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 在精准上做文章

四川日报    2019年09月05日

深贫“堡垒”怎么攻克,三省区扶贫办主任这样答

□川报记者 侯冲

  近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督导推进会在广元市苍溪县举行,来自全国“三区三州”以及山西、广西、贵州等地扶贫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记者采访新疆、西藏、云南三省区扶贫办主任。三省区均有深度贫困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中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对四川或有一定借鉴意义。

谈攻坚:下足“绣花”功夫,“精准”贯穿全过程

  “去年底,西藏实现55个县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5.32%下降到6%以下。”刚见到尹分水,这位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就带来一个好消息。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绩得来不易。在尹分水看来,关键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在精准上做文章。

  “产业发展上,我们避免走高大上的路线,立足于西藏实际,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如牦牛、青稞等,这是西藏老百姓人人都能做的产业。”尹分水说,在此基础上,西藏探索延长农产品加工链,2元多的青稞经过加工后价值翻了数倍。

  新疆则在就业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曹志文介绍,新疆精准锁定贫困群众务工需求,扶持有创业意愿、具备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涉及技能等的个性培训;赴浙江、上海等10个援疆省市开展全面对接,开发内地企业就业岗位。产业发展方面,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有规模企业、村有卫星工厂、户有小作坊”的四级架构体系。

  帮扶工作同样需要精准。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介绍,云南对3539个深度贫困村全面实施了定点跟踪监测,对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贫困村、抵边村及年度脱贫人口较少、贫困发生率变化不大的贫困村实施重点监测,对脱贫户返贫风险、非贫困户致贫风险实行预警分析。

谈创新:土地清出“致富路”,漫天黄沙变黄金

  消融深度贫困“坚冰”,有时更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因地制宜找对策。

  “喀什地区长期大规模无序开发土地,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人多地少,难以脱贫致富。”曹志文说,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委、行署依规依法清理各种违规开荒地495万亩,并流转到新疆昆仑土地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将其依法经营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奖补支持贫困家庭就业、发展产业。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贡嘎等4县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严重,群众收入增长缓慢、脱贫致富难。山南市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生态脱贫新路子。

  尹分水表示,2016年以来,山南市实施45个生态扶贫项目。通过驯化乡土植物、改良土壤等方式,山南市探索在荒山荒坡种树种草,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车厘子种植基地等一大批扶贫项目,群众增收效益良好。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和阿扎乡通过主动对接生态产业项目,组织劳务输出4000多人参加项目建设,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曾经漫天黄沙,变成了遍地‘黄金’。”尹分水说。

  今年3月,云南省怒江州聘用458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作为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上岗护路。这背后,是云南因地制宜的创新之举。黄云波介绍,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按照“就地吸纳、人尽其才”原则,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到公路建设和养护中,既降低了养护成本,又带动了贫困老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谈谋划:饮水安全是重点,构建防返贫长效机制

  采访中,对于下一步工作打算,两区一省扶贫办主任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饮水安全。

  西藏要因地因村施策,想方设法运用打水井、建水库、截潜流等特殊措施和科技手段,就近选好水源、测好水质、做好饮水工程,年内全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新疆要在明年6月前,解决剩余1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云南则对文山州等资源性缺水的地方,予以重点攻坚,着力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

  巩固脱贫成果,也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黄云波介绍,云南将稳定脱贫与防止返贫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依托,培育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建立从动员到培训输出、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稳定就业。

  防止返贫,西藏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通过探索建立西藏特色产业展销流通常态帮扶机制、绿色农畜产业发展大户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机制,明确每个扶贫产业经营主体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受益度,依靠紧密的产业利益联结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新疆则提前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机制对接和工作统筹;强化技能培训,加大典型示范引领,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加强贫困监测,做到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有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 上一篇:四川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下一篇:率先启动经济开发式扶贫 累计减贫24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