式表达着乔迁的喜悦。

村民巴登以前的家,在大山深处的地巫乡甲英村。那里地处川、滇、藏交界,离县城130公里,是巴塘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因为没有路,到县城得步行7天。房子是祖辈们建的土坯房,天晴的时候躺在床上数星星,雨天则需要躲到床底下睡。当然,这些都算不上苦,最揪心的是受到地灾的威胁。因为村子位于滑坡点上,一到汛期,村里每晚都要专门安排人员守夜。“一有风吹草动,全村人就紧急转移。要是赶上雨特别大,就得走上一两天,直到找到能够安全扎营的地方。”

2016年8月,巴塘县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险搬迁政策和双流援建力量,对全村119户595名村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搬入新村的村民们给美丽新家起了个诗一般的名字——“桃源地坞”。

走进“桃源地坞”,只见119座新房梯次分布在缓坡上,每家门前都留了块“微田园”。71岁的四郎曲批正在田园里侍弄青椒,园子里种满了香菜、番茄、白菜。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新家:一楼进门有个入户小花园,正中是大客厅,摆着一台55英寸的大彩电,厨房墙壁贴上了瓷砖,洗菜盆、炉灶、橱柜一应俱全。

在300公里外的甘孜州泸定县海子村,来自广东的王女士对眼前的美景连连惊叹:“太美了!我以后要带家人朋友一起过来!”

3年前,因为贫穷,村里许多人选择背井离乡,到山脚下购房居住。如今,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映衬下,被修葺一新的藏式民居散落在绿色的“地毯”上,让人流连忘返。

建好一幢房,温暖一家人。通过对不宜居、无发展后劲、无产业支撑、地灾多的自然村实行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甘孜州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064 户395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7168户3万余人。

美丽的格桑花风中摇曳,蜿蜒的川藏公路伸向远方。一张张幸福的面庞背后,是当地政府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川藏公路上,一路风景看不尽,一路故事听不够,一路变化说不完……



  • 上一篇:我州五县(市)正式脱贫“摘帽”
  • 下一篇:省委宣传部在我州调研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