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11月10日
升级改造牧场 打造温泉山庄
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霍曲吉祥牧场,高山、白云、绿草、湖面,形成一幅壮阔的风景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衡昌辉 摄
一县一策
“这是游客最喜欢的土司火锅,一定要备齐餐具。”“帮游客把照片拍好看点。”近日,甘孜州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霍曲吉祥牧场涌进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这让负责人索朗卓玛忙得不可开交。“早饭过后一直忙到现在,来了千余名游客,单单微信收款就超过400笔。”
霍曲吉祥牧场的这一幕,是卡灰村发力特色文旅项目的写照。近年来,风光宜人、产业兴旺的卡灰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也让当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曾经的贫困村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脱贫“明星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伍力
牧旅融合 牧场成景区
百亩人工湖、荷花形观景台、湖滨秋千……走进霍曲吉祥牧场,映入眼帘的都是美景。
从普通放牧地到综合性景区,霍曲吉祥牧场的转变始于2014年。当年,卡灰村全村牧户入股,筹资250万元,依托占地5万多亩的大河边牧场,成立霍曲吉祥牧场专业合作社。“牧场就在国道318线和国道227线旁边,是游客往来理塘的必经之地,发展体验游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卡灰村第一书记童洛泽仁表示。
在专业合作社的统一运营下,集草原、宗教、文化及餐饮购物、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霍曲吉祥牧场很快走上了牧旅融合之路。如今,每逢夏季旅游高峰,大批游客沿国道318线来到这里。仅其中的黑帐篷体验项目,一个旅游季就能带来14万元左右的收入。此外,牧场还吸纳了卡灰村多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工作收入约2.5万元。正如童洛泽仁所言,这片牧场,已成为村里脱贫奔小康的“一号工程”。
今年,霍曲吉祥牧场专业合作社又吸引到理塘本地的一家专业旅游公司,对牧场升级改造,进一步打响牧场的知名度。“我们用土地、牦牛等资源入股,而旅游公司负责设施设备建设、运营管理、吸引游客。”卡灰村党支部书记阿兵介绍,“今年合作社保底分红至少10万元,未来将按利润对半分的比例分配。”
集资开发 温泉变聚宝盆
除了霍曲吉祥牧场,卡灰村还有一大“明星”脱贫致富项目——索绒神山温泉山庄。
2018年9月,通过村民自筹、产业贷款、帮扶单位支持等方式,卡灰村集资210万元开发成立索绒神山温泉山庄,并于当年投入运营。“天然温泉水量大,水温高,很受游客青睐。”一名温泉山庄工作人员介绍,“夏季旅游高峰,外地游客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2019年,温泉山庄营业利润达57万元。按照出资比例,全村78户村民每户都可分红3200元。“除了分红,家里每人还能额外分到460元的贫困户专属分红。”卡灰村贫困户仲呷尝到了甜头。目前在温泉山庄务工的他,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
眼看着温泉生意越来越好,在理塘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卡灰村党员干部还琢磨着“要让这个生意搞得更大”。
现有近400平方米的泳池不远处,一个占地1600多平方米的温泉泳池已完成基础建设。“这是温泉山庄新一期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预计明年可完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山庄的配套设施,以更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阿兵表示。
脱贫门道
村戈乡查卡村
特色产业筑脱贫路
依托当地实际,打造特色温泉小镇、帐篷旅游村、优质牧草人工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产业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筑起牧民脱贫路。
高城镇替然色巴二村
药材基地助力增收
投资85万元,与甘孜州三祥农牧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助力当地农牧民增收。
禾尼乡觉巴村
绵羊选育保种辐射全县
成立藏系绵羊选育保种基地及相关养殖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大选种选配,带动理塘全县绵羊养殖业发展。
甲洼镇下依村
打造田园综合体
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起高海拔藏区第一个田园综合体,从土地流转、务工、产业分红等方面为村民带来实惠。
君坝镇若西村
走生态发展路
成立理塘然姆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通过促进农牧区传统燃料结构改变,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三丰收”。
村戈乡芒康村
“屋顶革命”加速村居环境美化
以“屋顶革命”帮扶工程为抓手,当地累计投入资金近160万元,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社会扶贫,让村民生活环境变美丽。
木拉镇乃沙村
农业生态基地为村民“分红”
以相关农副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起了700亩的农业生态基地,实现村民每户分红1.85万元。
木拉镇上马岩村
小木耳种出大产业
高原木耳种植产业现已发展至10万棒规模,吸纳劳动就业人员40余人,年产量超过5000公斤,产值超过200万元。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