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1年06月30日
展示艰苦建设过程,呈现70多年历史变迁
博物馆展出的川藏公路养护人员使用过的生活用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眉灵文/图
6月29日,由省交通运输厅建设、首个以川藏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川藏公路博物馆正式开馆。
蜿蜒爬上“世界屋脊”的川藏公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项超级工程。公路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被称作“世界公路史上的伟大奇迹”。川藏公路博物馆以300多件图片、实物等,全景展示了川藏公路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
拨开历史的尘烟,“两路”精神历久弥新的隽永内涵和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以及70多年来的川藏公路变化,在这里一一呈现。
“两路”精神之魂
“同志们,干吧!把公路修到西藏去!二二团二营六连。”走进博物馆,一条刻在岩石上简单有力的标语,生动再现了川藏公路的建设背景和精神气魄。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在解放四川的作战任务结束后不久,就接到了进军西藏的指令——“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在进藏誓师大会上,有人拍下这样一张照片:军长张国华背着年仅3岁的女儿难难走进会场,向全军将士表明态度:自己要“背女出征”,坚决进藏,义无反顾!
1950年4月13日,川藏公路在雅安金鸡关动工,这支队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进军高原之路。
川藏公路穿越了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要翻越10多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建设难度极大。筑路军民喊出了惊天动地的口号——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一张战士们清除积雪的照片,和上面留下的一段话——“住地是5000米的高度,睡觉是斜坡30度,开水是沸点70度,气温是寒暑表零下不够度,我们的热血沸腾到了100度,智慧和力量没限度。”——记录了“打通雀儿山”的艰险不易。
1951年初冬,1.2万筑路战士开始“突击”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这里的积雪厚度超过1米,雪下还有1米冻土层,必须用火烧……在“智慧和力量没限度”的精神鼓舞下,1951年12月底,川藏公路雀儿山垭口打通。
川藏公路建设之辛
一个比手掌略大的罗盘、一条刻度线已模糊的测量杆,展现出最初路线勘测的艰难。当时的10余支勘察测量队,在没有基础数据资料、没有交通通信工具、没有先进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先后翻越了200多座4000-6000米的高山,跨过数百条河流,跋涉1万多公里,完成全线勘测并提出7条比较线路。
博物馆里的一组组展品,则让人感受到当年建设过程的艰辛:一组十字镐、手锤等是当时的筑路工具;两个钢盔大小、外面罩着藤条编织网的帽子,就是“安全帽”。一张张老照片还原了当时的建设现场:水流湍急的江河上,战士们手工作业、架设铁索吊桥;崖壁上,战士们站在吊桥上作业,上下都要通过数十米高的“云梯”……据记载,2000多公里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
1956年始,当时的交通部和四川、西藏两地交通部门又组织数万人,历时13年,建成长达789公里的东俄洛至邦达公路,由此形成了川藏间的南北公路双通道。
川藏公路发展之变
展馆内,两组数据引起了记者的好奇:“1950年—1954年川藏公路完成主要工程数量”里记载,川藏公路(雅安至拉萨)里程2255公里;而“川藏公路通道示意图(截至2020年底)”的川藏南、北双线图则显示,以成都为起点、拉萨为终点的川藏北线(G317),里程1994公里。
为何起点更远、里程反而缩短?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人士揭开谜底:这些年经过多次改扩建,川藏公路的一些路段或裁弯取直,或从盘山而行变为钻洞而过,里程自然变短。
如今的川藏公路,正越来越宽阔、越来越通畅。不少摄影爱好者沿着川藏公路自驾,留下了美丽瞬间,其中一些美图也作为川藏公路变化的见证,被陈列在这座博物馆里。