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4年03月07日
■ 刘兴平 李梦媛
千百年来,我州农牧民依靠溜索渡江过河。一索跨两岸,过河者命悬一线。
2013年底,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州交通运输局联合州扶贫移民局,启动全州50座溜索改桥工程的勘察设计。
告别溜索,改变偏远山区的落后交通状况,甘孜在行动,四川在行动,国家在行动。
2013年底,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溜索改桥”建设规划》,3年内将投资27.6亿元,把分布在西部地区以通行为主要目的的溜索,全部改建成安全畅通的桥梁。我省到2015年底的改造任务有99处,届时,27.44万群众将告别溜索。
得荣县有个解放村,不通公路,连通外部世界的只有一根金沙江上的溜索。
回忆起多年前夏天第一次与溜索的“亲密接触”,时任得荣县委宣传部长、现任州交通运输局政治部主任的康秀英动了情。那个夏天,她带领外地记者团专程前往解放村采访,在金沙江溜索边,望着跨度达200余米的钢缆和岸下10余丈湍急的江水,“一路上声称多么勇敢的我,此刻除了恐惧还是恐惧——这就是我必须要过的,桥?”
心一横,康秀英与当地一老乡绑在一起,终于溜过索桥。
一周后,康秀英便听到有人过溜索,途中挂钩脱落,坠下江去。
过溜索,依靠固定在两岸的呈弧形钢缆和挂钩,行人须绑在挂钩下顺势滑过去,甚至到了弧形地处,得手脚并用才能一步步挪到对岸。途中,翻转、挂钩脱落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外界的人,这可能是勇敢者游戏;但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则是一生中要无数次为了出行而不得不为的冒险。
得荣县境内,金沙江上的溜索桥就有8座,定曲河还有5座。“必须尽快组织专家对全州溜索桥进行统计,做好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和资金,把溜索改为大桥!”2013年一次交通运输工作例会上,州交通运输局局长冉义作出安排。
2013年11月,全州50座溜索桥全部查明。州交通运输局随即组织竞争性谈判,12月,确定工可中标单位为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并成立了项目工作组。
12月份的康巴高原,天寒地冻,大部分交通项目进入冬休期。但勘察工作组却分成南北两队,深入有溜索桥的11个县进行勘察。他们与各县交通运输局针对桥梁方案进行充分沟通,对各桥桥位及其两岸连接道路进行测量,并针对桥位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调绘,了解现场施工建设条件下及工程可实施性。随后,初步拟定各桥孔跨布置方案,进而完成各桥工程规模统计。
工作组用了24天,行程超过8500公里,完成了全部的勘察工作,写下厚厚一本《甘孜藏族自治州溜索改桥工程方案设计》。经勘查得出,全州溜索改桥项目需新建车行桥33座;已有人行桥,原址需新建车行桥13座;已建车行桥,原址需新建车行桥3座。“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个初步设计方案。今年2月底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州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负责人李友介绍,接下来,将上报省交通运输厅,争取纳入国家交通运输部资金计划,年内开工,力争早日建成。
笔者从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扶贫移民局了解到,目前我省在用溜索共有99处,主要分布在阿坝、甘孜、凉山、绵阳、广元5个市州,将建成安全便捷、高质量的桥梁。其中,73处溜索将改为车行桥,26处溜索将改为人行桥。考虑到与现有农村公路网之间的有效衔接,我省还将在新建桥梁与农村公路之间建设连接道路370.45公里。
取掉一根溜索,架起一座桥,在实际操作层面,不是这么简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桥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当地农村公路的有效衔接,做好新建桥梁与现有路网的连接贯通。”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